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东路
宋朝时期一个行政区划
淮南东路是中国宋朝(960年-1279年)的一个地方行政区。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首府在2024年的扬州
简介
淮南东路始建制,首府在今天的扬州,故而民间也称呼其为扬州路;后于宋朝灭亡后划入元朝的江淮行省扬州路。崇宁(1102年-1106年)年间, 淮南东西两路人口共计达到130万余户。
历史沿革
北宋时,富裕商人阶层和新兴的市场经济在此地得到发展,扬州等主要城市成为新兴商业中心,成为富裕的代名词。淮南东路发展水平处于北宋各路前列,是宋廷赋税、食货重要来源。“二十四孝”中的一位朱寿昌出自北宋的扬州,北宋著名词人、苏门四学士中的秦观高邮人)、张耒(楚州人)也诞生于此。另外,北宋著名理学家胡瑗也是淮南东路(泰州)人。南宋建炎衣冠南渡,淮南两路建制仍在,但成为宋金交战的主战场之一,辛弃疾词中有“烽火扬州路”来描写战争对于江淮地区经济的破坏。淮河成为北方的金和南方的南宋的边界线。
北宋时,淮南东路包括10个州:扬州, 楚州真州通州泗州海州泰州滁州亳州宿州; 南宋绍兴议和以后,宋金以淮水为界,亳州宿州淮阳军、海州、泗州先后入金,淮南东路的剩余部分也做了调整,下辖扬州、泰州、通州、真州、楚州、滁州、高邮军、盱眙军八个单位。南宋后期,海州、泗州一度回归南宋,设立有五河军(1271年)、安东州(1260年)等单位。
其范围基本继承了唐代的淮南道的东部,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中部,安徽省的中东部(滁州)。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11:43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