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地委,位于广饶县大码头乡央一村与央五村交界处,街北一胡同内,是一座北向南的院落,院落基本呈正方形,东西宽22米,南北长17、6米,总面积484平方米。
简介
原有北屋五间,东屋、西屋和南屋各三间,为砖瓦建筑,四周有院墙。据史料(在革命胜地延安的地图上,清河地委的代表地央上)记载和老同志的回忆。昔日大码头乡地处广饶寿光两县的交界处,在
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抗日根据地之一。从民国28年(1939年)10月到民国30年(1941年)8月清河地委便设于此。1939年12月,徐向前、朱瑞等领导同志提出:一要在寿光的清水泊地区建立根据地;二要向小清河到黄河入海口的荒原地带建立后方,打通冀鲁豫边区的联系。杨国夫、景晓村、刘其人、马保三、李人风、石磊等领导同志在央上徐本经家召开传达了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领导和指挥了广大军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建立了巩固的黄河口根据地,这次会议史称“央上会议”,这里便成了清河地委的办公机关。198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市境内唯一一处保留下来的抗日革命根据地旧址,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广饶县文体局、大码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清河地委旧址的修建工作。2011年派出工作人员外地参观学习、实地测量,制定了初步方案,并完成图纸的设计。在原址的基础上恢复原貌,主房建筑面积96平。经研究决定,建设分两期完成:一期建设五间北屋、院墙,该工程2012年已完成;二期建设大门、二门,院内整平铺砖、停车区,截至2017年3月,二期工程仍在准备当中。
清河战役
“央上会议”与清水泊战斗
六十年前罗荣桓、许世友、杨国夫等我军高级将领指挥了清河地区多次战役,为我省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中
清水泊战役是清河军区抗战史上一次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我军以两个连的兵力,抗击了日寇7000之众,毖敌200余人,显示了清河军区人民战胜日寇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谱写了一曲央上庄村民同八路军鱼水情深的壮丽凯歌。
1939年1月24日,日本侵略军20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进驻广饶县城。盘踞广饶县城的伪十六旅李寰秋部闻风丧胆,弃城而逃,广饶人们再次陷入灾难的深渊。日寇为控制占领区,天天派重兵千余人到博兴、寿光、临淄等地进行扫荡。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当年10月,中共清河地委决定建立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委,并派山东纵队副总指挥王建安再次到三支队驻地央上村,传达山东分局、山东纵队《关于三支队重大战略问题的决议》,同时帮助整编部队,督促向清水泊进军,并决定杨国夫任三支队司令员。1940年1月底,我八路军在渤海抗日战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央上会议”。山东纵队副指挥王建安这是第三次来到三支队驻地央上庄,在召开的清河区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传达了上级决定:清河特委和三支队,必须迅速改变根据地局限于小清河以南的局面,要向黄河两岸广阔平原发展的战略决定。迅速打通与冀鲁边区的联系,以扩大和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为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组织成立了清河军政委员会,以景晓村、徐斌洲、杨国夫为主组成,抗日的烽火在清河平原上迅速燃烧起来。1940年2月,山东纵队第六分区司令员马千里带领小分队首先渡过小清河,在博兴东部的东王文与500余名日寇进行激战,打退日寇九次冲锋,取得了我军开辟小清河以北根据地的首次胜利。1940年4月,杨国夫司令员率部从广饶、博兴边界渡过小清河进至纯化镇、刘官庄一带,统一指挥各路部队的行动。1940年9月,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决定把清河区的主力部队改变为山东纵队第三旅,许世友任旅长,刘其人任政委,杨国夫任副旅长。1941年1月,山纵三旅九团团长赵寄舟率部进军垦区重镇八大组,建立了垦区抗日根据地。1941年9月,我军突破黄河故道,进占了左家庄。第二天打开了义和镇的东南门户马家庄、朱家庄。10月,攻克国民党鲁北行署主任何思源踞守的义和庄重镇。从此,打通了与冀鲁边区的联系,创建了以八大组为中心的清河平原抗日根据地。我军先后组织的几次大的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广北抗日民主政府发出号召,发动群众大挖抗日沟。先后配合百团大战进行了8个多月的反封锁斗争。平毁日伪碉堡35座,破坏周边地区公路120余里,割断电线2400公斤。受到重创的日军像一条疯狂的野狗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反扑,对清河地区的统治更加残酷,推行其“
治安强化运动”和“军事、政治、经济总体战”。实行野蛮的“囚笼”、“蚕食”政策,制造了“小码头惨案”、“刘集惨案”,妄图以血腥的镇压扑灭抗日烈火。
1942年5月28日,日寇集中了济南、潍县、惠民之敌共5000余人,分五路对我清水泊地区进行疯狂的“铁壁合围”大扫荡。我军主力转移出去之后,杨国夫司令员率部队为掩护群众转移,被敌人层层包围在清水泊一片芦苇茬中,因无长起的芦苇掩护,情况万分紧急。这时,转移的群众发现,警卫员果断地骑上杨司令员的枣红马冲出敌阵,紧接着警卫班央上庄战士周良也迅速骑马紧跟其后,把敌人引向了东南方向的马家庄。央上庄村民都认识杨国夫,杨司令员在央上庄老百姓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下,一直同敌人继续周旋战斗。二边大队一中队队长徐万荣(央上村),六区武工队长隋壮和几十名群众护卫着杨国夫,直到天黑。杨国夫司令员在芦苇茬中不能行走,队长徐万荣同牛头镇马冠涛,背着杨国夫从芦苇茬中冲出鬼子包围圈。杨国夫司令员旋即率部突围转移到邢家茅坨村。多年来,杨国夫司令员念念不忘在央上庄村民及徐万荣、马冠涛等几十名群众护卫下,冲出鬼子包围圈战斗的情景。更没有忘记曾经舍身救他的徐万荣、马冠涛等战友。在许多场合,杨国夫司令员都常提起当年清水泊群众和八路军,共同抗击日军这一悲壮场面。
1942年10月15日(古历九月初六),日寇又纠集日伪军7000余人,在日伪混成旅团长蹯井的指挥下,对清水泊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实行“分进合击”、“铁壁合围”,妄图将我军主力消灭在清水泊。
日寇分四路向清水泊合围。
第一路青岛之敌,于14日夜到达寿光城,再分三股北上。于15日拂晓侵入马庄、南北台头一线,从东南面合围清水泊;第二路青岛日寇另一部,纠集了潍县日伪军,于14日夜分驻道口、羊角沟,从东面和东北面合围清水泊;第三路14日拂晓日军纠集三里庄成建基部300余人北面合围清水泊;第四路张店的日寇第六混成旅团1000余人从西面合围清水泊。
当时在清水泊的我军清河部队有:清东独立团4个连、军区直属团一个营,驻常家庄、宋家庄、北河一带;军区直属团两个特务连;广寿二大队一个连。
15日上午,日伪军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清东独立团团部及其主力3个连立即向西南方向转移。上午11时,在李家坞陷入敌人重围,部队凭借芦苇、沟壕与敌人短兵相接,连续打退敌人数次围攻。直到下午2时许,我军重新调整火力分两路突围:一路由清东独立团政委岳拙园亲自指挥一、五两个连,向西南方向突围,部队冲出村不远又陷入重围,岳拙园政委负重伤,这时团组织股长张湘高喊:“党团员跟我来!”,率部队冲向敌群。一连指导员贾墨林高喊:“共产党员同志们,上刺刀冲啊!”二排长郭俊亭、战士马振环、李怀发等立即组成突击队,与五连指导员一起前仆后继,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了肉搏战。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又冲上去;刺刀折断了,使用强托砸。团部炊事员老王同志,扔下炊具,手持大刀冲向敌群,一连砍死4个敌人,自己受伤10多处,最后壮烈牺牲。炮声、枪声、手榴弹爆炸声,战士们的喊杀声响成一片。当时,由于短兵相接,我军战士和敌人滚打死拼,硝烟弥漫天空,鲜血染红了钜淀湖面。
我军指战员率军左右冲锋,打到下午4时许,八路军伤亡很大,我军又陷入了敌人双层包围圈,被围困在清水泊中心地带。我军指战员想以芦苇作掩护,坚持到夜间再突围,但敌人想抢在日落前消灭我军。在一阵密集炮火后,敌人又集中兵力,疯狂地从四面八方闯入清水泊。我军战士人人视死如归,宁肯战死在沙场,决不当俘虏。命令一下,战士们应声冲向前去,端起刺刀再次冲入敌群。直属团四营教导员王光廷带领的一个连,被围困在芦苇丛中。战士们在他的指挥下,端着明晃晃的刺锥高喊着:“是中国人让开路,我们杀的是日本鬼子!”在冲喊声中,吓得汉奸四处躲闪,很快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王光廷在这次突围中壮烈牺牲。广、寿二边大队和政府机关在向清水泊内转移中与敌相遇,副主任燕铭书与敌搏斗中,打死两名敌人后牺牲。
随着夜幕降临,战场上的枪声、喊杀声渐渐地沉寂下来。这时,敌人又抢在日落前组织了又一次反复搜索。日寇不管战士是死还是活,都用刺刀穿过。时至深夜,少数战士才摸出重围。清东独立团团长董酉炳、副团长陈乙斋带的一个连,趁着夜晚朝东北方向从敌人间隙中突围了出去。
这次反“扫荡”虽然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清东独立团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政委岳拙园和政治部主任王林身受重伤。之后,王林带伤于夜间顽强摸出清水泊,避于寇家坞一农民家中。政委岳拙园伤势过重不能行动,利用草丛隐蔽了两天以后,警卫员才把他找到,转移到小清河北军区医院抢救治疗。
清水泊战斗是清河军区抗战史上一次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八路军伤亡惨重,但以两个连的兵力,抗击了日寇7000之众,显示了中国人民战胜日寇的信心与决心。清水泊战斗共毙敌200余人,敌酋蹯井受重伤。另外,日寇对逃难的当地群众进行疯狂扫射,仅死于湖中的就有200余人,连同其他遇难者,总数多达400余人。鲜血染红了湖水,其惨状目不忍睹。
经过清水泊血战后,日军大部分撤走,只留下伪军暂编一师二旅四团陈云渠部伙同李青山、临淄王砚田部伪军4000余人,在清水泊地区增设了20多个据点,沿小清河设立严密封锁线,沿侯镇至羊角沟挖了封锁壕,妄图彻底摧毁清水泊抗日根据地。但清河军区的战士和人民毫不惧怕,顽强抵抗。他们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了战友的尸体,以顽强的斗志同敌人继续斗争,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60年过去了,
清水泊战役虽然早已经烟销云散,但人们始终没有忘记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战斗。时任清东独立团政治部主任王林和司令员杨国夫,多次撰文回忆这段难以忘怀的历史,并编辑出版了《战斗在渤海平原上》、《战斗在清河平原》等著作对这段历史进行记述。老一辈革命志士顽强的斗志,将激励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继续前行。
清水泊突围
从一九四一年开始的连续三年里,山东鲁北清河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老百姓在日寇“扫荡”政策的铁蹄下痛苦地挣扎。当时整个鲁北地区大村有炮楼,乡镇设据点,敌人三天一“清剿”,五天一“扫荡”,不是这村一片火海,就是那村血流成河,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也被敌人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八路军形容那种局面是“一枪打透了的根据地”。我们八路军抗日武装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数量上和敌人相比都处于劣势,但是,抗日战士们亲眼看到日伪军残酷实行“三光”政策的暴行,大大激发了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复仇抗日的决心,他们坚持麻雀战、游击战,粉碎了敌人的一次次围剿和扫荡,打击了敌人,壮大了自己。我这里讲述的是我亲身经历的一次反扫荡突围战。
一九四一年六月,我在八路军山东纵队清河区三支队司令部通信排当排长,当时,我们清河区三支队的机关住在广饶县城以东的央上村。央上村是个有五六百户人家的大村子,和我们住在一起的还有清河地委的一部分同志以及支队特务营的三个连。
中旬的一天,司令部派出去的侦察员和各个情报站接连报告:央上村周围的几个据点都增加了鬼子和伪军,并且都在封锁消息,不准任何人外出。这种情况表明:敌人可能要进行一次“扫荡”。
果然,第二天天还没亮,敌人开始行动了。距我们东北方向三十公里的羊角沟的鬼子在伪军的引导下围过来了,距我们正西方向大约三十公里的广饶的鬼子和伪军也围过来了,东南的候镇和正南寿光县城的两股敌人同时向我们出动了。几路敌人气势汹汹朝着我们三支队的驻地包抄过来,就像拉开了一张凶恶的大网,企图把我们三支队机关几百人和一千多老百姓全部抓住、吃掉。
上午八、九点钟,一千多敌人开始缩小包围圈,愈来愈逼近清水泊。清水泊是央上村以南二十里外的一个大芦苇荡,它处于广饶和寿光县之间。清水泊方圆约十多里,湖叉纵横,芦苇丛生,被敌人包围的部队和地委机关以及逃难的老百姓都退到这里,湖湾里到处挤满了男女老幼。逃散了的老百姓在寻找自己的亲人,小孩子哭喊着要妈妈,村干部和民兵到处忙着安置群众、稳定人心。
局势十分严重,敌人一千多,我们只有一个特务营和一个警卫排、一个通信排,加上民兵也不过五、六百人。三支队司令员杨国夫(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政委刘启人(后任汉口高级步校政委)立即召集参谋处长马千里(我们45年挺进东北,该同志调山东军区)和几位科长开会,分析敌情,研究对策。首长们下决心,一定要粉碎敌人的扫荡阴谋,保存部队力量,带领群众突出重围。
十一点左右,马千里同志和特务营长胡金彪(据说42年被俘)带领特务营两个连和两个民兵中队向东南方向突围。如果突破包围圈,地委机关和老百姓就随后朝外冲,司令部带一个连留在最后掩护突围。
当前面的部队接近敌人的包围圈时被敌人发觉了,三百多鬼子和伪军张京月所辖十五旅的一个团迅速向我突围部队集结过来,以猛烈的火力交织成一道严密的封锁网,阻止我军突围。我们特务营和民兵打得十分顽强,冲在最前头的特务营一连和寿光县的一个中队用手榴弹和刺刀左右冲杀,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冲上去。连续冲了几次,虽然突出去了一部分人,但由于敌强我弱,我们的战士和民兵伤亡太大,被撕破了的网很快又被敌人重新补了起来。紧接着又组织第二次突围,还是被阻击回来。
第二次突围失败后,部队稍事休整,首长们又组织指挥第三次突围。决定先由司令部作战科长王汉锡(据说后任山东省惠民军分区司令员)带领特务营剩下的一个连和通信排先冲出去,并把杨司令员骑的大红马和刘政委的马都混在骑兵班里一起冲,让敌人误以为是支队首长突围了,引开敌人,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这时,已是下午两、三点钟了,天气闷热,大家都没吃饭,又饿又累。我在排里传达了首长的指示,同志们个个充满胜利信心,表示坚决打出去,掩护首长和群众冲出重围。当时决定由我带着警卫排(警卫排长负伤了)及通信排的几个同志留在首长身边,和他们一起行动。
王科长带着部队开始朝南突围,这次他们没有遇到敌人很强的阻击,因为首长们已预料到这里的敌人在我们前两次突围时把兵力的一部分已调到东南方向去了,力量大大减弱。我军迅速接近包围圈,突然雨点般地扔出一阵手榴弹,部队打开了缺口,在手榴弹硝烟的掩护下大批群众潮水般地朝外涌。我们的战士和民兵有的搀着老大爷老大娘,有的抱着小孩子,有的替老百姓扛着包袱,大家都急促地奔走着、小跑着,子弹蝗虫般地从身边飞过,可谁也没有停下来,谁也没有理睬它,人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快!冲出去!冲出去就是胜利!在突围中,我指挥警卫排的战士们紧紧掩护部队首长一起朝外冲,子弹在我们周围“卜卜”地掀起阵阵尘土,“嗖嗖”地擦着耳边飞过,可谁也顾不上这些,我们猛烈地朝敌人射击,我手里的盒子枪都打得发烫。压住敌人的同时我们选择有利地形迅速突围,那时到处都有顺着大路挖的一人深的壕沟,纵横相连,便于隐蔽,老百姓叫它“抗日沟”,这一下“抗日沟”可帮了我们的大忙,部队掩护着老百姓顺着沟一个劲地朝南跑,渐渐地,身后的枪声越来越远,直到黄昏,我们来到二十多里以外的田留庄附近一个叫崔家庄的小村子,突围部队也陆续集结到这里。经过清点,整个机关只剩下一百多人,我们通信排原有四十多人,也只剩下二十人了。跟我一起参加八路军的两个叔伯弟弟,还有同村的张友发同志都在这次突围中牺牲了。部队虽然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却掩护地委机关和大部分老百姓顺利地冲了出来,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了。
清水泊突围粉碎了日寇的一次“扫荡”,我们八路军清河三支队又重新活跃在鲁北抗日战场上,迎接新的更艰苦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