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
陈枚、
孙祜、
金昆、戴洪、程志道于1736年(乾隆元年)合作画成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
大事记
画作内容
该画作开卷是远山、宽阔河面,柳林田畦、童手挑夫,比“明本”娶亲队伍,人数更多,色彩更鲜艳,场面也更热闹。该画作的戏台上下也比“明本”规模大,用木柱基座搭建的席棚戏台上,演员表演认真,观众在蒙蒙细雨中翘首欣赏,观众身份不同,神态也各异,一片早春田园欢乐景象。离席台稍远处,文人模样男子站在高凳上,拈须而观,仆人高举雨伞为他遮雨;河畔船夫坐在船头船顶观看;女子足不出户却携子爬到屋顶远看;树上、戏台支架杆上及台后都有观众,凝神而视。河面拉船纤夫、赶猪牵牛放羊倌、骑驴抬轿推车赶车者,挑夫贩夫、打铁卖茶。
在去“虹桥”的河两岸,人流不息。该画作河北侧的禁军演武场,旌旗招展,骑兵飞奔,比“明本”更壮观。该画作的“虹桥”是一座石材拱桥,桥上和桥头的地面有明显的石料接缝。河面大船行驶,“虹桥”右侧停泊着正装卸的商船,左侧有高悬龙旗的官船。桥上两边排列着四十多个前后带沿边的店铺,比“明本”数量更多更整齐有序。桥头,吃喝的、说书的、看相的、修脚的、议价的,临近城门,还有女子在走索表演。
接下来是城楼,该画作的城楼,和“明本”城楼格局相似,都绘有长长城墙,不似“宋本”只有城楼没有城墙。该画作的城楼为重檐歇山,加腰檐和擎檐柱,红柱、绿沿、黑瓦,雕梁画栋,城墙也比“明本”更宽。该画作与“明本”的入城门比较相似,陆门和水门并列,均有瓮城。
该画作的城内,有成片房屋建筑,路北首处房屋和“明本”相同,都是公所衙门。该画作和“明本”画面在城内“U”字形处,都有显赫的府邸,“明本”是“学士”“世登两府”,该画作则是“圣书”“状元及第”。该画作的府邸,牌楼后是三进宅院,还有一座观波楼和一座桥亭,长堤横跨湖塘。庭院中楼台、亭桥、水榭环湖而建,园内假山、湖石藤萝架、绿树、桃花融合相配,比“明本”更显富贵。
“明本”和该画作与染坊相邻处,都绘有一座富丽堂皇的院落建筑,“明本”是高大粉墙、楼阁长廊、雕梁画栋。该画作是“虎皮”石墙、庭院深处有灰砖高楼、顶部塔形装饰物,似乎带有阿拉伯风格;湖水碧波荡漾、卷棚歇山顶楼阁、各色亭阁、游廊环绕、假山耸立、嘉木成林、桃花盛开、仕女荡秋千;院墙东门外有马夫、轿夫等待主顾。
城内街道上人声鼎沸,多种车辆络绎不绝。各行商贩神态各异。另外,出现“宋本”和“明本”只有药店诊所,该画作出现古医科的分支的咒禁科诊所,还增添了踏青、表演、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明清时代的特殊风俗,画面较“宋本”和“明本”更加丰富。
该画作至接近皇家御苑处是一码头,这是“宋本”“明本”所没有的。
创作背景
明代后期,仿制的《清明上河图》散落民间,几种摹本先后又进入清内府,鱼龙难辨。清宫不得不组织画工,另起炉灶,重画《清明上河图》,该画作即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于1736年(乾隆元年)合作画成的。
艺术鉴赏
技法
该画作使用了除花鸟画以外的许多画科的技法,如人物马用工笔设色、山水树石系用青绿曲法、建筑舟船用界田法、浮云流水用白描曲法,总的来看,该图属于工笔画。画家们用局部近似焦点透视、整体属于散点透视的取景方法展现了18世纪的以苏州城为主要特色的城市风貌该图的总体布局系陈枚的思路,十分紧凑,全无拖沓之嫌,画中高潮送起,将动态的高潮与静态的高潮巧妙地结合起来,一浪高过一浪,即充满节奏感、又戒除单调重复,富有戏剧性的艺术变化。如最早的动态小高潮是前段的娶亲活动,之后的静态小高湖是看戏活动。画中最热闹的大高潮是中段虹桥上下的人物与车船的活动,最清幽的静态大高潮是最后一段的皇家御苑。各高潮之间的过渡段均起到了视觉衔接、防止审美疲劳的作用。
在艺术手法上,该画作画面以俯视角度摄取景物,场面宏伟,而众多人物、建筑等的安排有条不紊,结构严谨,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该画作作为界画工整准确,又体现了半工半写人物画生动活泼的特点。该画作用笔熟练,界画桥梁屋宇以及人物,无不精妙,设色用赭笔微加匀梁,自创新法而有雅澹之韵。
历史传承
乾隆十年,该画作被著录于《石渠宝岌初编》,存于
养心殿,名为“清画院清明上河图卷”。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为防日寇占领华北后劫掠故宫文物,国民政府于1933年实施故宫可携带的重要文物南迁,该画作辗转迁至西南,抗战胜利后,尚未来得及运回北平,北平已和平解放。遂运往中国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重要展览
2016年4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清明上河图特展”,该画作被展出。
作者简介
陈枚(约1694—1745年),字载东,号殿抡、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松江)人。雍正四年(1726年)入宫为专职画家,其作品在承袭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又深受郎世宁等西洋画家的影响。
孙祜(公元18世纪),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工人物、山水,宗法王原祁。乾隆时期供奉内廷,为宫廷画家。
金昆,清朝画家,康熙(1662—1722)时供奉内廷,有庆丰图、虎邱待月图均邀御题。
程志道(生卒年不详),字遵路,号景川,京江(今江苏丹徒)人,善画花卉。
丁观鹏,北京人,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为画院,工道释、人物,尤擅仙佛、神像,造诣深湛,得乾隆帝赏识。代表作有《太族始和图》《弘历洗象图》《无量寿佛图》《宫妃话宠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