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浊岛
城市的浑浊度因子明显大于郊区的现象
由于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高于郊区农村,能见度低,阴天日数多,晴天日数少,致使城市的混浊度因子增大,如果以散射辐射(D)与直接辐射(S)的比值D/S来表示混浊度因子,则计算结果表明,城市的混浊度因子明显大于郊区农村。呈现为所谓的“混浊岛”。
简介
由于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高于郊区农村,能见度低,阴天日数多,晴天日数少,致使城市的混浊度因子增大,如果以散射辐射(D)与直接辐射(S)的比值D/S来表示混浊度因子,则计算结果表明,城市的混浊度因子明显大于郊区农村。呈现为所谓的“混浊岛”。
形成原因
投射到地表的太阳辐射可分为两部分,以平行光线方式射来的直接阳光称为直接辐射S;穿过大气圈受空气分子、悬浮颗粒物和云滴散射向四面八方发出的称为散射辐射D。在相同强度的太阳辐射下,混浊空气中的粒子散射要比干洁空气强度更大,而直接辐射却受到拦截和削弱。
气象学家以D/S表示大气的混浊度或混浊度因子。城市大气污染远比郊区严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炉灶等排放的烟尘远比郊区多,又大多是吸水力很强的凝结核,在城市中垂直湍流的作用下有利于低云的发展。大量观测资料证明,城区低云量多于附近郊区,也使得城市的散射辐射比郊区强,直接辐射比郊区弱,大气混浊度显著大于郊区,形成城市的混浊岛效应。
究其原因,一是城市污染源多,排放至空气中的污染物多;二是城市低云量比郊区多,因为空气中的凝结核多。
混浊岛效应的影响
水平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的目标物(黑体、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在夜间则是指能够看到和确定出的一定强度灯光的最大水平距离。能见度的大小主要与空气中污染气体和颗粒物的含量有关。污染气体和颗粒物通过对可见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来降低大气的能见度。例如,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会使天空呈现棕褐色,降低大气的能见度。空气中污染气体和颗粒物的增多,还会使得城市中的雾和降水增加,从而降低水平能见度。由于城市化的进展,排放入城市的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和颗粒物逐年增多,使城市的能见度逐年下降。
城市能见度同样受到天气系统、风、湿度等天气条件的影响,只有在比较弱的天气系统控制下,城市化效应对能见度的影响才比较明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41
目录
概述
简介
形成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