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文系是清华大学下设的院系。
本科学科
本科教育方面先后开设了以下专业:1.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兼收外国留学生),实行“以文为主,文理结合”式教育;2.中外文化综合班,以培养从事
中外文化交流和比较文化研究人才为目标,实施中英双语教学和中外文化综合培养;3.编辑学第二学士学位班,培养文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曾获北京市教改一等奖。从2005年起改为人文实验班,由人文学院统一招生,从第四学期开始选择专业,部分同学进入中文系学习。
硕士学科
中文系现有硕士授予权的学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含计算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语言学方向实行文理结合,已有十余届学生获硕士学位,系内设有计算语言学研究室。
师资力量
中文系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 7人,讲师1人,工程师 1人。每学期开设各类课程70余门。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项,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海外研究基金1项。本系教师获国家或教育部奖多项。近 5年来计算语言学教师在国外发表或录用的SCI英文论文16篇,EI 论文30多篇。
中文系现任系主任刘石教授,副系主任张美兰教授、刘颖副教授。
发展历史
早期
1925年,清华学校开办大学,采用普通科加专门科的学制。普通科设有国文系列课程,朱自清等教授任教。清华学校同时增设研究院国学门(通称“国学研究院”),“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研究人才,学科范围包括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以及西方汉学。国学研究院的教职员有:主任吴宓,教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讲师李济,助教梁廷灿、章明煌、陆维钊、赵万里、浦江清等。1927年,梁启超因病及其他原因离开清华,王国维在颐和圆鱼藻轩自溺于昆明湖,国学研究院失去两大“台柱”。1929年,国学研究院正式宣布结束。国学研究院虽开办仅四年,但在培养国学人才方面卓有成绩,有4届毕业生,共74人,培养出了王力、刘盼燧、刘节、高亨、谢国祯、吴其昌、姚名达、朱芳圃、徐中舒、姜亮夫等一批人才,其“以西方学理研究中国固有文化,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沟通”的学术范式影响深远。国学研究院撤消后,教师转入中国文学系和历史系等系。
1926年,清华学校大学部分系,设国文系。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
国立清华大学后,国文系改称中国文学系。系主任最早为吴宓兼任,1928年以后是杨振声兼任(杨任文学院院长)。1930年杨振声离校,朱自清接任中国文学系系主任,1931年度朱自清出国休假期间由刘文典代理。此后数年,系务均由朱自清主持。长期任教的教师有教授朱自清、杨树达、闻一多、刘文典、俞平伯、陈寅恪(与历史系合聘)、王力,专任讲师浦江清,教员许维遇、余冠英等,断续任教的有教授沈兼士、钱玄同、张煦、黄节、傅增湘、赵元任、许地山、赵万里、唐兰、刘盼燧、容庚、郭绍虞、罗常培、徐耀辰、罗根译、商承祚、
朱光潜等人,以及教员邹树椿、助教安文倬、
李嘉言等。中文系于1930年有首届本科毕业生(2人)。此期间培养本科毕业生共8届59人。
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中国文学部于1931年成立,就中国文学系的原有课程,增设若干门研究课程,由本系教授任导师指导研究生。1937年,在读研究生6人,已毕业3届共4人。
1928年,中文系新聘数位富有近代学识的教授讲师后,师资得到充实,确定了“养成学生以近代外国研究学问的方法来治国学的能力,加意注重外国文学,俾能独立创造中国未来的文学”的办学目标和方向。为此,系主任杨振声提出了“注重新旧文学的贯通与中外文学的结合”的教学方针,计划向新文学方向发展,试图使学生将来成为新文学的“作家”和研究者。开出了数门新文学方面的课程,并规定学生必修24学分的外国语言与文学课程。1932年秋,朱自清出国归来正式领导系务,闻一多、王力等人也同年到校,师资更加充实完备。经过对教学目标和课程计划的讨论,1932年底,本系教授会通过了《中国文学系改定必修选修科目案》,于1933年度施行。此方案继续了新文学及外文方面的课程,但开始侧重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增开了《国学要籍》系列课程,并根据学科建设自身的规律将全部课程分为中国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字两类(1936年度起正式分为二组),以培养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和语言文字学研究人才。
在教学上,除早期强调新文学,后来强调打好“国学基础”外,一贯特点是对待外国语言文学特别重视,强调“学(广泛的基础知识)与术(一般写作与文艺创作的训练)并重”。这一时期,全系师生成立了“中国文学会”(1928年12月),出版《清华中国文学会月刊》(1934年创刊),学术性刊物《语言与文学》(1936年)。
抗战期间1936~1945
1937年9月清华大学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朱自清被推为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会主席。1938年4月,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校名改称
西南联合大学。朱自清任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主任。1940年,朱自清因胃病时发,辞去联大中文系主任,由北京大学教授罗常培继任。1942年,朱自清辞去清华中文系主任,由闻一多继任(自1940年秋朱自清因病休假起,闻一多代理清华中文系主任)。1941年8月清华文科研究所在昆明郊外龙泉镇司家营成立,闻一多任中国文学部主任。西南联大时期中文系教师中有清华教授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与历史系合聘)、王力、浦江清,副教授许维遇、陈梦家、余冠英等,北大教授有罗常培、罗庸、杨振声、魏建功、唐兰等,还聘有教师李嘉言、吴家铃、
李广田等多人,属联大师院编制的教师有沈从文、萧涤非、张清常等。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培养毕业生共9届104人,其中原清华学籍11人、联大入学者57人,另有应征毕业生7人。
联大中文系课程仍分为文学与语言文字学两组,古典文学与古文字学的课程有所加强,较突出的进展是中国文学史的课程设置。外国文学课程不规定必修使学生外文水平较战前清华大大下降。王力开出了《语言学概要》,为当时国内之先。中文系为全校开出的大一国文课仍承袭清华传统。抗战时期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清华中文系教师的学术研究却进入了一个辉煌的阶段。清华文科研究所的所在地司家营村,环境宁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北京图书馆也迁在附近),联大中文系的清华教授多居所内,大家互相研讨,埋头研究,学术空气空前浓厚。教师在各自的学术思想上开始建立或形成自己的体系,完成了或开始着手编著一些系统的著作。1941年,朱自清与浦江清等创办了《国文月刊》。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春,文科研究所结束,闻一多辞主任,朱自清健康未复,复任为清华中国文学系主任,计划复员。1946年夏,西南联大结束,师生分批离滇,7月15日,闻一多遇刺于昆明。
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在北平复校开学。复员后的清华中文系教师有教授朱自清、陈寅恪、王力、浦江清、许维遇、陈梦家、余冠英,讲师张清常,教员何善周、王瑶,助教冯钟芸、
季镇淮、
朱德熙等。
1948年8月,朱自清病逝。李广田继任系主任(李于1947年秋受朱自清邀请由南开转至清华中文系任教)。1947年至1952年,中文系毕业生有6届共34人,中国文学研究所毕业研究生2届共4人。
这一时期,中文系的课程内容是“新旧并重”,并又开始重新注意新文学,恢复了战前“中西并重”的原则。对培养目标(学术工作者还是作家)在《国文月刊》上有些讨论。为了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要,增开了《新闻学概论》、《图书馆学》、《语文教学研究》、《翻译》等课程。朱自清出于对造就新文学、新文化建设性人才的培养环境和教学方案的长期思虑,在李广田、王力等人思想的影响下,将闻一多遗稿《调整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外国语文二系机构刍议》一文经整理在《国文月刊》上发表。闻一多的主张是中文外文二系合并,改为文学系与语言学系。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理想”,讨论无结果。
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
院系调整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中文系并入北京大学。清华、北大、燕京三校中文系教师40余人,约一半外调,其余留任,组成新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
恢复
1985年9月,清华大学恢复建立中文系,称中国语言文学系。复建初期的目的是为本校学生开设文学、写作课程和培养科技编辑和新闻人才。1994年建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1985年至1991年由常务副系主任张正权主持系务(系主任暂缺)。1992年起,
徐葆耕任系主任。1992年成立汉学研究所,1994年改称国际汉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兼任所长,本系教授葛兆光任副所长。1993年成立科技传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