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二首》是唐代诗人
杜牧的
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作者重游江南时所作,通过怀想古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闲游放浪之情。全诗诗意跳跃穿梭,富于变幻,蕴含着诗人对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感慨。
作品原文
润州二首⑴
其一
句吴亭东千里秋⑵,放歌曾作昔年游⑶。
青苔寺里无马迹⑷,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⑸,可怜东晋最风流⑹。
月明更想桓伊在⑺,一笛闻吹出塞愁⑻。
其二
谢眺诗中佳丽地⑼,夫差传里水犀军⑽。
城高铁瓮横强弩⑾,柳暗朱楼多梦云⑿。
画角爱飘江北去⒀,钓歌长向月中闻⒁。
扬州尘土试回首⒂,不惜千金借与君⒃。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
⑵句吴:即吴国。《
史记·
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句:一作“向”。
向吴亭:在丹阳县南面。
⑶放歌:放声歌唱。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⑷马:一作“鸟”。
⑸旷达: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
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达。”
⑹可怜:可爱,可羡慕。风流: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⑺桓伊:东晋将领、名士,早年月下遇王懿之为他吹笛。
⑻一笛:指一支笛的声音。唐
沈彬《金陵》诗之二:“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出塞:曲名,曲调哀愁。
⑼谢朓:南朝齐文学家。
⑽夫差:春秋末期吴国国君。水犀军:披水犀甲的水军。
⑾铁瓮: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
⑿朱楼:谓富丽华美的楼阁。《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采三秀之华英。”
⒀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⒁钓歌:渔歌。渔人所唱的歌。唐
王勃《长柳》诗:“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⒂扬州:今属江苏。尘土:指尘世;尘事。
⒃千金:极言钱财多。
白话译文
其一
向吴亭东放眼望去千里清秋,我当年曾经在这里高歌畅游。寺里结满青苔没有马的足迹,桥边荡漾绿水增添很多酒楼。大体上南朝人物个个都旷达,可爱那东晋名士世上最风流。月明之夜更加希望桓伊出现,听他用笛声吹奏出塞的怨愁。
其二
谢眺诗中赞美此处是最好的美丽地方,夫差传记里说是他训练穿犀牛皮铠甲的水军的地方。城高如铁桶横列劲弩硬弓,绿柳浓暗女子在红楼中做着巫山云雨的约会梦。雕画的号角声顺着南风飘向江北,月下也常听有隐士在此唱着钓鱼歌。扬州驾骑车马的人回头到镇江一试旅游,我将不吝啬千两黄金借给您。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杜牧游览江南再次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时所写的。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第一首诗首句起势弘远。诗人登上向吴亭,极目东望,茫茫千里,一片清秋景色,给人一种极恍惚无际的感觉。诗人的万端思绪,便由登览而触引,大有纷至沓来之势。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思忆起昔年游览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歌的赏心乐事,如今旧地重游,正逢惹愁的爽秋季节,神往之中隐含着往事不再的悲凉。一景一情,写诗人初上亭来的所见、所感,并点出时间、地点、事由。
颔联没有续写昔年游览的光景,而是以不尽尽之,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从写法上看,本来是寺里长满青苔,桥下荡漾绿水,诗人却故意颠倒语序,把鲜明的色彩放在句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
颈联再转,让思路从眼前出发,漫游时空,飞跃到前代。诗人由眼前的遗寺想到东晋、南朝,又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感慨。东晋、南朝的士人,旷达风流曾为一时美谈,可是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只留下虚名为后人所倾羡。中间两联由览物而思古,充满着物在人空的无限哀惋之情。
诗人似乎长时间地沉浸在遐想中,直到日落月出,江面传来一声愁笛,才把他从沉思中唤醒。诗用“月明”表明时间的推移,以见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则有无限低徊往复多情之意。然而这一联的佳处,更在其意境的深远。秋夜月明,清冷凄迷,忽然传来《出塞》曲的悲怨笛声,又给诗增添了一层苍凉哀怨的气氛。诗人由笛声而更想到东晋“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声来传达心中的无限哀愁。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联系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融为一体。因此,诗虽将无穷思绪以一“愁”字了结,却给人以跌宕回环、悠悠不已之感。
这首诗所抒发的,不过是封建知识分子因不得志所产生的人生无常虚幻的悲叹,但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诗忽而往古,忽而现在,忽而为一己哀愁,忽而为千古情事,忽而熔二者于一炉;挥洒自如,放纵不羁,在时空上和感情的表达上跳跃性极大。前人评杜牧的诗“气俊思活”,于此可见一斑。
第二首诗说明润州邻近对应着扬州,在长江畔城防更严密,更加适合旅游隐居,但也仍然多次成为亡国之地。
名家点评
元
郝天挺注、清朱三锡评《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润州南枕大江,东连吴会,一起曰“千里秋”,便将润州写得分外出色;亭东一望,千里清光,不觉有感于昔年之游也。三、四承之,是因昔年而有感于目前,言寺犹昔日之寺,桥犹昔日之桥,“无鸟迹”是感其衰,“多酒楼”是志其盛,数年之内,盛衰在目,良可慨也。……杜公一生不拘细行,意气闲逸,观其胸中眼底,必深有旨乎晋人风味矣!月明江上,感慨良深,故以“更想桓伊”作结也。
清代赵臣瑗辑《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大抵”、“可怜'一开一合,薄责南朝,重罪东晋,自是千秋定论。此二句,其意则侧卸,其法则倒装,其中神理则融成一片也(“大抵南朝”二句)。结仍归到现在。月明,秋也。先闻笛,后想桓伊,此却又用倒落法,以取姿致,笔端便觉洒然(末二句下)。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后人谓之小杜,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有《
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