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镇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辖镇
清泉镇,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地处浠水县中部,东邻蔡河、洗马镇,东南与丁司当镇接壤,南与兰溪镇相连,西南与巴河镇交界,西北与竹瓦、汪岗镇相邻,北与关口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240.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清泉镇户籍人口为197255人。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泉镇境域为县中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设立清泉镇。
1958年,属十月公社。
1984年,属清泉镇和望城区。
1987年,分属清泉镇和麻桥乡、余堰乡、三店乡(6个村)。
2001年,撤乡并为清泉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清泉镇辖宪司坳、四口塘、关帝庙、莲花池、凤栖山、胡坪、十月、白果树、环城、胡弄、青云、道人桥、云路口、县农科所14个居民委员会,东门河、十月、环城、白果树、杨树沟、花凉亭、斗咀港、土桥畈、鱼塘角、关山、洪家冲、窑湖、张坳口、角岭、新铺、天鹅、河东街、张家坪、菱角塘、罗桥、香铺河、翟铺、学庵、壕地、拔炉山、月山、麻桥、官湖、抱儿石、火山、麻元、夏凉、龙井、十榨、望花、河口、花瓶、神山、李堰、方塘、三台山、许畈、马畈、袁畈、华湾、余堰、桃树窝、钱家河、郑家铺、金宝山、赤土坡、金盆地、王家河、驼背柳、红石磙、朴树坳、黑鹿坳、黄坳、龚铺、闫家河、象鼻咀、滴水岩、小仙庙、大仙庙、王家岩、九龙寨、田桥、游冲、蔡铺、朱林铺、桂桥、飞虎山、宝塔、道人桥、胡弄、云路口76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清泉镇辖12个社区、69个行政村:宪司坳社区、四口塘社区、关帝庙社区、莲花池社区、凤栖山社区、胡家坪社区、十月社区、白果树社区、环城社区、胡弄社区、青云社区、道人桥社区、东门河村、杨树沟村、花凉亭村、斗咀港村、土桥畈村、鱼塘角村、关山村、洪冲村、窑湖村、张坳口村、角岭村、新铺村、天鹅村、河东街村、张家坪村、菱角塘村、罗桥村、香铺河村、翟铺村、学庵村、拔炉山村、月山村、麻桥村、官湖村、抱儿石村、火山村、麻元村、夏凉村、龙井村、十榨村、望花山村、河口村、花瓶村、神山村、李堰村、方塘村、三台山村、许畈村、马畈村、袁畈村、华湾村、余堰村、桃树窝村、钱家河村、郑铺村、金宝山村、赤土坡村、金盆地村、王家河村、驼背柳村、红石磙村、朴树坳村、黑鹿坳村、黄坳村、龚铺村、闫河村、象鼻嘴村、滴水岩村、小仙庙村、大仙庙村、王家岩村、九龙寨村、田桥村、游冲村、蔡铺村、朱林铺村、桂桥村、飞虎山村、宝塔村;镇人民政府驻丽文大道百家街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清泉镇地处浠水县中部,东邻蔡河、洗马镇,东南与丁司当镇接壤,南与兰溪镇相连,西南与巴河镇交界,西北与竹瓦、汪岗镇相邻,北与关口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24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清泉镇境内属半丘陵半平原地带,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以丘陵岗地为主,境内最高峰位于飞虎山,海拔313米,最低点位于袁畈村石头嘴湖海拔27米。
气候
清泉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温湿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低湿少雨。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年平均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
水文
清泉镇浠水河由东北花凉亭村入境,向西南流经境内17.5千米,在马畈村出境。
自然资源
清泉镇矿藏资源有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大理石等。其中黄沙储量5000万吨。
2011年,清泉镇有耕地面积7.6万亩,人均0.3亩。
自然灾害
清泉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等,年均发生1次。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11年,致使14055人、670多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74640亩耕地无收,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万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清泉镇辖区总人口22.86万人,其中经济开发区28859人;城镇常住人口9.97万人,城镇化率43.6%。另有流动人口48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1.81万人,占51.6%;女性11.05万人,占48.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2.86万人,占99.9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74人。
截至2017年末,清泉镇常住人口为196516人。
截至2019年末,清泉镇户籍人口为19725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清泉镇财政总收入4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200万元,增值税1900万元,企业所得税2600万元。
2019年,清泉镇有工业企业141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80个。
农业
2011年,清泉镇农业以种植水稻、油菜、棉花、蔬菜为主,农业总产值12.5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8%,生产粮食6.6万吨,人均290千克,其中水稻4.9万吨,小麦1.6万吨;棉花种植面积2.6万亩,产量6272吨;蔬菜、果瓜种植1.1万亩,产量3.7万吨,其中蔬菜3.4万吨、果用瓜28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鸡为主,生猪饲养量14万头,年末存栏6.3万头;家禽饲养量635万羽,上市家禽273万羽。
工业
2011年,清泉镇工业以建材、医药、陶瓷制品为主,工业总产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38%,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65%。拥有县级规模企业88个,职工7.7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34.8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商贸
2011年末,清泉镇有商业网点4567个,职工4.1万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1.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4亿元,比上年增长8.2%。
金融业
2011末,清泉镇境内各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各项贷款余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8.9%。
邮电业
2011年,清泉镇全年邮政业务收入840万元,其中邮政纯收入336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12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清泉镇有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3587人,专任教师135人;小学21所,在校生5203人,专任教师46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6所,在校生8880人,专任教师39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493万元,比上年增长17%。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12%,比上年增长3%。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清泉镇有文化站1个,农村文化中心58个,学校体育场5个,看台坐椅1800张。80%的社区和30%的村安装了体育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清泉镇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个;病床28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5张,固定资产总值1.7亿元。专业卫生人员402人,其中执业医师126人,执业助理医师65人,注册护士184人,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6.1万人次。全部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清泉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00户,人数10443人,支出1565万元,比上年增长32%,月人均124.8元,比上年增长12%;医疗救助17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047人次,共支出49.8万元,比上年增长35.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68户,人数5344人,支出431万元,比上年增长48%,月人均67元,比上年增长3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6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7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福利院4个,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09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清泉镇有邮政代办点5个。征订报纸、期刊4.4万份(册)。电信服务网点16个。
交通运输
2011年末,清泉镇京九铁路贯穿全境,省道黄标、罗兰、中大等3条公路干线在境内交会,有铁路客运、货运站各1个,公路客运站2座。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清泉镇因境内清泉寺得名。
文物古迹
清泉镇有清泉寺、闻一多纪念馆、文庙等。
清泉寺,始建于唐代,据浠水县志记载:“邑东二里有清泉寺。唐贞元六年(790年),凿地得井,冽而甘,故以名寺。”寺前有浠河水自东向西流淌,明朝重建清泉寺,清末也曾重修。抗战后,清泉寺日渐冷落,一度成为浠水简易师范学校。后毁于文革期间的1967年。
闻一多纪念馆,坐落在清泉寺遗址上,主体工程是一座庭院式仿古建筑群。
文庙
文庙,又称学宫、孔庙、儒学。浠水县文庙,位于清泉镇沿河街,南临浠水南门河,北靠儒学巷,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元末遭兵毁,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旧址上重建,后又经历代修建和扩建。在南北向中轴线上,文庙的建筑原来依次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中轴线两旁还有忠孝祠、名宦祠、节烈祠、乡贤祠、尊经阁、明伦堂等等建筑。有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重檐歇山顶式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3间,进深3间,建在高1米的台基上。
浠水县博物馆,设在文庙内,设有文物陈列室、古字画、古瓷艺术等展厅,藏有古籍线装书、碑帖、金石印章等珍贵历史文物4万余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4 11:4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