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淀粉粒又称液化酶,是一种化学物质,其作用为可把淀粉水解成糊精和糖,使淀粉糊粘度迅速下降。
细菌淀粉粒活性与pH、温度、淀粉粒损伤、淀粉糊化等因素有关,在合适pH、温度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大,α—淀粉酶对糊化后的淀粉和损伤的淀粉粒易于进行水解,而对未糊化的淀粉和完整未损伤的淀粉水解作用很低。当温度上升到酶失活温度时,淀粉酶就会失去活性,不同来源的α—淀粉酶(谷物、真菌、细菌)失去活性的温度不同。
小麦粉加水振荡后,形成的水悬浮液,在沸水浴中温度渐渐上升,淀粉粒吸水体积涨大,同时α—淀粉酶活动渐渐加大,可对损伤淀粉粒中的淀粉发生水解作用,当悬浮液达到小麦淀粉糊化温度时(55℃),淀粉粒破裂,使淀粉分子从淀粉粒中释放出来,形成糊化液,这时α—淀粉酶对糊化后的淀粉分子水解作用明显加剧,把部分淀粉水解成糊精和糖,使淀粉糊粘度下降。小麦粉样品中,α—淀粉酶浓度越大,淀粉糊粘度下降的越明显。Myrback和Gjorling指出:只要淀粉中的0.1%葡萄糖甙键被打开,粘度就会下降50%,所以根据其粘度变化可以反映α—淀粉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