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卫
椒江旧称
椒江旧称海门,因椒江出海处南北牛头颈山与小圆山对峙,状如大门而得名。入明以后,由于“倭寇为患”,海门建城设卫,逐渐成为军事重要地点。
历史沿革
海门卫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仍有数十处,如戚继光纪念馆、晏清门、海门双塔、古烽火台等。
清光绪年间,海门码头商贾云集,盛极一时,有“小上海”之誉。海门卫城是台州海防文化的缩影、精华和起源,明清江浙地区重要的市井商业中心之一,也是江浙地区最为繁荣的海上贸易码头,是台州文脉之所在。
戚继光屯兵海门卫,正在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最严重的时候,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明政府改变沿海防务,调迁抗倭名将戚继光来到浙江就任台金严首任参将,屯兵海门卫。海门人民为了纪念戚继光的抗倭功绩,1562年于城隍庙内建戚公祠,永奉香火。东山对于海门卫而言,意义重大。东山凝聚的人文资源堪称椒江海疆文化之精华。戚继光还曾在东山公园设防抗倭,至今还留有一处烽火台遗址。
建筑格局
明筑海门卫城时,卫城内的街巷已基本形成,它的基本布局是五纵三横。这里说的纵、横,是按现代地图上北下南,认南北向为纵、东西向为横。
五纵街道是:南北向主街为仓前街和仓头街(今南新椒街),往东第一条是龙须巷、寿亭路(今光明路);第二条是东横街(今乌衣巷,南北走向,因旧时以东西为直、南北为横,故称横街)、后巷和鼓楼巷;第三条是北门路和东门后街(今戚继光路)。
主街西面是西横街(今育才路)。其它还有捻子巷、金银巷、后巷(今永泰街)、卖布巷、卖盐巷、卖猪巷、豁脚巷、参府巷等小巷;后期还在靖波门外吊桥周边发展卖羊巷、卖鸡巷等。
三横街道是:南面的横街为棋盘街、宝剑街和东门前街(即今西门路和东门路),中间的横街是西门前巷(今石公庙巷)和大衙巷(此名是海门设参将衙门后才有的巷名,今称衙门巷),北面横街是梅梨巷(后又称天后宫巷,今称双忠路)。
海门卫城就是按照这些街巷布局建设,这些街巷的存在,也足可证明该地的商贸经济不可小觑。
城设五门:东门称晏清门,设东门岭头,有东门前街通达;西门宁远门,设棋盘街末端;南北主街南端设南门德风门,北端设小北门靖波门;另在东横街北端设大北门临江门。
晏清门立于东山之上,是海门卫城五城门中唯一一座完整保留下来的城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军事价值和文化价值。2008年11月,区政府将海门卫城垣仅存东门岭的晏清门(东门)列为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内有五河:一条在东部引南门河水入椒江,由东南水门经龙眼桥、穿城隍庙,与乌衣巷平行,于黄牛桥(后讹传为黄岩桥)折西,出南山殿水门与东沙河相接,排水于营防浦;一条曰西河头,起自南城脚与西横街平行,出西北水门,排水于西沙河;一条起自南山殿与龙须巷平行接南门关刀河;一条自城隍庙起,与大衙巷、前巷平行接西河头;一条自黄牛桥始,与东横街平行,至鼓楼再顺宝剑街接关刀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2 23:5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