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桂(1673—1759)广东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横江村人。文武双全,一生曾任清朝文武官的重要职务:康熙五十六年,他45岁时,任山东平度州宦,遇水灾,解囊义济;康熙六十年,他49岁时,始任山东考试官;雍正二年(1724年)升任
北城兵马司正指挥(相当于京城
卫戍区司令),兼佩五城印。雍正六年,告老还乡回到家乡松源镇横江村,从那以后,他的余生都奉献给了家乡的老百姓和松源的文化教育事业。
温文桂为官清正,廉洁爱民,深切同情百姓疾苦。他任
朝廷命官时,遇百姓受灾,置自身安危于度外敢于开仓救济,曾受到皇帝的责罚,却无怨无悔。
温文桂极有文才,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著作有《劳梦》、《呓宦》、《
游草》等。江苏
溧阳史曾颂扬温文桂:“学海文江”(这块牌匾今仍保存在其家乡的老祠堂内)。这是对温文桂博学和文才的极高赞叹和敬仰。当年山西省
桐城县令还称颂他“冠冕通南极,文章列上台”。
温文桂崇文重教是松源
义学的创始人,为促进当地文风鼎盛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开创松源义学(松源中学的前身,校址在松源山门寺,现松源镇中心小学),扶助贫困学生,奖励获取功名的学子,为松源文化铺出新路。2006年
梅县松源中学百年校史绪言赞扬:公元1742年由松源热心,人士温文桂等建设“松源义学”,并设置“膏火”(即付给学生
津贴费用),聘请有水平的老师授课。这是松源建设义学的开始,对于促进文风鼎盛无疑是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后两百多年,松源六甲英才辈出,莘莘学子遍布五湖四海。
温文桂一生奉行忠孝和睦,在家尊长爱幼,使兄弟叔侄不会失和,施昆仲(爱兄弟)之美德,流芳千古。教育子孙有方,世代书香,后代有太子太傅(皇太子的老师)、
翰林、
进士、
举人、
博士后、
博士、
教授、
工程师、
专家、
学者、军政领导、
能工巧匠等。在老祠堂有他亲笔敬题长联:“一堂昭穆百世箕裘教忠孝良有以也,万古蒸誊千秋俎豆报功报德勿替引之。”教育子孙后代要继承祖德并发扬光大。
温文桂的
文韬武略及对百姓所做的贡献,就连清代三朝(
康熙、
雍正、
乾隆)宰相
张廷玉都极为敬重,曾赠送牌对一副,其上书:“上林玉树跨桥梓,绿野金枝继栋梁。”对温文桂的厚德博学、忠孝和睦等给予了极高评价,。
清代进士户部主事
温肇江(家名温南英),钦点翰林院、清代
咸丰、
同治皇帝的老师、“太子太傅”温肇洋(家名温扬英、又名
温葆深、温葆淳),
温繁炘(温肇江之子)同门为温文桂后裔,人称“同门三进士”。
温文桂文武双全,曾在清廷任文武要职,康熙年间任北城兵马司正指挥,兼佩五城印。他同时也是文学俊才,誉称为“学海文江”,功绩朝野。告老奉亲,辞官回乡,重建“松源义学”,慷慨解囊倾注心血,为松源教育开创新路,曾有“王国绅贤”美称。(南方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