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科学馆位于大礼堂西南,与同方部遥相对应,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建于1917年4月至1919年9月,包工者公顺记,设计者墨菲建筑师。科学馆为三层建筑,总面积约3550平方米,红墙灰顶,黄铜大门,门额上镌有“科学”和“SCIENCE BVILDING”(英文古体拼写)。建筑结构先进,材料质地坚固。建馆之初,这里是学校理科教学和实验的场所,馆内开辟有设备齐全的大小教室、声光热力电全套的物理实验设备,以及测量、生物、化学实验设备。楼下设有巨型风机,可使全楼空气流畅。
科学馆主体为三层建筑,总面积约355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先进,材料质地坚固。立面分为三段,并点缀石柱,暗红砖墙,灰色坡顶,黄铜大门,青瓦钢窗,门额上镌有铁铸的汉文“科学”和英文“SCIENCE BVILDING”(英文古体拼写),端庄古朴,精雕的梁柱、恢宏的穹拱等欧式古典建筑的元素尽含其中。科学馆和大礼堂、图书馆等组成了清华早期校园的主要建筑群,为校园中心区建设奠定了欧式的建筑风格,同时为学校发展成为大学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馆之初,这里是学校理科教学和实验的场所,馆内设备相当先进,开辟有设备齐全的大小教室、声光热力电全套的物理实验设备,以及测量、生物、化学实验设备。楼下设有巨型风机,可使全楼空气流畅。到1931年时,馆内全部实验室约有仪器3000种、价值6万余元,是国内先进的物理、化学教学和实验基地之一。
当时,首任理学院院长、人称“科学馆主”的著名物理学家
叶企孙先生,聘请了
熊庆来、
吴有训、
萨本栋、
张子高、萨本铁、
黄子卿、
李继侗、
周培源、
赵忠尧、
霍秉权、
任之恭、
施汝为等一批名家大师来此设帐讲学,使清华物理系成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后来拥有众多英才的清华算学系(数学系)也较长时间地设在科学馆,数学名家熊迪之、杨武之、赵访熊、郑桐荪、孙光远曾在此执教。
那时候,位于清华大礼堂旁边的科学馆是全国有志于科学报国的优秀青年心目中的圣殿。这儿保存下清华理科最古老的记忆,也成为了后来清华理科辉煌的发源地。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物理学家和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如:王淦昌、王竹溪、彭桓武、钱三强、何泽慧、林家翘等。在1999年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9位是清华物理系的本科毕业生。
此外,还有理学院其他系学生,许宝禄、段学复、陈省身、华罗庚、袁翰青、汪德熙、翁文波、杨遵仪等,群星闪耀。短短几年间,出现了辉煌的神话般的奇迹,一大批中国现代科学家由科学馆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单是成为国内外科学界精英和科学院院士的就不下六七十人。从这些闪光的名字中可以看到,科学馆不愧是中国现代科学的摇篮。
日寇占领北平时,清华园成为他们的伤兵医院,科学馆建筑和馆内宝贵的仪器遭到严重毁坏和散失。十年动乱期间,科学馆曾被当作武斗据点,遭到严重破坏,它的整个顶盖被燃烧弹彻底烧毁了,后经修复,基本保持原貌。
1990年2月,科学馆被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之一。2005年9月,经国家和文物保护部门批准,清华大学对科学馆进行了加固和修缮,工程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原结构的风貌。
如今,完好如初的科学馆已作为杨振宁和林家翘两教授回国工作后创建的两个研究中心(即高等研究中心)及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的科研办公基地,仍然屹立在校园中心大草坪西侧。
清华大学科学馆始建于1917年,1990年时被市政府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9月进行的“科学馆加固和修缮”工程保持了原有建筑物清水砖墙、瓦屋面、造型檐口、石材勒脚等近代建筑特色的外貌。作为历史的见证,写有“BVILDING”一词的门额也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一部分见过科学馆门额的人建议清华大学应“与时俱进”,将门额上的英文改为字典中的写法“BUILDING”。对此,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家称,在19世纪前的几个世纪时间里,英文中的U和V一直是可以互换使用的。除清华大学科学馆外,国外一些大学校园中也可以看到“BVILDING”的字样。所以,对于清华大学科学馆的建造者来说,这样的拼写并没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