湖北钱币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69号,陈列展出面积230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货币专题博物馆。
历史沿革
2002年12月26日,人行武汉分行办公会上通过了筹建湖北钱币博物馆的决议,并成立了由彭志坚行长任组长的筹建领导小组。
2003年10月28日,湖北钱币博物馆开馆。
场馆布局
综述
湖北钱币博物馆陈列展出面积230平方米。
展览
湖北钱币博物馆馆内陈列了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票样,专设了人民币防伪展示区,为观众提供直观的真假人民币鉴别方法,观众可了解最新防伪知识和技能。
建筑特色
湖北钱币博物馆在陈列装饰风格上,注重体现湖北地方特色,展示出“楚风楚韵”的特色。
馆藏文物
2022年1月,湖北钱币博物馆官网显示,湖北钱币博物馆现有中国历代货币藏品约1万多件,外国货币约200多件。馆藏实物材质有金、银、铜、铁、铝、镍、锑、石、陶、贝、竹、布、纸等。
镇馆之宝——“马克思银元”
湖北钱币博物馆馆藏的马克思银元存世极为稀少,视为镇馆之宝。马克思头像银元正面主图案为马克思正面头像,长胡须,穿西装,系领带,头像上部铸有“中国苏维埃共和国造”字样。银元背面主图案有镰刀、斧头和壹元字样,顶部铸有五角星,相对应的底部有花瓣,主图与边缘环绕着装饰花纹以双层圈分开。外轮有齿。银元直径3.9厘米,厚0.25厘米,重约28克,含银量为80%左右。民国二十年(1931年)7月中旬,地处鄂西北根据地的鄂北农民银行在湖北房县成立。鄂北农民银行成立后,印刷发行了兑换条和信用券,为提高苏区货币信誉,在缺乏铸造设备和技术力量的情况下,鄂北农民银行铸造了一种块状、上面打印有“维持”字样银质称量货币后,随着铸造技术的改善,开始铸造银元。有两种版式,一种是正面马克思头像,别一种正面是列宁头像,背面图案相同。民国二十年(1931年)末因战争时局变化,鄂北农民银行被迫停业,其造币厂解散。
襄河贸易管理分总局伍百元流通券
襄河贸易管理分总局伍百元流通券,为竖形,券宽66毫米、高136毫米,正面主图上有襄河贸易管理分总局流通券,中为行进中的火车、号码、凭券即付和边币伍百元字样,券面字样两侧为人名章,下边框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印”字样。背面印有“发行流通券条例”:(一)本局为调剂市面金融特发行五百元券一种;(二)凭券在本局及襄河建设银行分行及合作社官营商店即照票面兑换边币;(三)本券在襄河区各市镇流通并呈准三五专署缴纳田赋公粮关税公债一律通用;(四)本券由本局定期通告收回之。落款为局长、副局长之英文签名。豫鄂边区党委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在根据地成立了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立了边区贸易管理局,下设分总局,如襄河贸易管理分总局,从事管理襄南地区的贸易经济活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襄河贸易管理分总局在残酷的战争形势下,因陋就简印制了少量的襄河贸易管理分总局伍百元流通券,在襄南乡镇发行,在很短的时间就停止流通,尤其是解放后收兑销毁了一部分,故此票也极为少见。
湖北省银行伍角铜印钞版
民国十五年(1926年)11月5日湖北省立银行在汉口成立,两个月后被汉口中央银行接管。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1日由省财政厅拨付资本150万元,湖北省银行在汉口正式成立并开始营业。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银行迁移恩施,抗战胜利后,迁返汉口复业。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由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物资接管部金融处接管。湖北省银行成立初便发行了一角、二角、五角石辅币券,之后陆续发行了五分、一元、五元、十元,共七种面额。湖北钱币博物馆馆藏的伍角铜印钞版,是学会工作人员于80年代末出差时,在恩施州人民银行发现并收藏。钞版材质为铜,整版长442毫米,宽308毫米,厚为2毫米(周边4毫米略薄,约1.5毫米),伍角正面十二幅,以票面图案为界,尺寸长为116毫米,宽为57毫米。
“汉钞”
汉口是近代中国内地最大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先后曾有70余家中外银行在此设立总行或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浙江兴业银行汉口分行首次发行带有“汉口”字样的纸币,以后其他银行纷纷效仿。这些由汉口银行机构发行并负责兑换的纸币被称作“汉钞”,它可在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流通,信誉也较好。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后,由于过量发行和政治纷争等因素,“汉钞”一度信誉大跌。民国十四年(1935年)“法币”发行后,“汉钞”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湖北钱币博物馆馆藏了其中23家银行的60多个品种。在众多的外商银行中,英国麦加利银行与汇丰银行是举足轻重的,其金融活动直接影响汉口银根的松紧、洋厘的高底。清咸丰三年(1853年)经英王特许,麦加利银行成立。清同治二年(1863年)来汉临时赁屋营业,至清同治四年(1865年)在汉口英租界内购买地皮,建立行址(洞庭街55号)正式开业。麦加利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有银元票和银两票,汉口分行发行了票面为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种银元券。湖北钱币博物馆收藏了该行民国十三年(1924年)3月1日发行的伍拾圆、拾圆、伍圆票三种,均为稀少品种。
湖北清代及民国银锭
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湖北银锭种类繁杂、型制多样、造型优美、内涵丰富,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在中国银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北钱币博物馆馆藏这个时期湖北地区27个县市43多个品种的银锭。如:江汉关铸造的海关银锭。江汉关银锭为五十两的马蹄形锭,种类大约有十五、六种。锭面砸有三个长方形戳记,一横二竖。铭文内容上方横排为“江汉关”、竖排右侧为纪年、左侧为银号名和银匠名。现发现有两种样式的戳记,均为长方形,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戳记内的文字被一方框包围,而另一种则无框。江汉关银锭铸造的年代从光绪五年至宣统元年之间,数量以光绪年铸造的居多。铸造的银炉有“乾裕媁”、“有成号”、“协成号”;铸造工匠有“蔡春”、“蔡鸣”、“蔡长”、“王明”、“王松”、“罗芝”。江汉关银锭除五十两马蹄锭外,还有一种五两小圆锭,重175克,长5.5厘米,高2.8厘米,锭面正中有一方形戳记,铭文内容上方横排为“江汉关”,竖排右侧为“□税□”,左侧为“匠陶华”。这种银锭是湖北海关银中少见的品种。
湖北银元局银元票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初九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武昌洗马池守备署旧址处改建湖北银元局,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式建成投产,开铸银元。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因湖北省市面上制钱奇缺,湖广总督奏准,湖北省银元局发行银元票,由日本印制。湖北钱币博物馆收藏的银元票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发行,中间直书“凭票取银元壹大元”,下端横书“重库平七钱二分”,其背面印有光绪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官方谕示。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湖北钱币博物馆与中国钱币学会、鄂州(市)博物馆、鄂州市钱币学会等7个单位合作完成《中国古代范铸法铸钱工艺模拟实验》课题,;完成了《楚国蚁鼻钱的铸造工艺的研究》,同时与《清代至民国湖北银锭研究》《湖北清代民国银锭形制和类别的研究》三篇论文分别荣获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重点课题二等奖、中国钱币学会第四届“金泉奖”中的优秀学术论文奖。
湖北钱币博物馆对来自钱币学术研讨会或钱币研究者撰写的论文,进行整理、挑选,汇集,并分别于2006—2009年通过《武汉金融》出版了四期湖北钱币专刊,刊载文章152篇共计69万字。
宣传活动
2007年,湖北钱币博物馆在互联网上开辟了湖北钱币博物馆网站,建立了十几个栏目,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湖北钱币博物馆近期活动、学术研究进展,泉园新闻,钱币文化基本知识以及百姓最关心地人民币知识等。
湖北钱币博物馆与武汉电视台制作的《湖北钱币博物馆》,在其魅力武汉栏目中播放一周,获得中国钱币学会第四届“金泉奖”优秀陈列展览的提名。
合作交流
湖北钱币博物馆先后接待全国各省、市钱币专家、钱币爱好者,湖北省各大、中、小学生,金融系统职工及来自新加坡小学师生等,约上万人次。
2005年10月1日,湖北钱币博物馆与辛亥革命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反假币工作成果与教育展览”,在
辛亥革命博物馆免费对社会公众正式开放。展览两年中参观人数达到了2万多人次。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非盈利性国营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财政拨款。
机构设置:设立馆长办公室,陈列室,文物库房。
人员编制、组成:在编人员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
观众接待:年接待量2000人。
现任领导:雷玉宁
历任领导:2005年8月一2006年5月,人行武汉分行任命张卫星同志任湖北钱币博物馆馆长。
2007年5月— ,张能斌为湖北钱币博物馆馆长。
参观信息
湖北钱币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69号。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 09:00-11:00,下午 14:00-16:30;周六、日及法定节假日休息。
免费参观,凭身份证预约参观。
从武汉站出发,乘坐地铁4号线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