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亲历》是2008年
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
《湖北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亲历》是湖北文学30年的“白皮书”。作者本身是个诗人,小说家,同时也是文学评论家。他三十年来见证了湖北文学的发展、嬗变,长期思考和研究湖北在文学方面的成绩和不足,关注湖北作家和作品,最终结集成这一部全面纪录湖北文学三十年的评论集。《湖北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亲历》以“亲历”的方式,对湖北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文学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观”式的记录和评述,其中重点“综观”了武汉、宜昌和荆州的文学发展历程。除此之外,还专章论述了湖北著名作家刘醒龙、邓一光等,是一部史料价值和学术水平俱佳的作品集。
目录
Ⅰ 观点
欲望叙事对文学道德理想的消解
新形势下关于文学道德评价的若干思考
在当代文学中的“中国经验”讨论会上的发言
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学——在武汉8+1城市圈文学论坛上的发言
文艺道德建设与和谐文化构建
Ⅱ 综观
改革开放三十年武汉文学的发展历程
三峡抒情与三峡叙事:宜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
荆州文学的新局面
关于武汉作家集体形象的一个说法
一九九四——二○○○年的武汉文学艺术
二○○二——二○○三年的武汉市文学创作
湖北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新起点
农村题材的创作能否再度繁荣
Ⅲ 刘醒龙论
刘醒龙及其小说创作
生命的意义源泉及对劳动的审美——评《生命是劳动与仁慈》
当前农村题材创作的新收获——评刘醒龙的长篇小说《痛失》
从《圣天门口》看武汉的长篇小说创作
《圣天门口》的道德审美
附:刘醒龙主要创作目录
Ⅳ 邓一光论
邓一光及其小说创作
“我们”没有输掉竞争——评《我是一个兵》
对《家在三峡》的一次细读
社会历史视野下一种开放的英雄主义——评邓一光长篇小说《我是我的神》
传统对女性的压抑——评邓一光的长篇《
一朵花能不能不开放》
附邓一光主要创作目录
Ⅴ 小说家与小说
立足民族历史文化,关注民族女性命运——评土家族作家叶梅的小说创作
彭建新以武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创作
从思考中获得救赎——读篌晗的中篇小说《私人词典》
从《巨骨》到《画眉深浅》——谈何存中的中篇小说创作
评吕幼安的两部教育题材中篇
李修文的青春爱情小说创作
一个50后作家叙述的80后生活——评刘爱平的长篇小说《繁华城》
马竹和马竹的小说
走出对亲人的道德自责——评马竹的《父亲不哭》
一个诗人与一个朝代的往来——评李叔德的长篇新作《孟浩然新传》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小说——评杨中标的长篇小说《
青春是一条地下狗》
警察为什么需要文学——以李培刚的《命运回归线》为例
警察形象的再塑造——评鲁艺兵的长篇小说《我是警察》
媒体及媒体时代的生活——评易飞的长篇小说《无冕之王》
对苹果情有独钟——读曾祥顺的《汉口商人》
战争中的道德问题——评阎刚的小说
以爱的方式能够复仇吗——评千里烟的长篇小说《
我和母亲的情人》
Ⅵ 诗人与诗歌
心之歌——读殷增涛的诗歌
诗歌创作的一种新的姿态——评车延高的诗歌创作
现代性焦虑中的一种温暖——读车延高的诗歌
对乡村的一种道德意味的呼喊——评田禾的《喊故乡》
从乡土抒情到人生沉思——评《梁必文诗选》
王新民的诗歌主张及其实践
王新民的“沉默”——读《泅渡》
一○一首诗编织的湖乡平原——评邹平的《傍水而居》
诗人任蒙及其创作
有一个梦幻没有抵达的港口——评胡鸿的诗集《美丽的忧伤》
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后现代情怀——评鲁西西的诗歌
诗人为什么要写诗——序《秋日的玫瑰》
Ⅶ 散文家与散文
武汉报告文学创作的突破——评长篇报告文学《你是一座桥》
在艺术审美与思想内涵之间保持张力——评任蒙的散文创作
散文也可以是一种优雅的批评——评阿毛的散文
典雅的叙述与智慧的抒情——评卢苇的散文集《文雅英分》
巴人历史的文化解读——评邓斌的长篇文化散文《巴人河》
一部大气的法制文学文本——读邓宜平的《律师手记》
Ⅷ 附录
李鲁平评论创作年表
作者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大学,在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先后攻读本科(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曾经从事报纸记者、编辑职业,后调入武汉市文联《芳草》杂志社,1998年起从事文学评论工作。大学时代开始诗歌和小说创作并参与发起组织武汉地区高校“
一二·九”诗歌大奖赛。诗歌创作曾经多次获得武汉地区高校诗歌大赛一等奖:小说曾经被《
中篇小说选刊》转载;评论曾为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并获武汉文艺基金奖、湖北省文艺论文奖,评论《欲望叙事对文学道德理想的消解》被收入《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文选》(2005年卷)。出版有诗集、报告文学集以及评论集《政治漩流中的作家们》。《芳草》文学杂志副主编、武汉市文学艺术理论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10月结业于鲁迅文学院文学理论评论家高级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