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友通讯
期刊
《清华校友通讯》创刊于1934年,1980年复刊,至2008年底已出版复58期。《清华校友通讯》每年出版两期,一期《校友文稿资料选编》,在海内外校友中发行,出版资金由校友赞助,发行量达30000册。主要撰稿人有梅贻琦、蔡竞平、赵锡麟、赵文珉、顾毓琇、吴半农、张静愚、潘戴生、冯友兰、张廷玉、邱淑航、刘强等。
历史沿革
1934年1月1日《清华校友通讯》创刊,头版头条是梅贻琦校长的文章《敬致诸同学》,梅校长在文章中说“此期《清华校友通讯》是二十余年来清华出校同学可用以专作大家互通声气的期刊的第一种。”可以说,这是清华正规校友刊物的历史起点。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
1939年1月1日在重庆清华中学复刊。1940年9月,清华校友通讯社迁入昆明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办事处继续出版发行。
抗战胜利清华复员北平后只出过两期。
清华园解放后,于1949年4月24日和1950年4月29日出版过两期,此后校友工作终止,《清华校友通讯》随之停刊。
1980年2月1日学校成立校友联络处,决定定期出版《清华校友通讯》,并决定《清华校友通讯》复刊号于当年4月校庆69周年时出版。
1980年4月,停刊30年的《清华校友通讯》复刊,刘达校长题写刊名。
1991年8月,为汇集校友撰写的史料文稿,《校友文稿资料选编》创刊,施嘉炀先生题写刊名,逐渐形成《清华校友通讯》每年上下两期,《校友文稿资料选编》每年一期的出版格局。
复刊后的《清华校友通讯》,初期为内部刊物,向海内外校友发行。从1987年10月(复16期)开始,成为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开出版物。
1995年,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清华校友通讯》从1995年11月(复32期)起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也是全国高校唯一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具有正式刊号的校友杂志。
2008年,为支持经管学院的学科建设,《清华校友通讯》刊号转让给经管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清华管理评论》,从复59期起《清华校友通讯》又变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开出版物。
方针与栏目
通讯的办刊方针是传播清华大学信息,报道校友业绩,联系校友感情,弘扬清华精神。主要栏目有:今日清华,值年园地,我与清华,清芬挺秀,怀念师友,荷花池,校友联络等。用清华人讲自己的故事的方式,传播校友爱祖国、爱母校、爱师友的清华真情是刊物的风格。
文化传统
附:《敬致诸同学》
此期《校友通讯》是二十余年来清华出校同学可用以专作大家互通声气的期刊的第一种。它的使命当然是很重要的,它的前途一定是很长久远大的,但是它的发端不妨先从简单质朴的方面做起,所以诸位看它的篇幅应算很小,它的材料亦不很丰富,因为自从同学总会成立以后,我们认为此种刊物更是刻不容缓,计划草草拟就,便趁这新年佳节让它产生出来,总期望着以后可以逐月逐年的进步,随着本会的前途一同发展。那么它的长进便亦可以作为本会发展程度的表徵,因为它的效用大小不是编辑负责的二三人可以操定,全要靠各地同学热心帮助。所以它既是一副提神药,它亦是一个寒暑表,我们想诸位一定欢迎看见它继续的改良进步。
以上几句话权当这一期的发刊词,但是吾还有一点意思,愿意趁这机会与诸位谈谈。吾所要说的可以归纳到一个题目:吾们为什么要联络??????
第一,为友谊的关系。少年的往事是最堪回味的,学校师友的感情是最真挚的??????一旦离开学校,好友星散,回首往事,能不黯然。古人说的“悲莫悲戚生别离”用在同校师友的分手真是一点不错。数百好友重聚一堂实无此可能,人生无此幸福。
但是我们有个补救的办法,我们不能接着好友的言谈,我们却可听到好友的消息,我们彼此不能面接我们彼此却可笔谈,我想这该是同学会与校友通讯的一大使命。
第二,为服务的便利。清华同学在社会上做事的将近三千人了??????清华同学在社会服务的人数既多,成绩亦还不错,如能时通声气,互相鼓励,互相劝勉,不独个人的事业得到益处,国家社会也可间接受惠的。至于做事之需要,合作需要群策群力才能众擎易举那是更加显而易见的了。
第三,为母校做贡献。清华与别写学校有两个不同之点:一则清华系美国退还庚款所设立,庚子之役是国家的奇耻大辱,庚款是民众之膏之脂。所以清华的同学是立在特别的地位,是负有雪国耻和国运的使命的。在则清华的同学环境比别人好,以前的留洋现在的设备都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饮水思源,吾们的贡献也得特大??????此外母校在精神方面物质方面自然也希望出校同学的帮助,而出校同学也一定是乐于帮助的。
三千同学一一面谈固不可能,笔谈亦不容易,现在借这校友通讯创刊的机会,倾吐衷曲,心中真是愉快已极,可惜篇幅有限,只能略道一二,真是“纸短情长”,“欲言不尽”哩。
最新修订时间:2021-10-13 20:0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