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STS)是在1993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建立而同时正式命名的。但她的创建应该追溯到1978年初成立的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她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她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创新和发展三个阶段。
历史沿革
创建阶段
——成立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
1978年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春风感召下,被压抑多年的一群青年教师意气奋发,在高达声同志的率领下,集结了十名教师,创建了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为了培养新中国的科学登山队——研究生,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投入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其成员如下:
第一任副主任、主任高达声,正式建立了党支部。1978年3月教研组刚刚组建,高达声、魏宏森就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为全国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教学急需的教材——《
自然辩证法讲义》的编写工作,高达声积极参与组织领导了科学方法论篇的编写,他亲自写了第一章观察与实验,魏宏森写了第七章控制论方法与系统方法。该教材1959年出版公开发行几十万册,为我国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和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1978年9月我校第一批400多名硕士研究生进校,高达声、姚慧华、魏宏森三人合作分段为他们教授了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课程,受到78级研究生的热烈欢迎。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他们一行十人,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和已熟悉的教学课程,自寻苦吃,从头学起,重新开始探索新学科、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规律。他们虽然都是本校各系各专业毕业后留校的教师、双肩挑干部,有些人还是优秀毕业生奖状或金质奖章获得者,在原来各系曾经担任了业务课的教学,1959年以后,他们服从党的需要,真心实意,来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阵地。本着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科学家与哲学家结成联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科学技术工作的美好愿望而来,并且在这块阵地上已踏踏实实耕耘多年,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然而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面对陌生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在新形势、新课程、新任务的紧迫推动下,痛感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严重老化和不足。于是他们随我校硕士生的课程,边教学,边听课,如饥似渴地系统学习了新的科学知识。如现代物理和现代生物学的某些内容、量子力学、耗散结构,线性代数、数理逻辑、计算机、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协同学以及西方科学哲学等课程。寇世琪、刘元亮奉派专程去广州参加自然辩证法研讨班。他们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甘当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刻苦耐劳的精神,力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最新科学知识相结合引入课堂,不断充实丰富课程内容,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教学,他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对每讲都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并不断地深入到学生中去听取意见,使得自然辩证法教学不断创新,深受广大研究生的欢迎、教学效果良好,经久不衰。
在这期间教研室集体编著了《科学技术史讲义》、《伟大的足迹——世界科学家传记》。还有的写出了专著《
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并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其中一些著作和论文曾获得多项北京市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85年自然辩证法教研室获教育部批准硕士授予权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曹南燕,肖广岭作为第一批正规自然辩证法硕士研究生毕业来校参加教学科研工作,使老化的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
创新阶段
——创立全国第一个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机构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到达新阶段。在国务院发起召开新技术革命对策研讨会的启示下,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服务,培养适合国家新时期发展需要的人才,从1984年开始系统收集了美国和西欧STS研究机构及其发展现状,1984年魏宏森、丁厚德、范德清三人正式打报告,向学校建议,创立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和培训中心,或科技与社会系统工程研究室,1985年5月16日经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正式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室,主任魏宏森,党支部负责人范德清。这是我国第一个以STS命名与国际接轨的研究与教学机构,成为清华大学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科学新型组织。1986年开始招收科技与社会方向的研究生。
1993年学校决定整合全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机构,正式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与科技与社会研究室便改为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任命魏宏森为首任所长。曾晓萱为副所长。
从1985年开始,该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迫切需要,除担负全校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和大学本科生的选修课以外,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的STS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开设了多门有关《科技与社会》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课程,并在1986年招收了首届STS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还参加了校级跨学科软科学研究所(技术经济与能源系统分析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科委与欧共体合作课题和中、韩、美国际合作项目。
1985年先后举办了两届系统科学与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培训班,共招收100多名学员,学习期限为1—3个月。这些学员来自全国50个省市政府机关。大多是具有实际经验的中层领导和技术骨干,回到本单位运用学到的知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编写了《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专著。接着完成了北京、哈尔滨、鞍山、海南、白山等省市的科技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
系统动力学SD模型,为地区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深受地方政府部门的好评。其中多项成果获省市优秀奖。1989年还参加了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洪主持的《九十年代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为丰富STS的理论提供素材,而且把STS某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收到实际成效。
与此同时,着重从理论上研究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以及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进而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科技政策、产、学、研、中外科技政策比较研究,高技术政策比较研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园区发展等,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探索,积极与外单位合作参加多项实践活动,取得优秀成果。为了进一步打开与国外直接联系的渠道,曾晓萱与曹南燕先后赴麻省理工学院STS中心进修。
截止1995年该所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市、县级科研课题50多项。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项;国际合作项目八项。国家科委、计委、教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课题24项;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完成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十项。许多成果直接被政府部门采纳,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政府部门的奖励。其中一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委二等奖,这是我院的一项历史性突破。在国内外主要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国外发表的13篇)出版教材与著作如:《
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科学家传记》、《技术史》《现代科技史》、《系统科学哲学》等几十本书,译著三本。
1987年高达声、寇世琪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第二本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的编写与修订。此教材曾获过国家教委优秀教材成果奖。与此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吸取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的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不断地充实到教学中去,提高了教学质量,改进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对博士生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敢于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提出研究生教学的“两级火箭”理论,对硕士生、博士生教学实行两套方案,两类师资队伍,两种考核制度?????组织了科学家与哲学社会科学家联盟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了严格的科技哲学论文考核制度,使教学不流于形式,收到实际效果,真正使博士生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他们的业务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去。他们能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高质量的自然辩证法论文,其中部分优秀论文汇编在《清华博士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哲学探索》文集中。
在此阶段共培养本专业研究生60多名,在校期间不仅学习理论而且参与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分配后他们各自在本单位取得了重大成就、发挥重要作用,有的成为领导骨干或学术带头人。
由于该所长期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行《自然辩证法》和《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截止1997年对近二万多名硕士和 6000多名博士进行了课程教学,效果较好,受到研究生们普遍欢迎。获得1993年北京市优秀教学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贰等奖。
发展阶段
1995年9月以后,第一批参加建所的八名老教授,年事已高,面临退休。为了使我校科技与社会的教学与研究继续发展壮大,后继有人,全所民主选举了曾国屏为所长,曹南燕为副所长,经学校批准后,主持全所教学与科研工作,支部书记肖广岭。1997年以后八名老教授都陆续退休,为了减缓当时所里青黄不接的困难,老教师延聘分担了部分教学任务。1999年全部退出教学第一线。新任的所长曾国屏和曹南燕不负众望,积极开展了教学和科研的领导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了优秀人才,他们是吴彤、刘兵、李正风等教授,建立了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团结合作,颇具实力的队伍。并于 2000年获科技哲学博士授予权,招收了本专业的博士生,2003年建立
博士后流动站。
领导机构
副所长(Deputy Director):
李正风教授,
杨舰教授,
雷毅副教授
在所领导班子带领下,全所齐心合力,事业蒸蒸日上,无论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上都取得显著成绩。其发表的著作、论文无论在数量、质量上都有所突破,已成为我国该领域中富有实力的研究机构之一,该所已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有望争取更大突破。
历任领导
1978—1984,成立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室)第一任副主任、主任
高达声,正式建立了党支部。
1985年5月16日, 经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正式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室主任魏宏森。党支部负责人范德清。
1993年,正式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与科技与社会研究室便改为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任命魏宏森为首任所长,曾晓萱为副所长。
1995年,曾国屏任副所长,曹南燕任副所长。肖广岭为党支部书记。
2000年,曾国屏任所长,曹南燕任副所长。
2003年,曾国屏任所长,吴彤副所长,李正风副所长。
2007年11月,曾国屏任所长 , 吴彤副所长,李正风副所长;杨舰为党支部书记。
2010年3月,
吴彤任所长,李正风副所长,杨舰副所长;王巍为党支部书记。
机构概述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领域,清华大学的学长中涌现出于光远、查汝强、李昌、龚育之、何祚庥、邱仁宗、孙小礼等著名学者。1985年清华大学组建了中国高校中的第一个STS实体机构,1993年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STS研究所,2000年成立了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中心。STS研究所是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国家创新研究基地(2004)、中国科协—
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2005)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9人,教师大部分有留学经历,其中有多位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1人,有一批校内外、海内外兼职教授和兼职研究员,多年来接待了一大批国内外访问学者、访问教授。
STS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实体机构,文理交叉特色鲜明,以科技哲学学科建设为中心,正逐步建设成清华大学文科的标志性学科之一。有科学技术史硕士学位点(2003)、科技哲学硕士学位点(1986)和科技哲学博士学位点(2000),在学院率先开展博士后工作,并组织哲学一级学科力量建立了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哲学博士后流动站,2003)。 2008年清华大学STS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类)。在学硕士生、博士生73人。已出站博士后50余人,已培养国内外硕士、博士200余人。毕业生及出站博士后大多数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高科技企业等从事教学、研究或管理工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科技的哲学研究、科技的史学研究、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科技与国际(地区)关系研究等,并在“科技传播与普及”、科技创新与政策研究”、“科技哲学与文化研究”三个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果丰硕。承担和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横向课题以及海外合作课题,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出版专编著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多篇SCI、SSCI论文),主持编撰《清华科技与社会》、《清华大学科技哲学文丛》等丛书及译丛8套。成果获得国家、部委、地区及校级奖项百余项。是核心期刊《科学学研究》的主办单位之一。长期坚持开设了科技哲学和技术哲学沙龙,科技与社会学和政策学沙龙,科技史和科技文化沙龙,学术氛围浓厚。
机构设置
三个部
四个中心
四个挂靠学会
研究方向
传播与普及
基于我国和北京市的科普实践,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和科技普及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普的结合机制和模式,理论研究取得突出成绩。全面参与《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研制和起草工作,承担完成多项中国科协、北京市相关研究课题,在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研究、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实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创新与政策
理论研究方面有丰富积累,在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和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方面形成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参与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起草工作和科技进步法修订工作,长期参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兴市县等领域的研究,多次参与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中关村科技园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咨询工作。
哲学与文化
科技哲学研究积累丰富且紧密结合实践,关于科学实践哲学的相关研究形成了特色和有时,从技术哲学进一步延生到产业哲学、企业文化研究。科技思想和社会史研究有系统性成果,持续进行了中日、中俄科技发展的比较研究,科技伦理和科技文化取得显著成果。为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提供了更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