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仔潭围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渔仔潭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里仁镇新里村,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竣工于道光年间,由李姓先人制取靛蓝染料发家致富后兴建。
历史沿革
渔仔潭围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竣工于道光年间。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栗园围人丁兴旺,房屋不够居住。栗园围裔孙李遇德便携妻带子离开栗园围,来到渔仔潭这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垦荒耕种,建房定居,以种植制取一种叫作的染料起家。
建筑特点
渔仔潭围坐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45米,进深55米,占地约2475平方米。围屋总体布局为“回”字形,中间为祠厅,二进一天井,两侧厢房,四周倚围屋外墙建有3层居民住房。围屋东面辟有一门,门框为石制,木板后设有门杠和闸槽,用以加强大门防卫,围内四周设有木构挑廊,即“内走马”。祠堂前设坪院,坪院东侧设有一口水井,供围内居民使用,具有提供日常用水、消防用水的功能。围屋四角设有4层炮楼,楼高12米,围墙四周布满枪眼,防御功能突出。
历史文化
酒文化
渔仔潭围集客家民俗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保存了客家酿酒的传统工艺。客家米酒醇厚绵柔,古人赞酒曰“开坛十家醉,把盏百里香”,当地家家户户都保存酿酒的传统风俗。
传说轶事
渔仔潭围开基祖李遇德公元1800年前后随父迁居渔仔潭时,这个地方叫高屋塅。高屋塅姓高的住户迁走了,仍有黎姓居住。李遇德一家在高屋塅老宅处定居,在山坑里开荒种蓝草,在河边建染房加工制造靛蓝染料,生意不错。李遇德因此扩大生产,在离村子一里路远的老虎长坑种了大片蓝草,可能是需求剧增,也可能是别的地方产量下降,这一年靛蓝行情大涨,跌到底又涨上天,供不应求。李遇德积压的大量靛蓝染料都卖了高价钱。后来,李遇德开始进入木材市场,结果又是财运亨通,处处得利,从此风生水起,财源滚滚。与此同时,李遇德生了四个儿子,儿子们都逐渐长大成人,安居乐业,家族繁盛,家财日增,李家进入了丁财两旺的鼎盛时期。
李遇德觉得自己居住的高屋塅是块风水宝地,于是把邻近的黎家田地买过来,在如今的位置给儿孙们建造围屋。
围屋的旁边濂江河湾有个深水潭,水潭的北岸有一个小山坳,地名羊牯状。山坳里有一条里仁到关西通往定南的官道,官道旁有一座风雨亭。李遇德年事渐高,回忆往事,觉得自己祖宗积德,上天保佑,能有今日人财两旺,实在幸运,理应积德行善,回报乡里。于是,他常常到河对岸山坳的风雨亭里施舍行善,给乞丐施粥饭,给过往的穷人送吃的、发钱,儿子们也跟着扶贫济困,施舍银钱。李遇德慷慨施银,高屋塅声名鹊起,于是有人称这个发银子的小山村叫“银子潭”。
建造起雄伟坚固的宏大围屋后,“银子潭”还出了几个读书人,扶贫济困的善行依旧。李遇德儿孙满堂,72岁高龄去世。
后来,银子潭人口多了,李遇德后人钱财耗散,财力不济,不再施舍银钱,来往乡亲也就不愿意称之为“银子潭”了。他们自己也觉得叫作“银子潭”不合适,所以就以围屋旁边有大水潭,大水潭里常常有鱼群游动来命名,称呼为“鱼子潭”。后来,“鱼子潭”再写成“渔仔潭”,渔仔潭由此得名。
保护措施
2007年,依托渔仔潭优美的原生态环境和客家人热情好客的饮酒文化,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渔仔潭打造成了集品尝、收藏、艺术创作展览交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客家酒堡”。
2009年末,客家酒堡成功通过国家级3A旅游景区验收,争创了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8年3月,渔仔潭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渔仔潭围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修缮,较好地复原了围屋的原始风貌,延续了围屋使用寿命。
旅游信息
地址:渔仔潭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里仁镇新里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6 15: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