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海派小说又称
新感觉派
,是
现代主义
小说流派
。
初期海派
接续鸳蝴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
①概说
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 表现市民生活,迎合大众口味。
过渡性都市描写。 沉醉于物质享受而又有
负罪感
。
“都市男女”主题。
性爱小说
风尚,表现现代人性的“新式肉欲小说”。
重视形式的创新。 上海追新猎奇的风貌。
②张资平
经济和性的双重压抑主题,彻底的媚俗化。
“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显示出海派的驳杂。创作《苔莉》后与创造社闹翻。
《最后的幸福》《长途》《
上帝的儿女们
》
③叶灵凤
以感伤
恋情小说
为起点,中国
心理分析
小说最早的推行者之一。
31年后转向对都会女性的动态刻画。最现代的文体,狂放颓丧背后潜藏着旧式的温婉。《朱古律的回忆》《七颗心的人》
还创作过通俗长篇小说。
新感觉派
最完整的一支
现代派小说
。海派承上启下极重要的一个阶段。
现代人的眼光,新异的现代形式。文化根源和外来影响。
①刘呐鸥
《都市风景线》集 发现上海的
现代性
,对都市人生存处境的体验。感觉意识流动跳跃的文体,五光十色又混沌不清,缺少批判力。 《残留》《风景》
②穆时英
“穆时英笔调” 心理型小说
流行用语
和特殊修辞,文字暴发户,激烈的动作性描写。
《南北极》集 下层
流浪汉
生活,笔调短促别致的写实。
《
上海的狐步舞
》 无数条线索、无数个故事构成的“蒙太奇的语法”。
《黑牡丹》 逃离都市,舞女生活段落。
《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公墓》《白金女体的塑像》
都市成为独立的
审美对象
。总体的批判和局部的迷醉,潜在的哀婉气息。
③施蛰存
心理分析小说堪称独步。不断尝试新技巧。城乡二元倾向。
《上元灯》集 初恋怀旧情绪、
小市民
生活
《鸠摩罗什》 转向以
精神分析学说
创作
心理小说
。
《
将军底头
》《石秀》《李师师》 重新解释历史人物和事件。
《梅雨之夕》《狮子座流星》现代环境下的女性世界,由情爱透视人性。
《春阳》 “文化碰撞结构”,
社会变迁
隐约包含在人物心理变迁之内。
《雾》写城镇中青年女性性苦闷,折射着性爱意识与
封建主义
、
资本主义
文明的冲突。
《小珍集》用心理分析方法写社会现实生活的怪现状,则有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向。
④黑婴
都市流浪女成为都市女主人。
《1000尺卡通》《雷梦娜》《伞·香水·女人》《咖啡座的忧郁》《女性嫌恶症患者》《回力线》
⑤禾金
《造形动力学》《副型爱郁症》《蝴蝶样》
特色与倾向
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
引进多种
现代派
手法,在
小说结构
、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
对人的“精神内海”的表现,有新的开掘。
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有某种悲观绝望、颓废色情的倾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5 15:23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初期海派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