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剧,浙江省湖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湖剧最早出现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当时有“小戏”《拔兰花》《卖草囤》等剧目在南浔、双林等地演出。19世纪初,江南地区的各路摊簧活动繁盛,逐渐形成了与南词摊簧(苏摊)相对应的“花鼓摊簧”。当时湖州民间艺人利用当地的曲艺音乐、民歌形式,融入湖州方言和摊簧唱腔创作小戏演出,逐渐形成了“湖州摊簧”这种湖剧戏曲样式。
民国以前的湖州小戏皆为男班,演出的剧目主要是“小生、小旦、小丑”的“二小”、“三小”戏,如《拔兰花》《卖红菱》等,号称七十二本小戏。唱腔也称“小戏调”。
民国初年,湖剧开始有了女演员,行当也突破了“二小”、“三小”。 1939年,艺人童俊勇以湖州文戏之名在湖州挂牌演出达一年之久,在此期间总结出“十八个半韵脚”, 即拉差、塔煞(入声)、花茶(分文读与白读)、孤苦(分文读与白读)、铁锡(入声)、葵悔、资思、鸡气、天仙、铅兰、堂郎(鼻化)、香长、高消、根清、重中、勿耐(入声)、琉球、落笃(入声)、儿耳(字数较少而称半个韵)。唱腔形成了本摊调、烧香调等。
20世纪40年代末,湖剧逐渐形成了本摊大戏为主、大戏小戏并存的格局。1952年,由同乐剧团为主组成了湖州市湖剧团,《麒麟带》成为湖剧的“看家戏”, 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全国一朵花”。1966年,湖州、嘉兴和德清建立了三个专业剧团,农村中还有大量业余小戏班社。这一时期的湖剧,女旦逐渐代替了男旦,男女小生同台,音乐唱腔有了较大的发展。文革期间,《石岭银锄》《老马回家》等现代小戏涌现。20世纪80年代后,湖州、嘉兴、德清等地湖剧专业剧团相继撤消,但民间仍有吴兴摊簧曲艺小戏队、双林小戏班零星演出,被称为“花鼓戏”的农村湖剧小戏班社继续活跃在德清县一带。
文化特征
剧目分类
湖剧剧目分小戏与大戏两类。小戏剧目是指“二小、三小”的清装戏,有《拔兰花》《卖红菱》《打纱窗》《绣荷包》《卖青炭》《卖草囤》《双落发》等,号称七十二本小戏,唱腔称为小戏调。小戏内容通俗易懂、风趣活泼,大多反映婚姻爱情和农民、小市民的生活场景,受到农民和城镇下层居民的喜爱。
大戏剧目指在摊簧传统剧目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四亭柱”清装大戏,有《庵堂相会》《借黄糠》《陆雅臣》和《卖妹成亲》,以及更多由湖州琴书曲目扩编或向其他剧种移植的戏剧,如《双珠凤》《珍珠塔》《孟丽君》《何文秀》等,号称“九十六本大戏”,唱腔在原有的小戏调基础上发展出本摊调和烧香调。大戏由湖剧专业演员演出,内容以表现苦命鸳鸯、才子佳人的居多,舞台语言趋于文雅,归纳成湖剧“十八个半音韵”,行当也突破了“二小”“三小”。
唱腔
湖剧的唱腔有“小戏调”、“本滩调”、“烧香调”等,并形成特有的“十八个半音韵”。艺人按各自所在地域方言、唱腔差异而称“湖州帮”、“双林帮”、“南浔帮”、“震泽帮”等。湖剧表演特色为“阴阳嗓”,即男旦使用真假声交替演唱的唱法进行表演。演唱过程中“十八个半音韵”与吴语方言音韵相合,并采用吴语方言湖州话演唱。湖剧语音亲切柔和,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表演形式
湖剧的表演以文戏为主,具有质朴柔和、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早期湖州滩簧脚色仅为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演时装大戏,向越剧、话剧学习,脚色增加到八小生、八小旦,并形成注重人物性格刻画,以抒情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见长的演出风格。
曲调
湖剧的音乐富有湖州地方特色,常用曲调有本滩调、烧香调、大陆板和小戏调。大戏多用本滩调和烧香调,故又称本滩大戏。
代表剧目
湖剧的传统剧目有小戏《拔兰花》 《马浪荡》 《借披风》等七十二出,大戏有《借黄糠》 《庵堂相会》 《活捉姚麒麟》等九十六本。另还有《太湖红浪》《陆雅臣》《卖妹成亲》《双珠凤》《珍珠塔》《孟丽君》《何文秀》以及看家戏《姚麒麟》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湖剧塑造出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且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留传下来的早期小戏剧目,具有很高的民间口头文学价值。湖剧的音乐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当地民歌小调,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风俗人情。其中传承保留下来的“阴阳嗓”(男旦唱法),在中国戏曲剧种中较为罕见。
传承现状
湖剧承载着湖州地区的特色文化,更是老百姓对生活的表达。作为浙北地区唯一一个戏种——湖剧,当代湖剧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湖剧凭借其“口传心授”的弱势传承方式,与其他非遗文化一样,同样面临着“人亡艺绝”的窘境。
湖剧的老一辈传承人垂垂老矣,而新一代传承人难以为继。湖剧的传承出现断层现象。“文革”之后湖剧少有代表性的新剧目传世,剧本创作中坚力量缺失。
传承人物
许丽娟,女,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浙江省湖州市,代表项目:湖剧。
传承保护
2004年以来,湖州市开展湖剧艺人情况调查,对湖剧团的历史档案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利用数字化手段予以保存。
2007年湖城凤凰街道仁皇山社区成立了枫叶红湖剧表演队,许丽娟﹑肖明芳﹑高云娣﹑劳志良等湖剧老演员义务教唱。
2008年“湖剧传承基地”在湖城凤凰街道仁皇山社区居民活动室挂牌,30多位湖剧爱好者唱起了由湖剧老艺人创作的《仁皇山社区之歌》。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州市文化馆(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湖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剧”项目保护单位湖州市文化馆(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12年湖剧表演艺术家许丽娟老师来到弁南中学,将湖剧带进中学校园。自从成立“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以来,塘甸小学每个学期都会请湖剧老艺术家来校进行“湖剧”的教学,湖剧教学活动受到了湖州市群艺馆的大力支持。
2013年11月27日晚,“湖韵悠扬·湖剧经典唱段、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在杭州上演。当晚展示了湖剧传统戏《珍珠塔·赠塔》《陆雅臣卖娘子·回娘家》《卖青炭·朝奉吃菜》等经典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