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研究所
在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的研究所
湖北民族研究所是在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早在1984年,湖北民族学院就成立了民族研究室,1988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成立民族研究所,1994年民族研究所根据学校所处的土家族苗族聚居区的区位特征成立了土家族研究中心。1995年,民族研究所把民族学作为民族研究所发展壮大依托学科,1997年,民族学被正式批准为湖北民族学院院级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民族学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建设学科和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2003年10月湖北省省教育厅组织了中期检查,2004年3月授牌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民族研究研究所得到湖北省教育厅许可,与中南民族大学共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8年,湖北省民宗委在湖北民族学院设立湖北民族研究所。
简介
1988年开始,民族研究所与中南民族大学联合培养民族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民族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民族研究所开始独立招生培养民族学硕士研究生。
民族研究所现有专职人员30人,兼职人员40人。在专职人员中,职称结构为教授的9人,副教授14人,讲师7人;学历结构为:博士7人,硕士生5人;年龄结构为:25?35岁4人,36?45岁12人,46?55岁9人,55岁以上5人。兼职人员都是副高以上职称,其中有博士2人,硕士1人。学科成员中共有院级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带头人8人,学术骨干8人。民族研究所所长由谭志满担任。民族研究所已初步形成一支富有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基本合理的学科队伍。
取得的成果
湖北民族研究所现已形成了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即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民族研究所下设土家族研究中心、武陵地区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医药研究所、武陵地区生态研究所、南方民族艺术研究所、南方民族体育研究所、民族理论与民族关系研究室、体质人类学研究室、影视人类学研究室、民族语言研究室、苗族研究室、《土家族研究》编辑部、民族文献资料中心、民族学博物馆(筹)等子机构。民族研究所下设的民族文献资料室,有专业书籍5000余册,民族学专业期刊60余种;中心资料室有100多个小时的录像资料,几千张民族风情照片;中心的民族文物陈列室有近1000件文物;中心还创办了自己的学术园地《土家族研究》,截止2013年春,已出刊48期,正在争取公开发行;购置了摄像机2部、照相机5部、电脑5台;还在鄂西南和湘西等民族地区建立了10多个田野调查观察点。基本上能满足民族学教学以及科研的需要。
民族研究所成员先后参加了《土家族文学史》、《土家族文化志》、《中国民族文化大观?土家族卷》、《中国少数民族百科全书?土家族卷》、《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湖北苗族》、《巴楚文化源流》、《中国湘鄂渝黔边区研究》、《巴文化研究》、《土家族法制史》等著作的编纂工作。民族研究所把土家族研究作为重点而辐射到武陵地区其它民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主持撰写了《土家族研究丛书》已出版了16本,此外还出版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土家族确认五十年》、《土家族研究资料目录索引》、《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土家族白虎文化》、《湖北苗族》、《湖北苗族与二十一世纪苗学研究》、《土家语汉语词典》、《湘鄂西土家族》、《土家学概论》等著作;编写了《民族理论与当代民族问题》、《民族体育与健康教育》等教材。2008年以来,民族研究所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80余篇在民族学权威期刊和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有数十篇被人大资料和CSSCI转载或收录,有三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土家族的研究走在了全国先进行列。
几年来,民族研究所成员先后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9项,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3项,教育部重点课题4项,国家民委重点课题15项,省教育厅重大课题2项。已完成“湖北省土家族经济文化研究”、“田氏一家言研究”、“湖北苗族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土家族器物文化研究”、“民族地区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土家族的古代经济与当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法制关系研究”等项目。民族研究所成员还参加了《恩施自治州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撰写,参与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制定,参加了《清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调查研究》、《恩施地道药材开发利用》、《苗族历史文化重建研究》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研究的目标
民族研究所建设的总目标是:立足于武陵民族地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以内陆民族特别是土家族、苗族研究为重点。通过建设,民族研究所具有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武陵地区的高级人才库和人才培训基地,从而为湖北民族地区和整个武陵山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民族研究所建设的十二五目标是:争取在有关民族院校和研究机构、民间文化人、地方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3至5年内,使民族问题研究以及民族学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在研究条件、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形成3?4个具有展延性的稳定研究方向和合理的人才梯队,使整体研究水平处于湖北省领先地位,在国内享有一定的学术声誉,成为名副其实的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成为湖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和武陵民族地区的人才库。
民族研究所远期建设目标是:再通过3至5年的努力,推出一批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科研整体实力达到同类民族院校领先水平和国内相关领域的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使民族研究所成为研究武陵民族地区历史和现实问题的主要策划者、组织者和承担者,基地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一个新的台阶,初步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基地。在巩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实体,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研究的定位
湖北民族研究所立足于武陵民族地区,以土家族和苗族为重点,也适当关照整个南方少数民族;既研究武陵地区各民族,也研究武陵地区的历史和现状;以民族学为主,结合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艺学、体育、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开展研究;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中心特别强调南方各民族的比较研究。确定土家族研究、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民族教育与人力资源、南方民族语言以及影视人类学等为稳定的研究方向。通过集中研究,在稳固优势的基础上,突出“中部结合地带、基础应用并重、学科相互交叉、方法独特创新、研究视野开阔、内外互补联合”的研究特色。
研究所的任务
1、通过组织重大和重点项目产出重大研究成果,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步发展,使科研整体水平在全省甚至全国领先,成为名副其实的省级重点研究基地。
2、通过科学研究,锻炼和培养一支高素质学科队伍,为武陵地区相关部门提供短期培训,使民族学学科和中心成为湖北乃至全国在武陵地区研究领域的高级人才库和人才培训基地。
3、通过参与制定地方、全省、跨省,甚至全国性的发展规划,举办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建立图书资料中心和信息网络,协调本领域的全省或全国学术活动,使研究中心成为本学科的学术交流中心和资料信息中心。
4、面向全省、特别是湖北民族地区和武陵地区及社会各界开展社会服务,提高自身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使本学科和基地成为为全省、武陵地区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
5、通过建立课题研究人员的聘任制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为学校的科技体制改革发挥示范作用。
今后的打算
1、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由民族研究所牵头,整合全校科研力量,联合攻关,一是完成好已申报成功的院内外课题;二是开辟新领域,争取新的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在此基础上,推出《武陵地区民族教育研究丛书》、《土家语言文化研究集成》、《武陵地区社区民族志丛书》、《武陵地区民间科技论丛》等系列丛书和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2、加强田野调查基地的建设,开展规范的田野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奠定民族学实证研究的基础。以课题为依托对酉水流域、清江流域、乌江流域、娄水流域、三峡库区等社区进行全面的社会调查,撰写出一批高质量的田野调查报告和精品民族志。
3、加强民族文献信息中心的建设。图书资料和相关信息的收集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和资料信息收集力度,完善管理,使民族文献资料中心真正成为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依托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4、加紧民俗文物和口头文化遗产的抢救收集力度。民族文物和无形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是民族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民族文物是民族文化的表征和物质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口传文化遗产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遗产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因此,抢救性收集民族文化遗产是当务之急。对已收集的民族文物进行科学保管、研究和展出,发挥其学术价值和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5、办好《土家族研究》,力争早日公开出版发行,使之成为展示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研究成果和进行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
参考资料
概况.国家民委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6 17:2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取得的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