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南园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故居
涧南园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故居。孟浩然,字浩然,唐代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隐鹿门山(今湖北襄阳县境内),本宅叫涧南园,在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
孟浩然故居
涧南园,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之故里。据《新唐书》、《旧唐书》、《唐才子传》等史料记载和北京大学陈贻焮教授等考证:孟浩然,字浩然,唐代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隐鹿门山(今湖北襄阳县境内),本宅叫涧南园,在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
孟诗意象
在孟浩然的诗歌里,“涧南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意象。孟浩然直到40 岁才走出家乡的涧南园, 赴长安举进士, 晚年终隐于乡, 一生对家乡的涧南园魂牵梦绕。涧南园情结对诗人的思想和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0 年的乡居野情, 造就了孟浩然“骨貌淑清, 风神散朗”、“灌园艺竹, 以全高尚”(王士源《孟浩然序》) 的气质性格。其诗如其人品, 也独具清旷的风格。“微云淡河汉, 疏雨滴梧桐”一联, 为诗人开元十六年举进士、在秘书省联句时赋得, 四座称赏, 叹为“清绝”(事见同上书)。其实, 这种“清绝”之句, 屡见其诗。如“涧影见松竹, 潭香闻芰荷”(《夏日浮舟过辛大水亭》) ,“竹露闲夜滴, 松风清昼吹”(《齿坐呈山南诸隐》) ,“水回清嶂合, 云度绿溪阴”(《武陵泛舟》)。可以说他笔下的景物之清, 是他的远离官场世俗的
涧南园之“清”和心之“清”的写照。拿诗人笔下的“月”意象来说, 是乡野上的纯洁高朗、未受尘俗污染的一轮明月:“秋空明月悬, 光彩露沾湿”(《秋宵月下有怀》)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夏日南亭怀大》)。“松月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可以说, 这一轮“月”, 是诗人发自涧南园情结的心象。孟浩然被李白杜甫描绘成一位高人形象:“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 ,“吾怜孟浩然, 短褐即长夜”(杜甫《潜兴五首》之五)。其实孟浩然并不是一生专隐而不欲参政, 这点已有很多论者论及。李杜这里是提取孟浩然的优长作为艺术上的人格表现。诗人40 年不出乡园, 这在那个士子们奋进向上的时代是十分特殊的, 也和诗人涧南园情结分不开。而李杜所津津乐道的这一高人形象, 不仅出于孟浩然的行为, 更出于其诗歌的整体风格和意境表现。
人格外化
试举孟浩然几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为例子: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
凉, 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 中
宵劳梦想。
夕阳度西岭, 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
凉, 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 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 孤琴侯萝径。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人
随沙路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
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
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从诗人以上这些至“清”的代表作来看, 所选意象皆清朗高洁, 表现随缘自适的闲逸之情。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 自然就清绝不凡, 成为诗人人格的外化。
利弊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方面, 孟浩然的涧南园情结也是这样。它不仅促成了诗人清旷的独特诗风, 同
时也对他的诗才、处世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孟浩然闭门乡园使他的诗歌创作缺乏更开阔的生活视野和更丰富的生活材料。以苏轼为首, 宋以后文人多以为孟诗“才短”, 除了指其不善用事外, 大概就是指其表现生活面的狭窄些吧。
参考资料
一个真实的孟浩然.襄阳文学网.2006-09-12
论孟浩然的涧南园情结.中国书法家网.2002-10-02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2 20:02
目录
概述
孟浩然故居
孟诗意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