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生才(1870年—1911年4月15日),字练生,汉族,广东梅州市
梅县区丙村镇人,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之一,1907年加入
中国同盟会。发生在“黄花岗起义”之前半个月的同盟会会员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一事,造成了很大影响。
个人简介
温生才是
辛亥革命烈士之一。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早年在镇平(今蕉岭县)读书。后赴广州投军。因目睹清政之腐败,乃洁身引退,转赴香港改习修理机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温生才往南洋谋生,在新加坡当锡矿工人,后又在吉隆坡钟表店当工人。因孙中山到南洋宣传革命,对其思想影响很大,常怀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立志投身革命。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在霹雳埠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春归国,到广九铁路当工人。在广州与华侨兴业社及革命党人联系,并接受刺杀清水师提督李准的任务。
三月十日,清广州将军孚琦前往燕塘观看飞机试飞后,回程至黄花岗附近时,温生才误以为是李准,立即向孚琦连续投掷3枚炸弹,护卫骑兵被炸死20多人,孚琦所乘之马亦被炸死,孚琦本人被炸伤倒地。温生才立即冲向孚琦继续开枪,将其击毙。孚琦的卫兵及附近巡逻兵开枪射击,温亦率领其他革命党人开枪还击,并投掷炸弹。是时革命党人林德中在附近前来接应,不幸被清兵击中,当场壮烈牺牲。温由黄花岗后边经百子里边战边退,一直退到蟾蜍岗,因弹尽援绝而被捕。温生才被捕后,经受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慷慨就义,时年42岁。原葬于唐务岗,辛亥革命胜利后,迁葬于红花岗。
人物生平
温生才,兄弟六人,排行第四。六岁丧父,由母抚育成人。早年就读于镇平(今蕉岭)教会学校,清末赴广州投军。因目睹清政之腐败,乃洁身引退,转赴香港,改习修理机械。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温生才往南洋谋生,先后在新加坡、吉隆坡、吡叻等地做工。时值孙中山在南洋各地宣传革命,对其思想影响很大。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霹雳埠(今属马来西亚)加入同盟会。
宣统元年(1909年)在霹雳埠咖啡山组织广益学堂,讨论革命方略。
宣统三年(1911年)春归国,到广九铁路当工人。在广州与华侨兴业社及革命党人联系,接受刺杀清水师提督李准的任务。三月十日,清广州将军孚琦前往燕塘观看飞机试飞后,回程至红花岗附近时,温生才误以为是李准,立即向孚琦连投三枚炸弹,炸死护卫骑兵20多人,旋又冲向孚琉,开枪将其击毙。孚琦卫兵及附近巡逻兵开枪还击,温生才与前来接应的革命党人林德中边战边退,林中弹牺牲,温生才退至蟾蜍岗时,因弹尽援绝而被捕。
温生才被捕后,初刑拘于番禺县署,继刑讯于营务处。温生才在酷刑面前,侃侃而谈,怒斥诸吏。清粤督张鸣岐集群僚亲讯,问曰:“你何故暗杀?”温答:“是明杀。”问“何故明杀?”答曰:“满清无道,日遭外侮,是你们这些贪官污吏腐败无能之所致。现死一孚琦虽无济于事,但借此以为天下先,此举纯属为救种,并非与孚琦有私仇。”清督无奈,只得将温生才处死。在去刑场途中,温生才神色自若,毫不畏惧>当走到惠爱街闹市时,他大声高呼:“今日我代同胞报仇,各位同胞必须振奋做人,我快死快生,再来杀贼。”三月十七日温生才被害于广州粤省咨议局前,时年42岁。温就义后,遗体遭支解抛弃于唐务岗,用乱土覆埋,后经华侨兴业社派人查实,用棺木盛检,葬回原处。辛亥革命胜利后,迁葬于红花岗。
人物纪念
红花岗四烈士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2路92号广州烈士陵园正门内东侧 (原名红花岗)。 这是一合葬墓,墓碑题 “温生才
陈敬岳 林冠慈 钟明光烈士之墓”。墓道西向,前面建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牌坊,坊额横刻“红花岗四烈士墓”7字篆文。坊后为一平台, 东边正对石牌坊处,竖立一块“红花岗四烈士之碑”,记述了辛亥革命四烈士为革命英勇牺牲的史实。平台北面为石级墓道,沿级而上就是四烈士墓。墓坐北向南,墓包圆形,混凝土结构,宽9.3米,高3.2米,前有花岗岩石祭台,为2.45x0.76x0.62米。墓前东西两侧,各建一亭,为六角形、琉璃瓦顶、钢筋水泥结构,亭高近8米,气氛庄严肃穆。
梅县人民为纪念温生才烈士,把梅城的一条街命名为“生才路”;将丙村井塘村小学命名为“生才小学”。近年由华侨港澳同胞捐资修建该校校舍,内设温生才烈士生平事迹展览馆,馆中置汉白玉雕塑的温生才烈士像,供人们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