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清气和浊气。《灵枢·阴阳清浊》:“愿闻人气之清浊……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
清浊相干,命曰乱气。”参清气、浊气条。
②
相气十法之一。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清亮与浊暗,以了解疾病的阴阳属性。《望诊遵经》:“清者病在阳,浊者病在阴,自清而浊,阳病人阴;自浊而清,阴病转阳。”
②《礼记·乐记》:“
倡和清浊,迭相为经。”③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震风过物,清浊效响。”
③清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至於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
一定不移之格。
①《文选·左思<
魏都赋>》:“夫泰极
剖判,造化
权舆,体兼昼夜,理包清浊。”李善注:“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