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兵减灶
汉语成语
添兵减灶(拼音:tiān bīng jiǎn zào)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成语出处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添兵减灶”。
成语典故
公元前341年,魏国派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那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齐宣王即位并派田忌、孙膑带兵救援韩国。孙膑又使出“围魏救赵”之法,不去救韩,却直接去攻魏国。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国军队打算还师回齐,但是这一次庞涓却穷追不舍,迫使齐军改变战术,转而寻求全歼魏军的方法。
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追击齐军,齐军边打边退。孙膑根据情况采取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第一天,庞涓察看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把庞涓吓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这次却只有供五万人用的了。
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发现只剩了两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 “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击。
追到了马陵,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十分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路。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 “前面的路给木头堵住啦!”
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被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被刮去了树皮,露出一条树瓤来,上面还影影绰绰地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借着火光一瞧,那树上面写的是: “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但是为时已晚,四周突然飞来密集的箭雨。一时间,马陵道两旁杀声震天,到处都是齐国的兵士。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诱敌深入。他算准魏兵在这个时辰到达马陵,预先埋伏着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
齐军乘胜大破魏军,把魏国的太子申也俘虏了。
成语寓意
孙膑巧用添兵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智胜魏军,杀掉庞涓,为自己报了刺字剜骨之仇。他的成功之道就在于运用了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非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于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敢于向陈旧观念挑战,敢于在思维的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该成语在句中作谓语。是指战国时孙膑暗中增加军队,表面上却减少行军饭灶,以示弱诱敌的故事。后指用兵的一种策略,伪装士兵离散的假象以欺骗敌人。
运用示例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俺魏国与齐国有积世之仇,前年齐国遣孙膑统领军马,明称救韩,暗来袭魏,被他诈败佯输,添兵减灶,在马陵山下,削木为号,众弩齐发,射死大将庞涓。”
元・无名氏《马陵道》四折:“真个军师妙算,鬼神莫测,只一个添兵减灶之计,要将庞涓赚到马陵山略。”
元・无名氏《百花亭》二折:“则你是添兵减灶齐孙膑,唤雨呼风蜀武侯,将巧计亲传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9 11:31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