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胶,中药名。为海龟科动物海龟Chelonia mydas (Linnaeus)或蠵龟Caretta caretta gigas Deraniyagala等的背、腹甲制成的加工品。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等地。具有滋阴潜阳,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久病体虚,形瘦乏力,盗汗,自汗,吐血,衄血,崩漏,白细胞减少。
入药部位
背、腹甲制成的加工品。
功效
滋阴潜阳,养血止血。
主治
用于久病体虚,形瘦乏力,盗汗,自汗,吐血,衄血,崩漏,白细胞减少。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5-10g。
采集加工
将海龟或蠵龟杀死后,去头、肉、内脏,留下背、腹甲,再刮去残肉和油脂,投入热水中煮沸1-2h。取出分离软组织,即得纯净的背、腹部的骨板。骨板先后用稀盐酸和石灰乳反复处理、水洗,再加热提取,得海龟甲提取液。用离心机分离油脂,浓缩干燥后即为干品海龟胶。
形态特征
1、海龟:体长100-130cm。一般头宽约15cm,头部具有对称的鳞片,前额鳞1对,眶后鳞4对。吻短,颌不钩曲。背部角板呈平铺状排列,颈角板1块短宽。椎角板5块呈不规则六角形;两侧突出与肋角板交叉排列。肋角板每侧4块;中间两块较大。缘角板每侧11块。臀角板较相邻的缘角板略大。背甲的棱不明显,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较平坦,每侧甲桥处有下缘角板4块,腹面前端具1块较小的呈倒三角形的间喉角板,沿中线左右两侧成为对排列着喉角板、肱角板、胸角板、腹角板、股角板及肛角板。四肢呈鳍足状,被有大鳞,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内侧各具1爪,幼体有时2爪。雄性的爪大,呈弯钩状。尾短;雄性尾较长。背部暗绿色、橄榄色或褐色,角板杂有黄白色放射斑纹。腹部黄色。
2、蠵龟:体长100-120cm。头较大,宽约25cm。上、下颌均具极强的钩状喙。头部背面具有对称的鳞片,前额鳞2对,幼体背部具3条强棱,成体背部无棱。背部表面覆以角板或角质盾片,呈平铺状排列,颈角板1块短宽,椎角板6块;第6块最大。肋角板每侧5或6块,第1块最小;第3、4块最大。缘角板每侧11块。臀角板1对较缘角板大。背甲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较平坦,每侧甲桥处有下缘角板3块。外层的角板沿中线两侧成对排列着较小的喉角板、肱角板、胸角板依次渐宽;腹角板、股角板、肛角板依次渐狭。四肢扁平呈鳍足状;前肢大,后肢小,内侧各有2爪,长成后或具1爪。尾短。背部棕红色或褐红色,有不规则的土黄色或褐色斑纹,腹部柠檬黄色或黄色。
生长环境
1、海龟:生活于海洋,以大叶藻、头足类、甲壳类及鱼类等为食。每年4-10月为繁殖季节,交尾后,雌龟于晚间至沙滩上挖坑产卵,每次产卵100-150枚,也可达200枚,卵白色圆球形,卵壳革质,柔韧,径40-45mm;孵化期50-70d。一年可产卵数次。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
2、蠵龟:栖息于温、热带海洋中,以鱼、虾、蟹及软体动物等为食。7-8月为繁殖季节,生殖时到沿海沙滩,于晚间产卵在沙坑内,每穴内产卵130-150枚,卵白色,球形,径约40mm,1年可产卵2-3次,卵经45-60d自然卵化,稚龟即能破壳而出,爬向大海。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