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野,汉语词语,拼音:qīng yě,基本意思是清除战区附近的房屋、树木,转移附近的人口物资等,使入侵的敌人掠夺不到东西。
释义
1、 [quiet open country]∶清寂的原野
2、 [leave nothing usable to the invading enemy]∶清除战区附近的房屋、树木,转移附近的人口物资等,使入侵的敌人掠夺不到东西
坚壁清野
出处
《后汉书·鲜卑传》:“ 元初 二年秋, 辽东 鲜卑 围 无虑县 ,州郡合兵固保清野,
鲜卑 无所得。”
例句
1、作战时,暂时转移周围的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清除附近的房屋、树木等,使敌人无所获取。
《后汉书·鲜卑传》:“ 元初 二年秋, 辽东 鲜卑 围 无虑县 ,州郡合兵固保清野,
鲜卑 无所得。” 李贤 注:“清野谓收敛积聚,不令寇得之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零四·石勒载记上》:勒所过路次,皆坚壁清野,采掠无所获,军中大饥,士众相食。
唐 陈子昂 《答韩使同在边》诗:“连兵屯北地,清野备 东胡 。”
唐·狄仁杰·《请罢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镇疏》·(《全唐文》一六九):
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寇无所得。
宋 范仲淹 《论西事札子》:“若寇至,使边城清野,不与
大战。”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七章第一节:“在反对敌人的工作中,地方戒严和可能程度的坚壁清野两事是重要的。前者为了镇压
汉 奸,并使敌人得不到消息;后者为了协助作战(坚壁),并使敌人得不到粮食(清野)。”
2、犹清跸或清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日惟辛卯,特有事于南郊,甸师清野,封人壝宫。”
3、清旷的原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获水》:“其楼之侧,襟 汳 带 泗 ,东北为二水之会也。耸望
川原,极目清野,斯为
佳处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空濶土地,最宜种蔬。今蛙圃
绵亘,桔橰相闻,若田家清野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