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曲武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省祁县古县镇温曲村的一个传统民间戏曲剧种。山西省晋中市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祁太秧歌和武功拳术有机结合的一个艺术品种。它主要的表演手段是武打。其剧目大都是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水浒传》的武戏,由艺人自编自演,着力歌颂中国古代见义勇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
祁县温曲武秧歌是在
祁太秧歌向戏剧化发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独具山西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温曲武秧歌始于1573年-1620年(明代万历)年间,
山西省祁县古县镇温曲村人贺朝奉学得精湛的拳术,并把武功融于舞蹈程式中,在家设武馆教徒。公元1796年至1820年(清嘉庆)年间,武秧歌逐步向舞台化发展。1821-1850(道光)年间,“同乐社”正式上演《
清风岭》等十几个剧目。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温曲成立了“劳动人民俱乐部”,上演了武秧歌《
白水滩》等十几个剧目。
武秧歌主要的表演手段是武打。除了以武打为主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表演武打时是实打实,不采用戏曲武打中虚拟的程式套子,只有经过严格武术训练的人,才能登台表演。2、有的剧目全剧没有一句唱腔,全部是念白。有的剧目只出现少量唱腔,是采用
祁太秧歌的曲调稍加改革进行演唱的。3、武打场面的音乐伴奏是采用中路梆子的锣鼓经,如“四股头”、“五锤子”、“七锤子”、“乱家具”等。4、脸谱近似
中路梆子,服装全部“小打扮”,不穿盔甲。5、武打道具全部是真刀真枪,不使用戏曲中制作的道具。
追溯武秧歌的起源,与当年祁县晋商的辉煌有关。当时晋商走南闯北做生意,银两及货物的运送,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离不开镖局保驾护航。这也促进了当地人尚武习武风气的形成。加之晋商每到一地都需要逗留很长时间,漫长的等待中他们就靠欣赏当地的戏剧来打发时光。他们把南北戏剧融合在一处,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武秧歌。然而在19世纪初(民国)以前,秧歌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任何舞台都不会向秧歌开放,当时的秧歌只能在街头表演。1049年解放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登上舞台不久的武秧歌开始很快又退出舞台。1964年
四清运动时,在一位喜爱武秧歌的工作团团长的要求下,温曲人又演出了一场武秧歌。但这位团长因此遭到了批斗,武秧歌再次陷入沉寂。
20世纪80年代,
山西省文化厅一位搞舞蹈的副厅长到祁县采风时,提出了挖掘武秧歌的想法。1986年,温曲村学校乘学生放假之际,组织起近百名学生,进行武秧歌排练,最后坚持下来的也只有40几个人。20世纪90年代,温曲武秧歌在演出了几年后,又因后继乏人中断至今,主要原因可能与武秧歌演出难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