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津镇
江西省修水县下辖镇
渣津镇,隶属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地处修水县西部腹地,东邻马坳镇,南毗东港乡,西南接上衫乡,西连石坳乡古市镇,北抵大椿乡。辖区面积144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4个社区。201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户籍人口5.42万人。
建置沿革
清代,境域分属崇乡四十七八都、四十九都、五十一二都,仁乡五十六七都、五十八九都,西乡六十七都。
中华民国时期,分属渣津乡、司前乡和古市乡,隶属黄龙区(区公所驻渣津)。
1949年9月,设黄坊、高田、莲花、噪口、司前、泉坑、石埠7乡和渣津街,隶属渣津区(九区);1956年9月,合并为黄坊、莲花、司前、花园4乡;1958年9月,黄坊、莲花2乡合并,组建东方红公社;1959年,东方红公社改为莲花公社,司前、花园2乡合并组建司前公社;1960年3月,莲花公社、司前公社及石坳、东港、靖林合并为渣津公社;1961年9月,石坳、东港、靖林析出,境内分设莲花、司前、花园3个公社;1966年5月,花园公社并入司前公社;1968年9月,莲花、司前和石坳3个公社合并为渣津公社;1972年1月,石坳分出,仍设莲花、司前2个公社;1983年9月,莲花公社更名为渣津公社;1984年6月,撤销渣津公社、司前公社,设立渣津乡、司前乡;1993年1月,渣津撤乡建镇;1996年1月,司前乡并入渣津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渣津镇下辖4个社区及16个行政村:津龙社区、古艾社区、杨坑港社区、黄泥湾社区、西堰村、东堰村、长仑村、朴田村、莲花村、长潭村、板坑村、帅塅村、龙坪村、水车村、司前村、紫鹿村、田西村、石门村、福星村、渣津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渣津镇地处修水县西部腹地,东邻马坳镇,南毗东港乡,西南接上衫乡,西连石坳乡古市镇,北抵大椿乡,介于东经114°11′06″—114°19′12″,北纬28°56′42″—29°06′54″之间,辖区面积1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渣津镇境内地貌主要为丘陵,地势南北两端高,北面李婆尖、岛石尖、暗坑岭、龙安山与南面长仑山、高障山、杨梅尖遥相对峙,中部为冲击河谷小平原。最高点岛石尖海拔688米,最低点帅家塅海拔124.8米。
水文
渣津镇属鄱阳湖水系修河流域,噪口水自西北部古市镇流入,东港水自南部东港乡流入,于罗汉矶汇合后为渣津水,东流马坳镇。支流上衫水自西南部石坳乡流入,于镇西注入东港水;杨津水从北部大椿乡流入,于司前艾城桥注入渣津水。
自然资源
渣津镇有耕地面积3.2万亩,山林面积13万亩;有黄金、石煤、石灰石、瓷土和陶土等矿产资源。
人口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1.2万户,4.76万人,集镇常住人口1.61万人。
2017年末,渣津镇辖区有常住人口7.24万人。
201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户籍人口5.42万人。
经济
综述
1999年,渣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财政总收入966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25%和37.86%。
2007年,渣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财政收入11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18元。
2008年,渣津镇完成财政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元。
2017年末,渣津镇辖区有企业244家,企业从业人员1.21万人。
农业
2008年,渣津镇有桑园面积244公顷,产茧120吨;年生猪饲养量2.7万余头。
工业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工业企业4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078万元。
2017年末,渣津镇辖区有工业企业5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
201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工业企业5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
商贸
2018年末,渣津镇辖区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58家。
社会事业
教育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中学2所(其中修水县第四中学为县直完全中学,招收县内西边地区高中生及镇内司前片区初中生),在校学生4800人(其中镇内初中生1887人);小学19所,在校学生4773人,教职工435人。
医疗卫生
2008年末,渣津镇建有修水县第二人民医院,有医务人员113人,病床100张;村卫生所16所,专业卫生人员120人。
社会保障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敬老院3家,院民325人。
邮政电信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邮政网点1处,投递线路115千米,投递点60处,乡村通邮率100%。
2008年末,渣津镇辖区有电信服务网点20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200户,移动电话用户1.26万户,互联网用户700户,电话普及率90%以上。
城镇建设
2008年末,渣津镇集镇建成3.8平方千米,新增房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6.33万平方米。
2017年末,渣津镇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2万公顷。
2008年末,渣津镇区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2万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5.2千米,年用电量1140万千瓦时。
2008年末,渣津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0千米,日生产能力5000吨,年供水量16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交通运输
渣津镇境内有省道柯龙线穿境而过,有村级公路15条,总里程178千米。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渣津镇境内有中共赣北特委、红十六军军部、修水县苏维埃政府等革命旧址19处;有兜率禅寺、万寿宫、云宵殿等佛教、道教古寺(宫、庙、殿)17处;有香火、福星、艾城等古石桥10座。
民俗风情
客人进门,主人递上一碗盐菊花凉茶,有的泡有茶果或家制清茶,使凉茶有色,有香,又略有咸味,也有在茶里放了少许花椒子。待客的茶俗,代代相传,一直很少变化,旧日里无热水瓶,故先以凉茶应急。山区集市贸易欠繁荣,来了客人,临时砍肉困难,腊肉、鸡蛋则可随到随取,不致窘迫,生活条件提高后,有些人视情况已取消了凉茶,靠集镇近的,“泡泡茶”也尽量用新鲜猪肉,更有的泡上蜂蜜,麦乳精,或以汽水、啤酒之类的饮料待客,以显示生活富足。
风景名胜
渣津镇境内有龙安寨、石人洞、飞来石、仙人潭、螺蛳顶等山水胜境13处。
红色圣地
千百年来,勤劳的渣津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开荒拓土,繁衍生息,勇立时代潮流的渣津人,挺起刚毅的脊梁,不断用生命肩负使命,用生命书写辉煌,孕育着大爱情怀的红色热土,红色是渣津这片土地上最鲜亮的底色,先后走出了徐光华、陈秋光、方幼梅等1587名烈士。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从县城出发,即驻扎在渣津老街,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这块土地,有1006具烈士忠骨长眠在渣津烈士陵园。“千人烈士公墓”属全省罕见。全镇有革命旧址30多处,渣津村被评为省级“红色名村”,渣津老街称为“红色渣津一条街”。
获得荣誉
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等国家级荣誉8项,“江西省卫生乡镇”、“省级文明村镇”等省级荣誉16项。
参考资料
乡镇概况.修水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9 14:46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