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四大导师
2009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清华四大导师》是2009年04月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邵盈午。本书通过叙述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的的一些经历来体现四大导师的授学方式、办学宗旨、教育理念、人文追寻。
内容简介
苟能如此,径凑单微,则必能体道于玄眇幽邃之域,恍兮惚兮,遂与道合;更能融通综赅,万取一收, “独标胜义于众家之表”。四大导师之所以能精进不已,日新其业,其窍要大抵在此。倘无灵智的烛照,诗性的妙悟,所谓学术研究,便只能是一种拾遗补阙的“末技”;末世穷年,不过一鋀饤陋儒而已。
以上所言,皆为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事实上远不止此)。当然,感悟最多的,还是大学的教育改革问题,这大概与笔者多年来“身临其境”有关。依我看,四大导师的授学方式、办学宗旨、教育理念、人文追寻,在今日仍有着足资借鉴的当代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四大导师既属于“旧”式人物,却又那样地“新”;他们厕身在那样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身上却有着那样多“不变”的、挹之无穷的东西,其历久弥新的恒久魅力即在于此。缘此,我总觉得“四大导师”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遥远,他们以其至大至刚的天地正气,至善至纯的文化良知,仍在警示着这个物欲汹汹的时代。
图书目录
绪论
一、煌煌上庠——兼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始末
二、“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校长之谓也。”
一、依违于“从政”与“为学”之间——梁启超的政治激情与学术抱负
二、清华园里奋著书——梁启超学记
三、庭训早启,英华发外——梁启超的家学渊源
四、梁启超的“清华缘”
五、梁启超的文化理念与教育思想
王国维
一、应聘清华国学院
二、王国维的家学渊源
三、要为“浙学”张一军——王国维学记
四、作为“导师”的王国维
五、“名人效应”——王国维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学术演讲
六、五十初度
七、学人之死
八、王国维何以“自沉”?
一、推毂高谊成佳话
二、初入清华
三、“我家江水初发源”——陈寅恪的家学渊源与求学历程
四、吾侪所学关天意——学贯中西的陈寅恪
五、“教授的教授”
六、碑铭一出奠群哗
七、一生负气成今日
一、赵元任的家学渊源
二、越洋眼放一重天——赵元任的海外求学历程及其启示
三、语言奇才
四、大师与“好玩”
五、赵元任力荐金岳霖带给我们的启示
六、龙象一时尽大儒——赵元任与清华国学院
余论
一、大师之“大”——四大导师的价值追寻、学风特点与人文意境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人文传统、历史影响、当代启示与象征意涵
三、对当今教育现状、教育体制改革及创建一流大学的片断思考
四、清华薪火一脉延
后记
……
作者简介
邵盈午,原名迎武,山东乳山人。1956年出生于济南。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学研究所所长。性狷洁,慕仁义,好虚静,重实学,先后出版学术专著十余种,主要有: 《苏曼殊新论》、《南社人物吟评》、《柳亚子诗歌新探》、《蕙莸劫——中国近代士阶层研究》、《编辑卮言》、《情僧梦露——苏曼殊画传》、《范曾画传》、《中华根与本》、《(庄子显灵记)评注》、《邵盈午序跋集》、《吟赏<诗品>》等,约六百余万言。发表各类论文百余篇。又主编、注译、校勘诗文典籍10余种。
编辑推荐
《清华四大导师》内容为:四大导师作为学术大师,自有昭垂千古的遗则在焉。所谓治学,不是浮游无根的高谈阔论(所谓“六经注我”),不是脱离现实人文关怀的格义实证,更不是单纯地搬弄材料,征引文献,考索章句,所谓训诂而后方明义理(“我注六经”),而是先明义理而后藉学术之手段以贯通其说;说到底,也是基于“识”——正因心中有“识”,方能达致王国维先生所谓“不悬目的而目的白生”的境界。
进一步说,在学术研究中,重要的不是“术”,而是万卷蟠胸、透骨入髓的“通识”:缘此,故能在各种材料的错综纷纭中,寻众说之窍要,察诸家之异同,然后奏刀析理,浸成通识定论。又,四大导师皆为才华骞举的大诗人,但他们一入森森黉宇,尽弃昔日风华,硁硁自守其青灯黄卷的枯淡生涯。对此,不少学者颇感困惑。其实,就四大导师而论,皆为“灵、智、慧”兼具的尤物。为学固当用智;但对大学者来说,这种“智”往往转化为锐利的思想穿透力:与此同时,若辅以诗家之灵悟,则万物于学人之眼中无不著诗之色彩:此即王荆公所谓“盖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13:5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