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山位于江苏省
南京市高淳区中部,坐标为北纬32°20'994”,东经119°00'875”。游子山由大游山、小游山等相关山峰组成,其中主峰为大游山,海拔188米。
形成演变
游子山是茅山山脉的余脉,其形成源于茅山山脉。中生代时,燕山运动奠定了茅山山脉的基础。在第三纪末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茅山运动)的影响下,由于进一步发生褶皱、断裂和抬升,从而最终形成茅山山脉的基本山形。
位置境域
游子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部,坐标为北纬32°20'994”,东经119°00'875”。
地理环境
地貌
游子山地处茅山断裂带,属于低山丘陵地貌。
地质
根据地质剖面测绘及勘查钻孔等资料揭露,游子山滑坡体组成物质主要为粉质黏土、碎石土、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等。粉质黏土结构较松散,黏粒含量高,中等压缩性。碎石土上部以泥质粉砂岩碎块为主,泥沙填充,碎石含量超过65%,个别粒径大于5厘米,下部以土质为主,局部存在高岭土团块。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破碎带呈砂土状,常见高岭土团聚体,高岭土遇水强度降低。滑体厚度同时随地层起伏发生变化,平均厚约10米,主要为风化基岩面。
土壤
游子山东南坡的土壤为土质疏松的
黄棕壤,厚度2.5厘米,含石量约为50%,枯枝落叶层厚度1.5厘米。
气候
游子山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157毫米,年平均气温15.9℃,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资源状况
植物资源
游子山共有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148科726种,其中天然野生586种,人工引进140种。常见的乔木有松类、柏类、杉类、栎类、榔榆、黄檀、香樟、冬青、山槐、构树、化香及其他杂阔等。常见的灌木有盐肤木、山胡椒、雀梅、构骨、胡枝子、茶条和绣线菊等。常见的藤本有野蔷薇、葛藤、野葡萄、菝葜等。常见的竹类有毛竹、淡竹、刚竹、早竹等。常见的草本植物有茅草、羊胡子草、蒿草、野菊和麦冬等。
动物资源
游子山拥有野生动物257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杜蘅—中华虎凤蝶种群。
旅游资源
游子山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南京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2011年,南京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被中国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游子山分布有华东第一大石佛、祈福园、文圣殿等相关景点。
山脉关系
游子山是茅山山脉的余脉。游子山由大游山、小游山等相关山峰组成,其中主峰为大游山,海拔188米。
历史文化
山名由来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列国争雄,天下大乱。孔老夫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宣传恢复周礼的政治主张。到了楚国,因与楚昭王政见不一,又继续东游。他们沿着伍子胥出昭关时的丹阳古道,来到吴楚交界的今高淳境内。老夫子登上梁山(又称绵山),目睹周围人烟稀少,山下田地荒芜,战争创伤随处可见,联想起自己年年奔波,谏君乏术,爱民无方,不禁悲从中来。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位天涯游子,所热心的事业又如此不顺,顿生思归之念。于是,在一种茫然、凄凉的情绪中,他匆匆启程,回归故里。因孔子之游,后人遂将梁山改名为游子山,或称游山,蕴含游子思归之意。
历史人文
游子山脚下有个漆桥村。南宋时期孔子的54代孙孔文昱,率族人从浙江平阳迁徙到漆桥村,世居游子山脚下繁衍生息,如今已聚孔子后裔三万多人,形成了庞大的孔氏体系,并建造了孔氏宗祠,成为华夏地区仅次于山东曲阜的孔子后裔集中居住地。
游子山有代表儒教的孔子庙,有代表佛教的真如禅寺,还有代表道教的清代真武庙。一座山兼容了三种宗教文化,所以游子山被誉为“三教圣地”。
生态保护
游子山进行山体林相改造,广泛栽树增加森林覆盖率。游子山的林业专家在树种配置时不仅优先选择本地乡土树种,还通过乔、灌、藤、草合理配置,丰富山体植被,营造近自然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使得游子山一年四季都能见绿,森林覆盖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