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鬣蜥
蜥蜴目美洲鬣蜥科动物
海鬣蜥是蜥蜴目美洲鬣蜥科须蜥蜴属爬行动物,又称钝鼻蜥、加拉巴哥海鬣蜥。身躯较长,体型较大,体色较鲜艳。头上长着坚韧的肉刺,身披盔甲状的鳞片,背上有一条隆起的角刺;爪锋利,呈钩状。尾巴扁平,长度几乎是躯干的两倍;雄性比雌性大。雌性与幼体多为黑色或灰色,雄性可能会带有黄色或粉色的斑纹。
物种学史
动物学家认为,科隆群岛的海鬣蜥是由陆生鬣蜥进化而来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的形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最明显的是,它们的尾巴比陆生鬣蜥的尾巴长得多,这使得它们能在水里随心所欲地游动。爪子也比较锋利,而且呈钩状,这样,它们不仅能牢牢地攀附在岸边的岩石上,不被大浪卷走,而且还能在有大海流的海底稳稳当地爬来爬去,寻找食物。另一派的学说指海鬣蜥是源自一类已灭绝的海中爬行动物。
形态特征
躯体
科隆群岛的海鬣蜥共分7个亚种。这种爬行动物的身躯比较长,最长的可达150厘米以上。不同岛屿上的海鬣蜥在大小上也有不同。在费尔南迪纳岛及伊莎贝拉岛上的是体型最大的,而在赫诺韦萨岛上的则是最小的。成年雄性平均体长0.75米,雌性平均体长0.6米,体重约12千克。
在陆地上,海鬣蜥较为笨拙,但它们在水中却很灵活,以强壮的尾巴来游泳。海鬣蜥的爪子长而尖,这样,它们不仅能牢牢地攀附在岸边的岩上,不被大浪卷走,而且还能在有大海流的海底稳稳当当地爬来爬去,寻找食物。海鬣蜥尾巴的长度几乎等于躯干的两倍。长长的尾巴在游泳时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
头顶部有一瘤状突起而且还带着一个“小白帽”。原来,在海鬣蜥的鼻孔与眼睛之间,有一个盐腺,能把海鬣蜥进食时带进的盐分贮存起来。当盐腺被装满后,海鬣蜥就高高地昂起头,打一个强劲的喷嚏,而含盐的液体就被射向空中,又会落在自己头上,等盐液变干,固结成壳时,就成了一层“小白帽”。
肤色
海鬣蜥的全身都是深灰色的。但是,正在求爱的海鬣蜥身体的颜色会从灰色变成黑色,而且身上会长出红色的斑点。海鬣蜥并非一定是黑色的,幼蜥的背鳍较为淡色,雄性在不同季节的颜色也有所不同。在南方岛屿正值繁殖期的雄性较为鲜艳,会呈红色及绿色;在圣克鲁斯岛的则会呈砖红色及黑色;而在费尔南迪纳岛的呈砖红色及暗绿色。群岛东南部的艾斯潘诺拉岛的海鬣蜥与群岛其他6种鬣蜥有着明显的差别,其雄性海鬣蜥身上有红、黄、黑3色相间的斑,腿、足和冠则呈暗绿色,而群岛其他岛屿的海鬣蜥身上没有花斑,通身呈绿色或黄色。
生理
海鬣蜥还具有一些有趣的生理特点。例如,在它们的鼻子与眼睛之间有两个腺,这两个腺能够按一定周期把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但最有趣的是,这种爬行动物能自动调节心律。下潜时,心律减慢;升到水面时,心律加快。在预感到鲨鱼即将来临时,能立即停止心脏跳动,使敌人不易发现它们。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有趣的试验:在一只海鬣蜥身上安装一个微型遥控探测器,然后把它放进海里。当科学家从远方向它发出危险信号时,它立即停止心脏跳动,停跳时间竟长达45分钟。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海鬣蜥是世界上唯一能适应海洋生活的鬣蜥。分布在科隆群岛的各个岛屿上。主要栖息在岩石海边,但也会出没在沼泽红树林。它们和鱼类一样,能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弋。群居于海岸的火山岩石区,是最能适应海域生活的蜥蜴。由于科隆群岛周边为寒潮区,该种必须先进行日光浴以获得较高的体温后,方能在短时间内潜入海中觅食。登陆后,仍需再靠日光浴的方式提高体温。
生活习性
光浴
海鬣蜥由于经常在冰冷的海水中寻找食物,所以对阳光的依赖性很强;它们深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热量;在陆地上行动缓慢,因此所面临的危险较大,为了应付这个弱点,经常摆出一副虚张声势的样子。为了适合潜水的需要,海鬣蜥的身体进化出很多不同于其它蜥蜴的特征。比如,为了减少潜水时热量的散失,它们可以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海水的温度一般是20℃,低于海鬣蜥的体温。)
食物
海鬣蜥经常沿着海岛的海岸线寻找被海水冲上沙滩的海草、甲壳类动物。海边的礁石上附着的各种软体动物,也是海鬣蜥的美味。海鬣蜥还经常下海去捕食。海鬣蜥吃食海藻的时候会摄入超量的盐分,不过,海鬣蜥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海鬣蜥的鼻子里有一个特殊的部分叫作盐腺,它可以在咀嚼过程中,将嘴里食物中过量的盐分分离出来,然后排出体外。所以,有的时候,人们看到海鬣蜥在打喷嚏,喷出白色的晶体,实际上是在泌盐
警戒
海鬣蜥为了提防人类和外来动物造成的影响,会做出反应,研究人员对这种状况进行了“骚扰试验”。研究人员首先记录下海鬣蜥的原始警戒距离,接着追逐海鬣蜥15分钟,直到迫使海鬣蜥走开并逃离一小段距离为止。实验结束的时候,科学家捉住了海鬣蜥并采集了血样,以检测它们血液中皮质酮(一种应激激素)水平。数据显示,当海鬣蜥将人类的追赶看作是一种危险时,其血浆中的皮质类固醇的浓度会在几分钟之内增加。
海鬣蜥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强度与是否经历过危险事件相关。那些没经历过捕食者威胁的海鬣蜥对人类的接近很放松,只在与人距离1到2米的时候离开。在此过程中,它们体内的应激激素没有什么变化。而在那些感觉到中度被捕食风险的海鬣蜥中,只有在捕食者发出攻击时海鬣蜥体内的皮质酮水平才会升高,同时只有那些曾被捕捉过的海鬣蜥的警戒距离会增加。与海鬣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时刻面临被捕食危险的爬行动物在骚扰试验中其体内的皮质酮水平上升最快。
新的研究表明,海鬣蜥会偷听其它动物的警报,从而在猎鹰来临之前逃之夭夭。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哑巴”动物会对其它物种的叫声产生反应。
分布范围
海鬣蜥是科隆群岛特有的物种,群岛远离南美洲海岸,都是火山岛,从来没有与陆地连接,故认为这些鬣蜥是在10至15万年前,从南美洲各地筏水而来的。
繁殖方式
交配季节是12月-3月,产卵季节是1-4月,雌性会为抢夺合适的产卵地而争斗。进入繁殖季节的海鬣蜥为了繁殖后代,要在海滩的沙地上挖掘一个深30-80厘米坑洞。雌海鬣蜥会在坑里产下2到3枚卵。海鬣蜥要经过4个月才能孵化出小海鬣蜥。幼仔成活率较低。雌性3-5岁时性成熟,雄性6-8岁时性成熟;
艾斯潘诺拉岛的雌性鬣蜥产完卵并不马上离开穴,而是呆在里面看守自己的卵,直到孵出小鬣蜥为止。其他岛屿的雌鬣蜥则不然,它们产完卵,用土把穴口一堵就扬长而去。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自19世纪60年代以后,海鬣蜥的命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游人的登陆严重影响到海鬣蜥的生存。他们不仅打扰了海鬣蜥的休闲生活,而且还带来不少外来动植物,这会对整个岛屿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它们要面对引进来的猫和狗的挑战,偶尔还会遭到鹰的捕食。
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定期的数量减少,它们亦受到入侵物种的掠食。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估计其数量有至少5万只,而达尔文研究站(Charles Darwin Research Station)则指有数十万只。
保护级别
海鬣蜥受到厄瓜多尔法律的全面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致危因素
这些海鬣蜥的生存会受到气候、外来物种入侵、游客增多、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
保护措施
厄瓜多尔在科隆群岛建立了三个保护区:科隆群岛国家公园和国家海洋保护区、科隆群岛人类和生物圈保护区(UNESCO)以及科隆群岛世界遗产地。由于科隆群岛是一个热门的旅游区,它吸引了大量来自厄瓜多尔大陆的移民寻求旅游业工作。为了减缓人口增长,厄瓜多尔颁布了一项新法律,要求获得特殊签证才能访问科隆群岛,并且对申请永久移居的人有严格限制。
相关研究
新发现有助于人类骨质疏松症治疗和宇航员骨质丧失的研究
据《新科学家》报道,一般情况下,生物一旦进入成年,身体便会保持原状。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科学家新发现一种正常、健康的成年物种海鬣蜥身体竟然可以收缩,越长越小,而后不久又能继续长大。
发现
海鬣蜥身怀“缩骨”绝技
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态学家马丁·威克尔斯基注意到,其研究近二十年的科隆群岛海鬣蜥(Galapagos marine iguanas)的身体似乎一年一年都在发生变化时,他并不十分相信这一结果。起初,威克尔斯基还以为这是测量误差造成的,但经多次测量,结果仍同原来一样,有时收缩的比例竟达到20%。威克尔斯基说:“有时,我们出现几毫米的测量误差很正常。但在一些情况下,测量误差竟达整整6厘米。你根本不可能犯那么大的错误。”
那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海鬣蜥体重减少从而导致体长的变化呢?威克尔斯基认为,不能单纯以体重减少来解释,因为海鬣蜥的体长变化幅度的确很大。威克尔斯基由此深信,他已找到健康成年脊椎动物“缩骨”的第一手证据。
观察
“缩骨”绝技一般在厄尔尼诺现象期间上演
海鬣蜥的体长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威克尔斯基研究小组发现,在雌雄淘汰问题上,身体大小确实至关重要。在所有岛屿上,体型大的雄性动物更有可能被雌性动物选为配偶,而体型大的雌性动物也更有可能产下更多的蛋。
成功的获得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当食物稀缺时,体形最大的海鬣蜥所受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在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期间。“厄尔尼诺”现象每3年至7年出现一次,通常会引发暴雨,而且当寒流和上升流陷入混乱时,还会造成海洋温度从平均18摄氏度最高升至32摄氏度。
由于温度太高,在这种条件下,海鬣蜥赖以生存的绿色藻类和红色藻类根本无法生长,只有褐色藻类可以幸存,不过,海鬣蜥一般感觉褐色藻类难以下咽。由于周围食物不足,这时,体型更小的海鬣蜥所需能量会更低,得以生存的机会就越大。
威克尔斯基研究小组注意到,海鬣蜥身体收缩恰恰就是在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更为明显。他们认为,收缩也许是由于不利条件引起的。这样一来,即便是身体最强壮的海鬣蜥,为了能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期间幸存下来,也会变得足够小,等灾难过去,食物充足时,它们再继续生长,重振昔日威风。威克尔斯基认为,尽管缩身后的海鬣蜥看上去有点不成比例,就像青蛙一样,但它们的移动能力仍相当完美,虽比平时速度慢,这也许是出于保存能量的考虑。
原因
“缩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骨骼吸收
尚不清楚的是,海鬣蜥究竟是如何收缩和再生长的。据威克尔斯基推测,骨骼吸收即使不是全部原因,也是收缩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食物变化可能会引发导致骨骼生长或退化的荷尔蒙释放出来。
尽管威克尔斯基尚不能证实这一点,但显然“缩身”并非由椎间组织变化所引起的。椎间组织位于脊椎骨之间。椎间组织由软骨和流体构成,比骨头更柔软,更容易压缩。由于脊椎骨之间的组织磨损会造成老年人背部弯曲,令其身高降低,一些研究人员由此认为压缩可能是海鬣蜥身体长度不断变化的秘密。
然而,海鬣蜥的椎间组织不到其脊椎长度的10%,因此,这不可能被用来解释威克尔斯基所记录的海鬣蜥的缩身。而且不断压紧的椎间组织还会限制海鬣蜥的活动。
前景
有助于人类骨质疏松症治疗和宇航员骨质丧失的研究
尽管海鬣蜥如何缩身缺乏清晰的原理,但动物的这种“缩骨功”仍引起其他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
美国宇航局骨骼研究人员和研究骨质疏松症如何造成骨质丧失的研究人员都显示出对威克尔斯基研究的兴趣,尽管迄今为止没人清楚海鬣蜥缩身是否同微重力、骨质疏松症和长期卧床休息所引起人体骨质丧失具有相似之处。但事实上,它们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相似之处:威克尔斯基的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情况下,海鬣蜥出现了皮质甾酮(甾类应激激素)水平升高的情况。皮质甾酮类似人体的荷尔蒙,身处微重力环境下的宇航员和长期卧病在床的人皮质甾酮水平也会升高。
当年再次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威克尔斯基仍计划于次年1月带上X光装置重返科隆群岛。他希望通过与一个骨骼研究小组合作,在未来5年内拍摄大量X光片,用于比较海鬣蜥在正常年月和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期间所显现的不同状况。
威克尔斯基的研究小组希望最终能证实,海鬣蜥缩身确实是由骨质丧失引起的,并期望以此为据,劝服其他人员能深入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作用原理,找到海鬣蜥缩身后,在一年内又长回原始大小、甚至更大的秘密。这方面若是取得突破,将会为逆转人类骨质丧失过程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那些深受骨质疏松症困扰的患者提供帮助,同时可以使实施长期载人航天任务更具可行性。
与此同时,有线索显示,会“缩骨功”的动物也许不单单只有海鬣蜥。自威克尔斯基的论文发表以来,其他研究人员再次对他们最初所认为在蛇、甚至龟身上出现的测量误差进行了研究。但迄今为止,他们仍未发现清晰答案,但也许,身怀令人难以置信的“缩骨大法”的爬行动物最终比人们想象的更普遍。
参考资料
.新华网.
Amblyrhynchus cristatus.Animal Diversity Wel.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2 15:52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