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中十场
古代的淮南中十大盐场
明代,境内盐业生产进入黄金时代,当时境内设泰州盐运分司(明洪武元年即1368年设)驻东台场,管辖栟茶场、角斜场富安场、安丰场、梁垛场、东台场何垛场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等10场,史称“淮南中十场”。即今栟茶镇角斜镇富安镇安丰镇梁垛镇东台镇草堰镇、小海镇,涉及今如东海安东台大丰等区市县。
历史背景
据《史记》载,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吴王刘濞在封国(古扬州),“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海煮海水为盐”(《史记.吴王刘濞列传》)以增加财源,扩张势力。从此,开创了东台境内盐业生产的历史。汉武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国家垄断铸钱,盐铁官营。在盐铁产制旺地设置盐铁官署,并没收私人煮盐铸铁器具,将盐铁产运销之权统一收归朝廷。煎盐开始成为一种正式职业。汉时的产盐方式是直接煎炼海水结晶为盐。这一时期,生产工具较为笨重,,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但随着盐丁的增多,规模的扩大,沿海煎盐逐渐兴起。
唐代,盐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在堤岸沿线的南北地带相继建立了虎墩场(元代改称富安场)、小陶场(北宋改称安丰场)、东台场等。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全国产盐区设五国十监管理盐场,东台盐区归属海陵县海陵监(监署设于今泰州)。刘晏任两淮转运使以后,改革盐法,废官营专卖制为官商专卖制。既调动了盐民产盐的积极性,又引来了一批四方游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盐业生产的发展,故而,淮南盐异军突起,东台盐业也从此走向兴旺,而成为淮南重产盐区。公元937年,南唐主李璟于海陵建立泰州,管辖扬州以东的大片土地,并就近设海陵监于东台场,专司盐政,。海陵监也成为国家设于东台的的第一家食盐专卖的管理机构。广大灶民开沟引潮,铺设亭场(亭户之名始此),创造了“刺土成盐法”。此法不仅成盐快,而且出盐率高。据唐《元和郡县志》曰:“今海陵县官置盐监一,岁煮盐六十万石。而楚州盐城、浙西嘉兴、临平两监所出次焉。”足见当时东台境内的盐产总数已相当可观。
宋代的盐业生产承唐、五代旧制,扬州设盐转运院,产盐区的管理机构大为监,监管场。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海陵监移撤后,在西溪设盐仓监管辖何垛、东台、丁溪、草堰、白驹、刘庄各场。此时的灶民在“刺土成盐”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晒灰采卤法”。不仅出盐率更进一成,而且盐质“色白、粒大、干”,时有“淮盐甲天下”之称。。据《宋史·食货志》载:淮南有楚州盐城监(辖7场),年产盐41.7万担;通州丰利监(辖7场),年产盐48.9万担;泰州海陵监(辖8场),年产盐65.6万余担。由此可见,东台宋时已为淮南产盐之冠。
元代,东台、栟茶、角斜、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小海、草堰、白驹等场均已建成,各场沿范公堤设立场公署,其辖地由范公堤逐渐向东直线辐射至10多公里之外的近海海滩。
明代,境内盐业生产进入黄金时代,当时境内设泰州盐运分司(明洪武元年即1368年设)驻东台场,管辖栟茶、角斜、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小海、草堰等10场,史称“淮南中十场”,各场均在东台老政区内。明朝盐产量大幅度提高,盐业市场进一步活跃。东台境内的盐业生产也从此进入鼎盛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仅东台、何垛、安丰、梁垛、富安等5场,多数年份盐产量近200万担,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达到最高峰,实现年产量225.8万担。盐业的兴旺,吸引了四方游民,纷纷来到各场煎盐为生。一时间,出现了“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的壮景。
清朝中叶,新生陆地泥沙含盐量开始减少,而海岸线东移的速度仍然较快,黄海公路以西的广大灶区,潮汐不至,土卤日淡。加之清王朝的逐渐衰败,整个淮盐都走向衰落。境内从唐至清跨越5个朝代兴旺发达的盐业生产至此也由鼎盛时期跌落下来。据统计,嘉庆七年(1802年)东台、何垛、富安、安丰、梁垛5场产盐225.6万担,道光六年(1826年)产盐69.84万担,年产量以4.77%的速度逐年递减。清末民初,曹䥕、三仓、唐洋一线以东地区土壤含盐量也日淡,民初,实业家张謇在沿海兴办盐垦公司,大规模开垦植棉。盐业生产的衰落加剧,但东台沿海的盐业生产直至20世纪50年代,在淮南都占居一定的地位,泰属总场公署及以后的两淮盐务管理局、淮南盐务管理局等均曾设驻东台城。新中国成立后废灶兴垦的步伐加快,至1961年盐民全部转农,仅剩6副盐灶、亭场续煎作为副业,年产盐仅有6000多担。1984年,重新组建江苏省盐业公司东台支公司,并加挂东台盐业管理局的牌子,担负起全县盐政管理和供应生产生活用盐的双重任务。1987年全部息火停煎。至此结束了东台两千年余的产盐历史。
历史评价
东台地处黄海之滨,自古盛产盐,历史上曾是全国的重点产盐区之一,也曾因老政区内的“淮南中十场”而闻名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5 06:32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