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周报
期刊
《海风周报》1929年1月1日在上海创刊,周刊,太阳社机关刊物,属于文艺刊物。该刊由海风周报社编辑,泰东图书局发行,主要撰稿人有蒋光慈、钱杏邨、林伯修、戴平万、楼建南、祝秀侠等。停刊时间和原因不详,馆藏1929年1月至5月发行的17期。
栏目方向
该刊主要刊载有关文艺方面的评论、译著、随笔、通信、讲演、小说、戏剧、诗篇等。具体内容侧重批评与介绍,兼登其他关于文艺稿件。在文学批评方面,该刊主要刊登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引进、宣传苏联的普罗文学理;引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的发展,如特高根教授《理论与批评》中对资产阶级文学进行尖锐的批评,在理论上探讨了无产阶级在文化领域的具体问题。在诗作方面,该刊刊登不少反映工农疾苦,讴歌十月革命,慷慨激昂的优秀作品,如森堡《罢工后的第三天》、《遗嘱》。在小说方面,该刊刊载不少文笔朴实、反映社会现实,赞扬工农群众、唤醒民众的作品,如戴平万《山中》写的就是农民们在官兵“清乡”时避难山中的情景,通过避难农民在山中的对话揭露了地主、乡绅勾结官府镇压农民运动的罪恶,歌颂了农民赤卫队敢于斗争的精神,也表现了老一辈农民正在从保守、麻木、安于现状中觉醒。
《海风周报》是由一批左翼青年编辑的文艺刊物,在文学理论与创作上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工农大众的生活与斗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代表社会的文学作品,对于冲破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该刊对于了解和研究20世纪30年代上海地区的左翼文化运动也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
海风周报.中国图书馆网.
海风周报.全国报刊索引.
最新修订时间:2021-10-13 21:3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