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蜗牛(学名:Janthina janthina)是梯螺科、海蜗牛属软体动物。海蜗牛贝壳略呈马蹄形,壳长约30毫米;壳质薄脆,螺旋部低,体螺层膨大,在基部有细弱的螺旋纹,周缘有一钝的棱角;壳面呈紫色,生长纹明显;壳口近圆角形,轴唇稍扭曲;足宽,其上有足腺产生的浮囊,借助于浮囊营海上浮游生活。别名紫螺。
物种学史
词源:属名Janthina来源于法语化的拉丁文,种名janthina源自希腊语“ianthinos”,意思是与紫色有关。
形态特征
海蜗牛
贝壳略呈马蹄形,壳长约30毫米;壳质薄脆,螺旋部低,体螺层膨大,约有4-5层螺层,早期的螺层凸圆,缝合线明显。壳口边缘浑圆,螺轴微扭曲,纵生长纹与螺旋沟纹相较。在基部有细弱的螺旋纹,周缘有一钝的棱角;壳面呈紫色,除壳顶、缝合线和壳底外,紫罗兰色的外表泛着白色。生长纹明显;
壳口近圆角形,轴唇稍扭曲;足宽,其上有足腺产生的浮囊,借助于浮囊营海上浮游生活。
生活习性
漂浮
海蜗牛用腹足搅动海水造成泡沫,使其结合沾粘一起。如果泡沫筏崩解,紫螺会沉入海底而死亡。在遭遇到侵犯时,能释放出紫罗兰色液体。海蜗牛足部非常宽大,能够分泌黏液。它们先用黏液包裹空气制造出浮囊,然后借助浮囊在海水中“冲浪”,营浮游生活。很久以前,贝类学家就观察到海蜗牛利用这种浮囊在海水中“冲浪”,不过,它们究竟是如何进化出这种怪异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个谜。除了充当漂浮设备外,浮囊还是手的卵存储区和刚围孵化出来的幼体的活动平台。
变色
除了泡泡浮囊,海蜗牛还上演着一系列“变形计”。首先,海蜗牛的贝壳变得非常脆薄,尽可能减轻重量,更易漂浮;其次,海蜗牛贝壳呈蓝紫色。在蓝色的海洋里,偏蓝的壳体颜色能够很好地融入环境,从而隐藏自己。更有意思的是,靠近螺口一侧贝壳的腹面颜色更深,而壳背面的颜色偏白,这样无论是从天上往下看,还是从海里往上看,海蜗牛都能与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从而起到“隐身”的作用;第三,没有口盖(即厣〔yàn〕)。口盖具有类似“门”的作用。但海蜗牛不需要口盖,一方面它们为了漂浮,必须始终固定住浮囊,所以它们的头部和腹足的一部分必须露在贝壳外,无法“关门”。另一方面,它们脆薄的贝壳不堪一击,一旦遇到捕食者,此时即使有口盖也于事无补,因此,在进化的过程中,海蜗牛彻底把口盖“丢掉”了。
食性
海蜗牛没有游泳能力,只能靠浮囊随波逐流,因此它们只能“守株待兔”,不过它们的食物还是有主食和零食之分。海蜗牛常常成群在海洋表层浮游;肉食性,常以同样营浮游生活的小鱼小虾或水母为食。海蜗牛的主要食物是银币水母、帆水母和僧帽水母,因为这些水母也是始终漂浮在海面随波逐流的蓝色系生物,数量巨大,被海蜗牛遇到并捕食的概率最高。此外,一些小型生物会随机出现在周围的海面,对于这些零食它们也是来者不拒,如浮游的昆虫、附着漂浮的茗荷,甚至是海蜗牛同类,偶尔它们也自相残杀。
除了强大的齿舌“绞肉机”外,海蜗牛还有一件秘密武器——它们在捕食的过程中,必要时会分泌具有麻痹作用的紫色染液,使猎物乖乖地束手就擒。海蜗牛的紫色染液除了在捕食时可作为麻醉剂外,在遇到危险时也可能会释放,从而起到防御的作用。
分布范围
海蜗牛在全球暖水海城都有分布,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地中海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它几乎遍布全球,主要生活在北纬50°至北纬40°之间。在中国多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繁殖方式
海蜗牛是雌雄同体动物,每只海蜗牛都具有雄性和雌性特征,刚出生时是雄性,在成长过程中会变成雌性。更神奇的是,当这种海蜗牛处于雄性阶段时,它们甚至没有阴茎。雄性海蜗牛将自己的精子包成一束,排到体外进行授精。而后,受精卵依附在浮囊下面,随着母体在海面上漂浮,在旅途中孵化。卵胎生,一次可产卵十万多个。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海蜗牛浑身是宝,营养丰富,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其卵附着在海蜗牛蛋白腺分泌的细长胶状卵索上,被称为“海粉丝”,有消炎退热、润肺滋阴的功效。日本科学家从海蜗牛体内提取了一种名为“阿普里罗灵”的化合物,可以制成高效的抗癌剂。
经济价值
其壳可制作工艺品。
动物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