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标准化是以
渔业科学技术和实践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将标准加以实施及监督实施的活动过程。
1. 有利于保护渔业资源
我国沿海有万里海疆, 内陆湖泊、水库、河流、池塘星罗棋布, 有着丰富的
渔业资源。近年来, 因
竭泽而渔、酷渔滥捕、水域污染、
近亲繁殖、非标生产等不同程度地造成渔业资源的破坏和损失, 某些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濒临灭绝。针对这些情况, 我国除了颁布《
渔业法》, 规定
禁渔期、
禁渔区, 加强资源监测外, 我国渔业标准化工作者还制定了保护渔业资源的标准, 如渔业水质标准、网具网目标准、亲鱼标准、苗种标准、
淡水鱼类检疫标准、鱼类杂交育种技术要求、渔业环保
术语、
渔业资源术语等国家(行业)标准, 有效保护了我国渔业资源。此外, 渔用药物的不良选择和不规范使用, 不仅会破坏水体环境, 最终也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和安全, 渔用
饲料添加剂限量标准、渔用药物选择或使用标准的制定, 不仅要着眼于促进鱼类生长和治愈鱼病的目的, 更要围绕着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和安全。
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技术整体水平还不高, 加上渔业从业者的文化程度, 渔业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还很大, 因此结合实际推广渔业标准化, 把渔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运用标准化原理加以总结, 制定出科学易懂的标准, 送到渔民手中, 使之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有利于促进渔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如1994年《
中华鳖人工繁殖与饲养技术规程》行业标准的发布, 掀起全国范围的养鳖热潮, 推动产业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 目前渔业经济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渔业企业集团, 大都是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联结方式构成一体化的联合体。内部一般实行合同契约制度, 对全系统实行企业化管理, 对渔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以规范, 若实施标准化生产, 根据标准化的要求实行统一供应苗种, 统一防病, 统一收获运输销售, 同时对饲料等实行统一采购管理, 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推进渔业标准化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近年来, 因
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 导致的水产品出口受阻和污染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 就是要建立起与渔业生产发展及国际贸易相适用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2001年起农业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及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使我国生产者、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加强, 水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标准是经过高度浓缩的科学技术, 代表了本行业当前最高技术水平, 是综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的产物, 也是可信的贸易信息。国际间的产品流动必须符合输入国的标准, 许多国家的贸易部门都广泛收集各国标准, 为企业提供各国的产品需求信息、产品质量要求和质量检验方法, 促进本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渔业标准化是增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和调节水产品进出口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