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是服务于中国广东省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旅客捷运系统,为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线,于2021年12月7日开通运营。
历史沿革
2018年6月,深圳机场集团与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由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负责制造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的18列列车。
2019年12月20日上午,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首列车在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下线。
2021年9月,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获得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的运维权。12月7日,随着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投入使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开通运营。
运营情况
运营线路
截至2021年12月,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共运营1条线路。
运营时间
截至2022年1月,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全天运营,发车间隔为3分钟。
设备设施
截至2021年12月,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共有18辆INNOVIA APM 300型车辆,最高运行速度80千米/小时,采用4节编组。
无人驾驶: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列车采用GoA4等级的全自动无人驾驶 ,最小行车间隔可达75秒;无人驾驶技术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平稳性,同时减少了运营定员,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便捷灵活: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列车采用轻量化设计,以降低运营能耗。列车编组灵活,可以实现自动重联,满足不同的运量需求。单节车最大载客量为147人,最多可四节车厢编组成列,相当于8辆摆渡车的运载能力。
绿色环保: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列车通过电力牵引,无废气排放;无架空接触网,对景观影响小;采用橡胶车轮,噪声低、振动小。
适应性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列车爬坡能力强,可达6%,转弯半径小至22米,可以灵活穿行于城市楼宇间,与城市景观融合。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列车装备先进的健康维护管理系统(HMS),进行预防性监测和维修。智能化的系统避免了因故障发现不及时而造成的损失、同时也可减少误修或过度修。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采用综合运营调度模式深度集成,提供功能完整的运营管理及中央调度的一体化。
乘坐导引
旅客在T3航站楼四楼办理完值机、安检等手续后,根据位于安检区后方的指示牌,乘电梯经T3捷运一层转换平台后,到达位于负一层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T3航站楼站站台。卫星厅旅客可根据标识指引,前往卫星厅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卫星厅站站台。
文化特色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车站采用暖色调石材墙地面、银白色金属天花等个性设计;出港站台设置鹏程之翼LED屏幕,屏幕设计具有方向引导性;捷运屏蔽门顶盖设置与列车联动的灯带,当列车进站或离站的时候灯带会转换色彩来提醒旅客。
价值意义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连接宝安机场T3航站楼与卫星厅,是卫星厅最重要的配套服务设施之一,主要服务中国国内出港、到港及中转旅客。(界面新闻 评)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是深圳宝安机场创建智慧机场品牌和完善旅客服务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南京日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