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渔隐图
宋代李唐创作绢本水墨画
《清溪渔隐图》是宋代画家李唐创作的长卷绢本水墨画,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作内容
画面上表现的是夏雨初收后的渔村小景。近景为山坡堤岸,坡石横卧,林木苍郁,几棵大树倚石而立。树干粗壮,根部露出地面,枝叶茂盛,山溪蜿蜒而下,溪水由山间急流而出,水磨坊临溪而立,板桥横架溪上,将两岸连接。绕过山坡,地势平缓,河水清幽,远处沙岸迷茫,汀渚伸至河间,河岸和河边芦苇,草木丛生。有一老人坐于船头,横竿垂钓,显得悠然自得,渔舟在芦苇丛中隐现。画幅右端,浅滩上有数块小石,半露在水面,透过水面可以见秀石全形,显示出溪水的清洌。
《清溪渔隐图》,署款“河阳李唐笔”,写在卷末树干间。在画绢的上中段有“李唐清溪渔隐”六字,上钤“御书之宝”一玺。引首有王显之篆书“清溪渔隐”四大字,拖尾有宋人题跋,署“嘉熙丁酉孟冬旦书”。收传印记有: “绍兴”(半印)、 “甘氏家藏”、 “和斋”、 “丹阳开国”、 “叶蕃”、 “米氏家藏书画子子孙孙保用享”、文彭收藏印三方、项元汴收藏印四十七方、梁清标收藏印六方,又一印不可辨识,还有清乾隆、嘉庆诸玺及乾隆题诗。
创作背景
李唐在徽宗时为画院待诏。靖康之变后,南渡到临安已近八旬,当时其山水画未得时人所重。由于接触了江南山水,使他慧眼豁然开朗,山青水秀,树翠石润,风轻云淡,拨开了画家的心弦,自此后,绘画以山水为主,于是山水画的画笔湿润了,线条拉长了,水墨流畅淋漓,写活了钱塘山水,创制了前人未有的“大斧劈”皴法。《清溪渔隐图》就是他晚年变法的山水画新体貌,足具代表性。
艺术鉴赏
技法
全图乃钱塘一带山区雨后景色,绿树浓覆,坡泥翠湿,溪水湍流,滚过板桥、云碓,前端一村翁垂钓江苇间,点出“清溪渔隐”的主题。李唐施出阔笔长撇,利用绢素能晕墨渍水的特殊性能,充分描绘出雨后山石明净而润湿的效果。
此图笔墨十分精练,画法删繁就简,水墨齐下。山石用水墨大笔侧锋横扫,纯用大斧劈,笔墨齐下,阔略毫放,墨气淋漓。树干用阔笔湿墨画成,树叶不用双勾,而是以大笔随意点染,水墨淋漓,湿润浑厚。平滩沙渚远岸,用淡墨渲染不见笔痕。溪流及水纹用中锋勾出,细劲飞动。人物虽是点景,用重墨寥寥数笔,神形俱全,显得神完气足。板桥渔舟和屋宇以重笔焦墨画出。总之,整幅作品的笔墨在粗细、浓淡的对比中,达到富有变化而又和谐统一,不论在意境追求或笔墨技法上与李唐另一幅作品《万壑松风图》截然是两种格调。
构图
此画整个构图新奇多变,宽阔水面采用大片空白,和近景所画诸多景物的大块黑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山间溪流盘旋曲折,将近景和远景缩短了间距,融为一体,近景的大树交错有致,无罗列呆板之嫌。其间穿插的小磨坊、小舟、板桥等,通过这些小细节描绘,不觉零散和杂乱,而且与整个画面上的主体和谐地融合在一个统一体内,不但起到了丰富画面内容,而且又活跃了画面的气氛。
名家点评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此图笔墨十分精练,是李唐南渡后的风格,和范宽那种骨体丰健、皴擦严谨、墨色积染浓厚的风格迥异。
历史传承
该图先后为宋徽宗赵佶及项元汴、梁清标等收藏,清《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李唐(约1049-1130后,另一说约1070-1150后),南宋画家。字唏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时入画院。南渡后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擅长山水、人物。变荆浩、范宽之法,苍劲古朴,气势雄壮,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简,用笔峭劲,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画水尤得势,有盘涡动荡之趣。兼工人物,初师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自成风格。并以画牛著称。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采薇图》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5:19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