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平文史资料》第二集45页记载:“唐建中三年(782年)
幽州节度使朱滔联合其他重镇节度使反唐,起兵攻京师,灭燕州,城内建筑毁于火梵”。燕州沦陷后,民不聊生,为躲避战乱,他们纷纷逃亡。其中此前由东北迁徙而来的渤海国的后裔们也在逃亡之列。这部分人经桥梓、北宅,入关渡河,沿怀沙河畔蜿蜒而上。当他们行至渤海所一带时,见眼前是一片草木茂盛的开阔地,便产生了落脚于此的想法。就这样,这些逃亡而来的渤海人便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因这部分人原籍属渤海国,又因战乱流离失所,不免对故土产生思念之感,为抒发这种思乡之情,他们便称自己为渤海人。由于渤海所一带山清水秀,拥有繁衍生息的优越自然条件,到了元代,这里的村落已有一定规模。
明朝弘治年间(1503年左右),随着明十三陵部分陵园的建立和附近长城的修建加固,渤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朝廷下令,在今渤海所村设立“拱护陵京”千户所,并建设了渤海城池,布防了千余人的军队,统管居庸关以东、慕田峪以西的长城隘口,担负起了内护皇陵、外防敌寇的重任。由此完成了渤海人到渤海所的演变。明朝以后,渤海所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这些说法谁对谁非,还有待于专家的进一步论证。
传说二郎神来帮助秦始皇修边。这一天,二郎神从很远很远的西南方,用赶山鞭把巨石赶来。当走到渤海所村,二郎神饥渴难挨,实在赶不动了。于是,便坐在村边一棵栗子树下休息。
正当二郎神口干似火,坐立不安之时,忽然见身边走来抬水的一老一少。老妇发白如雪,小孙女黑发如墨。娘儿俩把水抬到树下时,已是汗流浃背了。二郎神连忙上前乞水,那老妇慷慨礼让。待二郎神喝足,桶里只剩下一口水了。二郎神听后大惊,又问:“老人家为何去如此远的地方抬水?”老妇又说:“只因此地无水,粮果欠收,百姓涂炭。我们娘俩为拯救此地生灵,每隔三天从渤海抬水一次,施舍村民。”二郎神听罢老妇言语,低头一看,只见桶中之水已剩无几,忙说:“老妇为解我口喝,枉行三天三夜呀,我实实于心不忍,就在此地为百姓造一眼井吧,也免去您老人家的远涉抬水之苦。”老妇听后连忙阻拦,开口说道“壮士且慢,这里地下本无水,若是有水,我们娘儿俩何至于苦行万里汲水呢。”二郎神道:“这不要紧,你们不是从渤海抬的水吗?我今天就把渤海之水从地下引来至此。”老妇又回道:“不可。之前诸路神君曾经引过海水,但是水引来后,神走水即走,存不住呀!”二郎神思忖了一会儿,说:“那依您之见,应该如何是好?”这时,只听站在一边的小孙女爽爽快快地说:“除非您把水锁在这里。”二郎神顿时高兴地说:“对,我把渤海之水锁于此处。”原来,二郎神等的就是人说出这个“锁”字。老妇听罢,也拍手称是,心想以后再也不怕因缺水发愁了。于是她将桶内仅有的一点儿水,浇于栗树下,说道:“给你喝个够吧,多多给栗子。”据说,栗树不怕雨水多。民谚说“旱枣涝栗子”之说,就是从此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