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南河平原在
泰国中部,是泰国的主要农业区,稻田广布。稻田面积占全国稻田的一半,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故其有“泰国谷仓”之称。 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水稻的生产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
名称来历
在泰国北部的崇山峻岭中,有四条银色的白链循着北高南低的地势,向南流动,其中难河、永河、滨河贯穿在风景如画的幽谷中。在
那空沙旺附近,这三条河相汇成一条大河,向南流约四十公里左右,到猜纳附近分为两支,西支叫他真河,东支即
湄南河。这两条河最后均注入
曼谷湾。“湄南”在泰语中是河流的意思,而真正的名字应为
昭披耶河,泰语的意思是“河流之母”。因为它是泰国河流中水量最大、长度最长的河流,因而得名。 湄南河平原位于
中南半岛南部。
自然环境
湄南河是
东南亚最大的河流之一,全长一千三百五十二公里(从滨河
河源起算至出海口),
流域面积为十五万平方公里,约占泰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湄南河流域大部分在中部
平原上,平均海拔不到二十五米,曼谷周围
海拔高度还不到二米。
湄南河流域是
泰国耕地集中的地区。湄南河的水量随季节而急剧变化,干、雨季的流量相差达十多倍。干季时流量仅一百五十秒公方,雨季则达二千秒公方,因而雨季河流泛滥,带来一层肥沃的泥沙。稻田灌溉基本上依靠天然泛滥。
泰国东北部是群山耸立的山区,自西而东依次分布着北—南走向的登
劳山、他念他翁山、坤
丹山和銮山等。在这些山脉之间,发育着宾河、汪河、永河和难河,它们构成了湄南河上游。
滨、汪、永、难四河穿行于群山之中,许多山谷因河流的长期冲积作用发育成肥沃的平原,其中著名的有
清迈、南邦、难府等平原。这种
山间盆地,由于地形平缓、气候适宜和灌溉便利,历来是北部山区经济发展的中心,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泰国第二大都会——清迈就坐落于清迈盆地内,是泰北最大的稻谷集散地。
滨、汪、永、难四河所流经地区,大多森林茂密,林产很多,其中以
柚木尤为突出。柚木砍伐以后,均在各河中流放而集中于
北榄坡后才南运各地或出口,因此,北榄坡是湄南河最大的柚木集散中心。
北榄坡以下,湄南河向南流约40公里后,在猜纳附近分成两支,其中以东支为干流,仍称湄南河,西支则叫他真河。再往下,湄南河既继续集纳不少支流,而同时又不断分出许多汊流,其中主要的如巴塞河、
华富里河、莲河及色梗港河等,使下游地区形成一个水网稠密的地带。
湄南河下游平原面积广阔,约达5万平方公里。这里河汊交错,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河流定期泛滥,土地肥沃,特别是经过泰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已发展成为泰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人口与生产
湄南河平原上分布着87%的人口,这与稻作农业对人力的巨大需求有一定的关系。
生产特点:生产水平普遍较低,
水稻生产主要靠人力完成;人口密集。
生活特点:
①民居:就地取材,以木、竹为主,用木柱支撑,悬空架设,以干栏式、高脚屋为主;
②精神生活: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
湄南河介绍
湄南河是泰国第一大河,自北而南地纵贯泰国全境。湄南河的泰文全名是“湄南昭披耶”,为河的真名,意即“河流之母”。虽然“湄南河”不如译作“昭披耶河”较为确切,但它长期沿用下来,已成为公认的河名了。
湄南河全长1352公里(以滨河为上源),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大约占泰国全国面积的1/3左右,是中南半岛上重要的大河之一。全河以那空沙旺为界,以北为上游,以南至河口为下游,上、下游河道及地形有明显的不同。湄南河平原的附近还有泰国湾。
自然条件: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