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口枢纽,位于中国运河之都——江苏省
淮安市境内,是一个
水利工程遗产区。在其4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53处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
基本情况
清口枢纽,位于中国运河之都——江苏省
淮安市境内,是一个
水利工程遗产区。在其4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53处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
清口枢纽,历史上是
黄河、
淮河、
中国大运河三条河流的交汇之处,也是中国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枢纽工程之一。明清两代中央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对其进行不断的维护治理,在极其复杂的水系格局下兴筑不断,保证了大运河工程的运输功能和漕运的持续畅通。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为
世界文化遗产。清口枢纽,作为一处重要的遗产区,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追溯
潘季驯治河
明以前,清口一带已有一些水利工程,如高家堰、南运口等,但没有形成体系。清口水利枢纽的基本格局由明代著名治水专家
潘季驯奠定。
明万历年间,清口水利枢纽格局基本形成。当时京杭运河与黄河、淮河在清口一带交汇,运河张秋至徐州段,常受黄河北泛的影响;徐州至淮安原泗水河道,则需“借黄行运”。与此同时,
明祖陵保护等问题掺杂其间,这使得明代的治黄、治运和治淮工作更为复杂和困难。此种情形下,潘季驯于万历六年(1578年)第三次出任河道总督,对黄、淮、运进行了总体规划。
潘季驯的规划思想是“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于淮,则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通入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强调将黄、淮、运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既要看到三者间的区别和矛盾,更要重视三者间的联系。这标志着16世纪中国在跨流域规划方面,已具有较高的水平。潘季驯规划思想的核心是“
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根本目标则是确保漕运的畅通,即“保漕”。潘季驯“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蓄清、刷黄、济运”。
潘季驯认为,实现“束水攻沙”的关键是筑堤。为此,他设计了一套由遥堤、缕堤、月堤和格堤组成,于遥堤上修建减水坝的堤防体系,并于1579年在黄河两岸完成
徐州至
淮安长达600里的遥堤。自此,
黄河被固定于徐州至淮安一线。
在黄河和淮河交汇的清口一带,潘季驯则创行“蓄清刷黄”的方略。为此,他加高加固高家堰,使之增至60余里,此举堵住了淮河向东的出路;创筑王简、张福堤,此举切断了淮水北泄的通路。自此,淮水专出清口,“蓄清刷黄”。与此同时,潘季驯创筑归仁堤40余里,堵住黄河、睢河入洪泽湖的通路,以保护明祖陵和泗州城,又对里运河入淮口门进行了整治。
靳辅治河
康熙十六年(1677年),“淮溃于东,黄决于北,运涸于中”,清口水患已十分严重,靳辅受命于河道敝坏已极之际。在幕僚
陈潢的协助下,
靳辅承袭潘季驯之遗意,提出“治河之道,必当审其全局”的综合规划思想,坚持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治理措施。
根据上述规划思想,靳辅将
高家堰延长至100余里,并于高家堰上修建减水坝6座。六坝平时不泄水,待汛期
洪泽湖水涨,清口宣泄不及时,才次第开启分洪,以防高家堰崩塌,危及里运河及下河地区,并在洪泽湖出口处开挖五道引河,以引淮外出,增强对黄河泥沙的冲刷。于归仁堤上建减水闸,使黄河南岸减下之水和睢水注入洪泽湖,以减黄助清刷黄。同时,对南运口也进行了整治。
康乾亲巡
清康熙、乾隆两帝都曾六次南巡,每次都亲临清口,他们对清口水利枢纽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乾二帝亲临治河第一线,调查研究,现场指挥。这是此前历代帝王都不曾有过的举动。
康熙亲政不久,即将“三藩”、“河务”和“漕运”作为必须解决的三件大事书而悬于宫中柱上。三藩平定后,“河务”和“漕运”便成为其重点关注的大事。为尽快熟悉治河事宜,康熙常常“将河图置于座右”,仔细研究,即便“小处地名”也不放过。
乾隆对其祖父康熙非常景仰。乾隆一生也曾六次南巡,且每次也都亲临清口一带。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南巡,是其第六次,也是其最后一次南巡。乾隆在“六度之典幸成”后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一曰南巡。”其中,“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代表遗产
惠济祠
历史上惠济祠几经易名,
康熙南巡时,封惠济祠祭祀的泰山碧霞元君为天妃,将这座建于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的惠济祠改名为天妃庙。据推测,因此老百姓将泰山碧霞元君称为泰山娘娘、泰山奶奶,天妃庙被老百姓俗称为奶奶庙。
如今,遗址上仍残存着砖石和瓦砾,以及孑然孤立在惠济祠遗址上的《御制重修惠济祠碑》。惠济祠碑外有碑亭保护着,碑的顶部和底座都有龙纹浮雕,碑上乾隆皇帝曾经的题字已经变得模糊。
天妃坝
2012年考古发现天妃坝石工堤,其为明清时代清口治水的最重要实物见证。天妃坝的发现对于研究明清时期古运河变迁、运口位置、黄淮交汇形势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前,主坝体才露出两层半,约有两米多高,坝体总长度40多米。据称,地底下还埋有十五层半,总共十八层。据史料记载,天妃坝石工是康熙年间为抵挡越来越大的黄淮合流而重新建筑的石工。惠济祠改名为天妃庙后,重建后的石工坝被称为天妃坝。
天妃坝坝体顶层为条石,下有多层砖工,再向下为两层条石,每块条石高约四十公分。天妃坝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上端宽度为1.5米,底部宽度为4米,挖掘出的坝体为垂直面。
顺黄坝
顺黄坝位于今码头镇御坝村境内,紧贴黄河故道,历史上是黄河南侧缕堤的关键工程。据史料记载,由于黄河经常泛滥,此处经常决口。为抵挡黄河的洪水,顺黄坝经不断堆筑,逐年延长和加高。顺黄坝土堤底部宽约72米,另有8到10米的碎石护坡。
顺黄坝遗址发掘所揭示出的遗迹,体量大,保存完整,对于研究清代土堤坝的堆筑过程、各类水工技术的面貌、黄河侵蚀范围和淤积深度以及与古淮河、运河、洪泽湖等水系的关系等都有重要史料价值。
码头三闸
码头三闸(惠济闸、通济闸、福兴闸),俗名头闸、二闸、三闸,是明清时期古运河上著名的古闸,也是清口枢纽一带的漕运锁钥。三闸包括正、越闸,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均为单孔,宽七米有余,闸高十米以上。历尽五百多年的码头三闸,曾为国家岁转漕运和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它是个要冲险地,又是个天险奇观。
高家堰
高家堰,即
洪泽湖大堤,全长67公里,全部用石料人工砌成。石堤全长百余里,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明万历年间,总理河漕
潘季驯将大堤延筑至蒋坝。大堤至清乾隆年间方全部建成。洪泽湖大堤的筑堤成库规划和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被誉为“水上长城”。
价值评价
在
中国大运河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以清口枢纽为代表的遗产片区,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在《中国大运河》申报文本中对清口枢纽是这样评述的:“针对黄河夺淮,改变了淮河水系的状况,清口枢纽集成了与水动力学、水静力学、土力学、水文学、机械学等相关的经验型成果,建筑了水流制导、调节、分水、平水、水文观测、防洪排涝等大型工程,成为枢纽工程组群,完整体现了明代著名水利工程专家
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蓄清刷黄、济运保漕的工程意图,是人类伟大创造精神的成果。
淮安清口枢纽体现人类农业文明时期东方水利水运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其整体性尤为突出,河道闸坝、堤防、疏浚、维护、水文观测等工程共同组成运河大型
水利枢纽,堪称人类水运水利技术整体的杰出范例。”
保护意义
清口枢纽是中国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枢纽工程之一,被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延皓誉为“中国水工历史博物馆”。
清口枢纽的运河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密集。这里有
洪泽湖大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
漂母墓等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淮阴故城、
甘罗城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80处,以及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遗迹、遗存50多处。二是多样。该地区的运河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形态多样,几乎涵盖了大运河本体遗产的全部类型,有河道、堤坝,也有祭祀河神、风神的祠庙等。三是复杂。清口的运河文化遗产积淀丰厚,各种遗迹纵横交错,名目繁多。四是系统。这些遗迹环环相扣,内在联系极其紧密。
清口枢纽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正在成为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