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墨
书法术语
涨墨,即墨入纸后,很快沿笔、纸的接触点向外涨晕,使墨迹膨胀扩大。所谓涨墨法,即涨墨的方法。墨分五色,浓淡干湿枯,涨墨依靠笔法的轻重缓疾,墨在宣纸上自然晕化,也表现出书法丰富的墨法。
现象条件
造成涨墨现象的条件有三:其一是湿墨,即含水量相对较大的墨;其二是纸,那就是生宣纸或湿纸;其三是人,即书写者书写时处理墨的行为。其中主要条件是人。人又可分为有意为之和无意为之两类。前者有意用笔蘸湿墨入纸,让墨色涨开,使原来笔锋书写的线条适度地膨胀扩大,从而追求预期的艺术效果。后者则是书写者在书写时无意造成的涨墨。由于书写者没有考虑到墨的湿度和纸的性质而随意书写且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所致。再则,由于书写者性格率意或书写时情绪不稳定也会造成涨墨现象。
艺术效果
涨墨多用在新蘸墨书写,墨中水份外晕成不同的色阶,使作品达到特有的温润的质感,与飞白枯墨相应成趣,墨色由湿到枯,自然的再现了书写中的时间因素和书写状态,赏鉴者可以从墨色变化中,可以感受和窥探其何时蘸墨,一气呵成的重景再现,心理和情感上与作品息息相关,达到特有的审美愉悦和艺术共鸣。
先说一下墨色,墨分五色:浓、淡、润、渴、白。涨墨属于哪种墨色呢?涨墨应属于润墨,但又和润墨有所区别。其区别在于用水,涨墨含水量比润墨要多。要达到涨墨的效果必须要有如下要求:1、书写纸应是生宣纸;2、笔应是羊毫或兼毫;3、书写时速度较快。还有一点很重要,即笔毫先蘸浓墨后蘸水!
在行草书法作品中采用适当的涨墨,可使墨色富有浓淡变化,黑白反差大,从而产生强烈的节奏感,给观赏者形成视觉上的节奏冲击力和心理反馈的美感。
涨墨法并非某个书家发明创造的。应该说只要具备生纸,湿墨,每个人都能写出涨墨来,只是由于书写者的能力而有优劣之分而已。每个用毛笔写字的人几乎都有涨墨的经历,尤其是练习时间短,掌握墨,纸性能的经验不足者,书写时更易发生涨墨现象。这种涨墨,无疑是用墨的失败。
运用涨墨,古即有之。如王羲之的《丧乱帖》、《二谢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中秋帖》;晋代李柏的《书稿》;唐代颜真卿的《刘中使帖》等。但真正在书法创作中大量使用涨墨的当推明末清初的王铎。可以说他应用涨墨法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纵览王铎的书作,不论是条幅、对联、手卷甚至在临帖中,都大量地使用涨墨。以其手卷《奉龚孝升书》为例,此卷高十五厘米,每行二到四字,通篇作品的涨墨与夸张竖长线条、枯笔线条差参呼应,妙趣天成,构成了完美的和谐和视觉上的冲击力,极大的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增强了作品在形式上的强烈对比。在王铎的其他作品中,都能让人感到涨墨的应用会产生强烈的音乐节奏感。同时,也开创了书法艺术的二度空间和三度空间。在作品中,凡是涨墨的字,总是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这些字似乎离我们的距离比其他字更近,几近呼之欲出之感。整个节奏段落的字,就好像音乐中的音符,而涨墨的字,则是音群中的强音,与其他字相连接,形成了铿锵有力的旋律。另处,涨墨的字与不涨黑的字相互错落,又使平面空间中产生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效果,让欣赏者从中领略到更加丰富的空间世界。
其次,就局部墨团的体味,它也不是一团“墨猪”,而是一个“筋、骨、血、肉”俱全的生命体,它的笔和墨清晰可见,又浑融一体而成,既不违法,又能创新的开拓创造。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每一位书家和他的作品。因为同一位书法家,其作品的艺术价值的高下优劣,差别是很大的。比如市场上,同是林散之、郭沫若的相同尺寸作品,价格竟相差十倍以上。这是由于作者创作的时期、环境、情绪、条件等决定的。尤其是应酬性的作品,大多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即使是王铎也不例外。比如其手卷《赠汤若望诗》中的“有”、“日”、“荣”等字的涨墨,就显得有些不畅和无奈,还有立轴《金山寺》,全篇正文66字,涨墨就有二十余字,其中几乎无法辨认的有五字。难免有涨墨过多,过重之嫌。尽管其余不涨墨的字均写得苍劲老辣,过多过重的涨墨,还是多少影响了作品的质量。当然,王铎是以笔力雄强著称的,尽管有不尽人意之处,也可能是前面所述的种种原因所致,但总而言之,评价每一位书法家或每一件作品,都要客观地看问题,绝不能人云亦云,一好百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9 18:53
目录
概述
现象条件
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