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路
山东省青岛市海阳路
海阳路简介:元朝定都北京,全国的中心偏处北方,北京粮食不敷食用,每年都要由长江以南向北运粮,即“南粮北运”,因为陆上运输既慢又费力,于是开始利用海上运输。古代海上运输由于船只条件限制只能是近海运输。南北海运过程中,青岛市及近海的小青岛是天然避风港口,不断有船只在这里避风和加水。
背景介绍
青岛建为城市后,在面对小青岛的岸边修了一条马路叫海阳路,是一处滨海的观光马路,景色很好。
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设立海军部,将原东北舰队改编为第三舰队,有“军舰大小13艘,航空飞机8架,教导团三百多人,陆站队二千多人”。第三海军舰队司令部青岛办事处设在海阳路22号。
发展历史
1928年12月奉系张学良易帜归顺南京国民党政府,原奉系海军葫芦岛航警学校改称海军学校,1932年迁威海,1933年改由“中央军委”管辖迁来青岛,改称青岛海军学校,也在海阳路上。
海阳路东段则建有几处别墅。宋庆龄20世纪30年代与蒋介石在政治上产生重大分歧,她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剿匪”和对日本的不抵抗政策。当时她住在上海,也曾来过青岛,就住在海阳路上。
1937年底,第三舰队从青岛撤走。日本占据青岛后,以海阳路作为海军基地,将大半条海阳路划为军事区域,封路、禁止通行,海阳路只余下了东部一百多米很短的一段。
1940年,日本海军在海阳路至小青岛建了一道防波堤。
小青岛是青岛湾内一个小岛,青岛建市以后在岛上建有灯塔,为进出胶州湾的轮船导航。诗人王亚平在青岛时,写了《灯塔守者》一诗,这是他的成名作,其中“在这曙色欲来的前夜,我把生命献给了光明。”是20世纪30年代广为传诵的名句。
1931年,小青岛开发为小青岛公园,广植花木,设石桌椅、花廊,并建了小青岛饭店,游人可由渡船行至岛上。这里是青岛观光旅游的胜境,“青岛十景”中的“琴屿飘灯”、“青岛二十四景”中的“琴岗滴翠”说的均是小青岛美景。岛上生有一种独有的百合品种,植物学家们命名为“青岛百合”。
评价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重建海军,急需海军专业军士,海军总司令陈绍宽与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商定在青岛设立“中央海军训练团”。该团于1945年12月18日在青岛海阳路上成立,由国民党政府驻美海军武官林祥光任训练团主任。由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派了3艘登陆舰作为训练团实习船。美国又派出以基廷上校为团长的“顾问团”,实际掌握大权。
“中央海军训练团”在美国直接操纵下,前后训练了海军军官三百余名,士兵三千余名。1947年7月设在上海的海军军官学校又并入这里称青岛海军军官学校,是国民党政府海军惟一正规学校。
解放后,这里作为人民解放军某部驻地,大门门牌改为“莱阳路8号”。
20世纪80年代,小青岛再度成为旅游观光景点。
海阳路中部现建为海军博物馆,有各种舰艇及海军武器,是青岛旅游观光的主要项目之一。
现在海阳路还存有一小段,包括宋庆龄旧居,但多数人认为这里是莱阳路,一般也都叫它莱阳路,其实是错了的。
为了通往小青岛,后来在海阳路以南新修了一条滨海马路,海阳路不再是滨海一条街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6 17:48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