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碉楼又被
客家人称为炮楼,与
梅州、
河源、东莞
凤岗等地的客家炮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早期主要是
客家人为防御土匪骚扰而建,建筑风格完全是中式,一般建在
客家围屋或者
客家排屋的周围,也有建在客家民居外面的,以三四层高为主,基本没有窗而只有枪眼。到了中期,碉楼望、防御的意义渐弱,逐渐转变为生活居住用,有的还直接用作商铺。
历史渊源
在冷兵器时代,中国人最早的防御工程就是修筑
长城,在秦始皇之前的战国时期就开始建长城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修个篱笆墙也就算了,挡君子不挡小人,能拦住野猪之类的已经很不错了。但对于富裕的家族来说,能高枕无忧地睡个安稳觉是头等大事,所以,盖房子先考虑建碉楼。
早期主要是客家人为防御土匪骚扰而建的防御设施,大多数是用三合土加砂石和生石灰夯筑而成,据说还要浇一些红糖水起黏合作用,建筑风格简约实用;到了中期,受海外归侨的影响,其建筑形式、结构造型逐渐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演变,同时其瞭望和防御的功能渐弱,逐渐变为生活居住用途;及至晚期,建碉楼已成为一种风俗,大批华侨衣锦还乡,在家乡大兴土木,建碉楼成了一种身份的炫耀。
岭南的
客家围就是堡垒似的建筑物,除了建围屋,碉楼则是守卫大宅的门岗,一般建在四角。碉楼一般都是全封闭的非常坚固的建筑,深圳地区的碉楼一般都是一个长方体,修建楼层越高,越便于瞭望;而且体积越大,里面的功能越齐全,不仅能够储藏一些生活必需品,甚至可以躲进去住。碉楼上没有窗户,四面都有枪眼兼瞭望孔,攻守兼备,碉楼里面的楼板都是木质的。
即便是到了冷兵器向火枪过渡的年代,碉楼依然是有效的防御手段,至少可以挡挡土匪劫财劫色。深圳的碉楼绝大多数是夯土而制,就是本地人盖房子那种方法,用三合土加砂石和生石灰夯筑而成,而且还要浇一些红糖水,据说是起到黏合的作用;也有少量碉楼是混凝土制成的,这些往往是西洋式建筑,甚至还有花纹图案。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建碉楼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风俗,大量华侨衣锦还乡,在家乡大兴土木,建碉楼成了一种身份的炫耀,所以,大家互相攀比,碉楼越建越高,而且越建越豪华和精致,不是过去土围子的概念了。
据史料记载,大约250年前,观澜就已出现碉楼。当时,客家人松元厦振能家族一家5口落户观澜。那时,观澜墟在宝安、平湖及东莞声名远扬。随着振能家族人丁兴旺,陈氏家族买下大量土地,成为当地最富有的人。其时,东莞大坪有个土匪叫叶旺仔,手下聚集了很多个土匪,经常到观澜墟抢劫。陈氏兄弟修建自家大院时,便想到用碉楼来抵御和防范土匪的抢劫,于是建成了如今还基本完好的城昌楼。这以后,有钱人建房,最先建的就是能攻能守的碉楼。至于看家护院,有钱人家主要靠买来的枪支和一两个家丁,足见当时碉楼所起的作用。
1943年,日本占领香港后,大量香港人逃回观澜原籍安居,一些有钱人便效仿陈氏兄弟做法,在观澜各村寨建起大小不等、高低不一的碉楼。随后,一批从牙买加回观澜定居的华侨建房时,也都采用了建碉楼防贼寇的办法。那时,真可谓村村有碉楼,大户人家的院子里少不了建一座碉楼来“镇村压寨”。
从西边的西乡和石岩,直到东部的大鹏半岛都可见到,而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碉楼群在观澜,至今尚有114座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碉楼。其中一座8层近30米高的碉楼“成昌楼”,在层数和高度上都堪称深圳碉楼之最,为两百多年前一个陈姓大户人家所建。
建筑特点
深圳碉楼从建筑式样上大致可分为独立式、组合式、有院式,一种比一种复杂;建筑特点分双坡顶式、天台式,以及从天台式发展而来的中西合璧天台山墙式。双坡顶式是最初的建筑形式,顶部跟民房差不多,如西冲沙岗碉楼、大鹏天一涵虚、鹿岭世居。天台式碉楼顶部是平的,周围有女儿墙,墙上有射击孔。最早的是垛形,叫雉堞墙;后来随着西方风格渗入,顶部开始有了造型。独立式碉楼,就是一座碉楼,没有附属建筑。组合式碉楼也叫拖屋式碉楼,分一拖一、一拖二。一拖一又分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种类型。
防御外敌入侵碉楼最主要的功能,这一点从碉楼的设计中就能看出。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以便于对外攻击。除此之外,碉楼具有“装面”(客家话,意思是可以让碉楼的拥有者很有面子)的功能。
观澜的碉楼,建筑形式、结构造型逐渐由纯客家风格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演变。例如,早期碉楼主要是客家人为防御土匪骚扰而建,建筑风格完全是中式,一般建在居住房屋的四角,以三四层高为主,基本没有窗而只有枪眼。到了中期,碉楼望、防御的意义渐弱,逐渐转变为生活居住用,有的还直接用作商铺。为了生活方便,碉楼中下部已设有窗,仅在楼顶才有枪眼。到了晚期,建碉楼已成为当地风俗,许多在海外发达的华侨回到故乡后,为彰显荣耀,碉楼越建越高,花纹图案等更是融合了西方风格,越建越精致豪华。如牛湖社区木头湖村,有一座碉楼即为国民党高官的女婿归国后所建。
早期碉楼的楼板以木质为主;中期开始采用三合土加砂灰夯筑;到了晚期即1920年到1930年,有的楼顶已采用
现浇混凝土,当时被称为“红毛土”。其中一座8层碉楼高达30米,在层数和楼高上都创下“深圳碉楼之最”。
观澜的碉楼,建筑形式、结构造型逐渐由纯客家风格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演变,鲜明地反映了近代深圳中西文化交流、建筑风格互相融合的历史。
建筑作用
根据社区史料分析,碉楼建造时,正是乱世之秋,社会治安很乱,生活在清末民国初年的人们,为了村寨和自身的安全,采取一些必要的防备措施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肯定,碉楼最初是用来打仗、作战的。一村一寨内,建有多座碉楼,周围犄角,形成火力网,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敌人的入侵。”
碉楼主要有四大作用:一是防盗,把家里的贵重财物隐于碉楼,安全可靠;二是防土匪,遇到外敌或悍匪入侵,人们可在碉楼藏身;三是一种身份的体现,谁家建得起碉楼,说明谁家富有;四是碉楼底层或正厅一般有神龛、祭坛,供家人或族人用来祭祖。
代表建筑
观澜碉楼群
碉楼、古墟、客家堂围并称“观澜三宝”。有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观澜有碉楼114座,是深圳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碉楼群,对研究深圳、宝安从清朝到民国近代史意义重大,同时也为研究粤东南近代建筑史提供了最好的实物标本。
观澜碉楼主要集中在观澜老街、牛湖村、鳖湖村及其周边地区。外形以四方结构为主,其造型和开平碉楼并无太大区别。它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稻田和村落之中,展现着古希腊式的柱廊、古罗马式的拱券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拱以及哥特式、巴洛克风格,甚至还有
新艺术运动和工业派的建筑手法。如此之多的“西洋元素”,让游走于它们之间的人们有置身于西方田野的感觉。而在极具异域风情的外表下,人们同样可以看到绚烂的传统壁绘、鲤鱼状的排水口、门框和屋檐上的狮子、麒麟或飞鸟的浮雕。
一百多年前,观澜一带很繁华,不少有钱人便修建碉楼来防范土匪抢劫。到了1943年,日本侵略者攻占香港时,大量观澜籍香港人回到家乡定居,又修建了不少碉楼。此后,一批从牙买加回观澜定居的华侨也都建起碉楼防贼寇。华侨们吸取世界各国建筑特点设计建造,鲜明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这些近二十米高的碉楼都是用泥巴筑就,又称为“泥楼”或“黄泥楼”。当初建造碉楼时,人们在砂中掺生石灰和黄泥拌和搅匀,每筑一堵墙都要把红糖水泼洒到泥土中。由于红糖、石灰都具有极强的粘合作用,墙体的硬度一点也不比砖头、石块差,因此碉楼百年之后依然坚固如初。
最古老碉楼
在大鹏半岛最南端的西冲沙岗村口,一座高约六七米的碉楼静静矗立着,旁边有新修的牌楼。这是沙岗碉楼,深圳目前有据可考、建得最早、最古老的碉楼,已有300多年历史。据介绍,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王崇熙编纂的《新安县志》里,提到过西冲沙岗围。县志中记载的围屋中,只有沙岗围有碉楼。走进碉楼,里面有三层。第一层的底墙厚度达40厘米,第二层是30厘米,第三层是20厘米。基座南北长3米、东西长2.8米,随高度增加,上面稍有收窄。碉楼上的枪眼用土夯成,碉楼则是石头加夯土。
兰著学校
龙岗回龙埔的兰著学校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作为主体的西式两层小洋楼,一个是像碉堡一样瘦长的五层楼。小洋楼底部几根带雕饰的廊柱是古罗马风格,二楼半圆形迎壁透出古希腊建筑痕迹,上面的雕塑又印出
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烙印。二楼顶上的八角形凉亭及旁边的碉楼,则显出中国建筑的本土风格。学堂的门窗、钢筋都是华侨从海外运回来的。建筑是钢筋框架结构,用的是从国外运回的“红毛泥”(即水泥),墙是村民用石灰、猪血、米汤、麻、红糖砸出来的,连钉子都钉不进去。学校当年建成时是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题的校名,给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浮雕的雕塑家张松鹤在东纵时曾在这里教过书。
八群楼
最复杂的碉楼院
碉楼最复杂的式样是有院子的建筑组合体,特征是一个院子的前面有两个碉楼。这以坪地的八群楼和大鹏的钟氏宅地为典型。新屋场村的八群楼是当地萧氏于民国初期建造的。记者看到,两座碉楼中,一座顶部是古希腊建筑风格中常用的三角形元素;三角形中间是一个圆形钟造型,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模糊;钟上方两侧是两串长长的稻穗,下方花纹,有点像爆竹;中间的“十”字,不知是枪眼还是由于主人因信奉基督而造。另一座的顶部是一个花瓣状波浪形的造型,似乎是两个小孩在浪花中托起美丽的花环。两座碉楼上,还布满了石头枪眼。记者注意到,在八群楼主楼和两座碉楼上,都有圆形的损坏点。老支书萧日容说:“都是日本人干的!”当年日军侵略到这里时,想炸毁学校和碉楼,游击队就在碉楼里阻击鬼子,在附近的红花岭,还打了一场恶仗。最后日本鬼子的阴谋没得逞,八群楼依然保存了下来。
鹿岭世居
昔日的地标
一拖二的建筑有很多,仍保存较好的是坪山碧岭“五层楼”村的鹿岭世居。“五层楼”村名字来自鹿岭世居的碉楼有五层。鹿岭世居由三个廖氏华侨廖承恩、廖承珍、廖绍福出资建设,1929年动工兴建。当时,计划按“三纵三横四角楼”的模式来建,等打了地基、圈了院墙、盖了两排两层大房子、一个五层碉楼后,资金不足,所以停了下来。三家按出资比例,廖绍福分得后一排,廖承恩和廖承珍分得前一排,几家房屋在一楼互相隔开,但二楼以上互通。碉楼归家族共有,在紧急情况时供躲避之用。现在,他们家里还保存着当年打基盖房的相片。
鹿岭世居的大门上并没有“鹿岭世居”的石匾牌,而是将字凸出墙面;门楼上画着三幅画,都是以“鹿”为主题;上面落款是“民国二十一年”,即1932年建成。鹿岭世居的每个房门、窗上都有鹿和小溪、山岭的图案。为让碉楼修得更坚固,仅打地基就用了整整一窑的石灰,木头也都是从淡水坪山河放排下来,共百十方。碉楼上的瓦用的是三层,而普通民房最多用一正一扣两层。三层瓦的放法很讲究,第一层放完后,第二层压其三分之一放,第三层又压第二层的二分之一放,这样既结实防水性能又好,所以从盖好到现在从来没有维修过。
建筑现状
在当年观澜方圆数十公里地域内随处可见的碉楼,在日本侵略者占领深圳时,很多毁于侵略者飞机大炮的轰炸之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又有不少碉楼被拆除。
据了解,观澜各地的碉楼总数最多的时候有上百座,可以说有村必有碉楼。但改革开放后,本地居民“洗脚上田”,由农民转换成市民,楼房和花园式住宅小区日渐兴起,再加上人们保护意识的淡薄,碉楼陆续被拆除。目前观澜办事处幸存的碉楼已为数不多。现在的碉楼基本被内地来深的低收入家庭租住,根本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反而不断地遭到破坏,甚至被拆除或者因为年久失修而坍塌。值得庆幸的是,位于观澜版画村内的几十座碉楼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只能在那里一睹碉楼的风采。
调查发现,部分碉楼未加任何保护被闲置,部分则被出租,有的已破损。专家呼吁,深圳碉楼是深圳的珍贵遗产,应加以保护、发掘,完全有理由申报世界
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价值
纵观深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结构造型反映了近代宝安中西文化交流、建筑风格互融的历史。这些烙着浓郁客家痕迹的建筑,是研究客家文化、民俗最直接、最有价值的财富。对深圳、宝安近代史的研究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