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化
语言学概念
清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īng huà,属于语言学概念,表示一个浊音变为清音的过程。
概念
表示一个浊辅音变为清辅音的过程,清化前后的唯一区别在于声带是否在除阻之前振动,其中清辅音声带在除阻之前不振动。
广义的清化不限于辅音,元音也可以清化。
低声耳语时,所有辅音、元音全部清化。
表示
IPA中,清化通过圆圈表示,如:[n]对应的清辅音是[n̥]。
应用
英语
一些特定的浊辅音、清辅音相连的情况下,浊辅音清化。如:play[pl̥eɪ],train[tɹ̥eɪn];
单词开头末尾的浊塞擦音、塞音清化,如:big[b̥ɪg̥]。理论上,严式音标[pɪk]也可以记录,但是[b̥ɪg̥]展现了动态过程。
注意,浊辅音、清辅音的区别不等同于汉语拼音g, k的区别。
日语
高元音(开口程度小的元音)在两个清辅音之间清化。如:すき[su̥.ki],しました[ɕi.ma.ɕi̥.ta]。反例:ほしい[ho.ɕi.i],因为[o]不是高元音。
俄语
浊辅音在单词的结尾或者清辅音前面清化,如:миг[mig̥],водка[vod̥ka]。
单词之间相连也会发生清化,如:в шкафу[v̥ʂkafu]。
产生机理
一般地,声带振动的连续切换不易控制,音素之间有时会相互同化。清化不是刻意的过程,在口语中是自然的。
参考资料
IPA Diacritics.IPA附加符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0-07-12 17:33
目录
概述
概念
表示
应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