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联合大会(Joint Oceanographic Assembly ,
JOA) ,海洋科学方面开展合作活动的两国或多国组织的总称。
海洋学大会的由来
海洋学联合大会始于1960年,每6年举行一次。在几十年间,已分别在东京、莫斯科、爱丁堡、纽约等地举行。它是有关海洋的多学科性会议,着重交流海洋学领域内的最新发展。
关于加拿大联合海洋学大会的简介
1982年8月2日至13日,世界联合海洋学大会在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市举行。以著名的藻类学家曾呈奎为首的中国海洋学家代表团参加了这次海洋学大会。
这次在加拿大举行的是第五次。它是有关海洋的多学科性会议,着重交流海洋学领域内的最新发展。这次大会由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国际生物海洋学委员会、
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等六个国际组织联合主办,由加拿大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具体承办,得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气象组织、粮农组织、海事协商组织、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的支持和指导。会议规模较大,有35个国家、800多位海洋科学家与会,是国际海洋学界的一次广泛集会,会议内容也极为丰富,主要交流自上次大会以来国际海洋学方面的发展,包括海洋气候变化、海洋与大气的物质交换、海平面变化、深海地质学、大陆架海洋学、海洋资源、渔业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红树林生态系统、极地研究以及南极海洋工程等专题。大会宣读的论文有200多篇,同时还举办了论文展览,展出了300多篇论文和论文摘要。会议期间,加拿大政府还专门举办了海洋仪器和设备展览会,从普通的海洋调査仪器到工业用的海洋钻探设备,产品琳琅满目,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
讨论的几个侧面,会议讨论的题目极为广泛,现将几个引人注目的侧面介绍如下。
1.海洋与气候的研究很受与会科学家们的重视,这反峡了国际海洋研究计划的重点 联合国一些专门机构,例如
世界气象组织,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以及一些非政府的专业性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制订、协调和执行以海一气相互关系为重点的气候研究计划。气候研究之所以引起重视,.其原因是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气候发生过一些反常的现象,灾害性气候接连不断地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南大西洋海流的紊乱,导致了秘鲁渔业产量的急剧下降;世界气候的失常导致苏联农作物的歉收和撒哈拉地区的大旱。这些现象使人们对全球气候的研究产生了兴趣。这些研究包括大洋环流、海一气相互作用、
二氧化碳及其他化学成份的影响以及古气候的对比研究等。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四分之三,对气候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科学家们用实测资料结合数值模式来研究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此外,科学家们还从古海洋学的研究出发来探讨海洋的演变和发展,海平面的升降和气候的变化。用科学家的语言来概述,就是“历史是了解现在和将来的一把钥匙”,可见开展古海洋的研究对现代气候的研究起着对照和验证的作用。人类对气候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了—个良好的开端,而更多的未知领域还有待人们去努力探索。科学家们预言,今后的十年,将是全球气候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可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对全球性的灾害性气候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以造福于人类。
2. 海洋环境污染是一个国际性问题 海水是流动的,没有国界的,海洋污染物可以通 过洋流和其他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因此,减轻和消除海洋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切实可行的国际合作。这自然成为在这次大会中受到重视的讨论题目之一。海洋科学家们通过实际调查、实验分析、计算和研究,认识到当前影响全球海洋环境的有五种不同性质的污染物:①石油烃类;②农药和工业化学物质;③重金属;④
放射性废弃物;⑤永久性固体倾弃物。据初步估算,当前排入海洋的石油每年约有350万吨;重金属近100万吨,其中铅每年就有30万吨;固体倾弃物达600多万吨。由于近十年来对石油污染采取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排入海洋的石油减少了百分之三十,但是,当前海洋的主要污染物仍然是石油。科学家们根据海洋污染来源于陆地、大气、船舶、倾废、海洋开发等的实际情况,加强了海洋学基础理论与海洋污染的研究,从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地质地貌等方面来阐述污染物的性质、转移的过程和方式,及其在海洋中产生的作用。从对污染区域的研究来看,科学家们对人们称之为海洋边缘区域的沿岸海域和陆架浅海区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为这里是人类活动比较频繁,
海洋生物生产力比较集中,而污染又是比较重的区域。因此,加强对这一区域污染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卫星海洋学 卫星海学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技术科学,它丰富了立体观测海洋的内容。俗话说:“高瞻远瞩”,卫星观测就具有这一特点。卫星可以在地面上空100至400公里的轨道上观测地球。因此,利用卫星对海洋进行大面积的观测,把海洋状况信息记录下来,再通过卫星照片和其他方式,传送到地面。最初的卫星测量是从测量海面风开始的,现在利用卫星来观测海洋的项目越来越多。例如用红外线测量大面积的海面温度;利用卫星高度计测定海浪波高、海平面变化、海洋环流;利用微波遥感器观测海冰的分布。此外,通过卫星测定海洋色谱的方法来观测海面叶绿素和其他生物学特征,以及验证水团的状况,也已经取得了成功。卫星海洋学作为海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已崭露头角,虽然有不少地方尚需努力探索,然而,利用卫星观测海洋所获得的资料,结合船舶、浮标等其他手段所观测到的结果,对研究海洋、建立海洋各种参数的模式无疑是有极大意义的。海洋学家对卫星海洋学发展的重视,以及对其发展的广阔前景所抱有的信心,给人们留下了深科的印象。
4. 海洋资源的开发大会上的不少报告和论文,对海底矿物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前景作了评价。海底矿物象陆地矿物一样是多种多样的,就矿藏分布的地理位置而言,似乎可以把海底矿物资源分成两大部分。一是陆架浅海矿物资源,当前已知道的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这是当前大规模开发的、有经济价值的矿物资源。欧洲的北海、加拿大东海岸的北极海域、墨西哥沿海、印度尼西亚沿岸海域以及世界其他沿梅区域,都有藏量丰富的油气资源,不少地区已经进入开采阶段,也有不少地方尚未被勘探和开发。我国沿海有非常良好的油气远景,藏量相当丰富,已经探明了一些极有开采价值的油田,可望在近期内得到开采。二是深海底的矿产资源,即以富含锰、钴、铜、镍等多种金属的锰结核资源为主。这些猛结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底。据报道,仅太平洋的锰结核藏量就达一万亿吨以上,从中可以提炼出锰、钴、铜、镍等各种金属,是现代工业制钢、宇航、石油钻探等不可缺少的原料。近二十年来,海底锰结梭的开发引起了国际上的极大关注。联合国第三次海津法会议已通过了新的海洋法公约,其中包括了深海底矿物资源的开发制度。但与会的科学家们认为,由于锰结核大部分集中在水深五千米以下的深海底,进行大规模的、有商业价值的开来,还是下一个世纪的事情。当然除了锰结核外,当前在世界上也有一些小规模的固体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马来西亚沿海的锡矿,纳米比亚沿海的钻石矿以及荷兰沿海的沙金矿等。
中国海洋学家的对外交流
中国海洋学家是第一次参加联合海洋学大会,受到大会组织者和各国海洋学家的欢迎和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的广播电台安排了与中国科学家的会见,采制了录音报道,向谓界介绍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情况。本着互相学习、积极交流的精神,中国科学家们广泛参与了大会的各项活动和交往,促进了学术交流,增进了友谊。由国海洋学家向会议提交了10篇展览论文,引起了外国同行们的重视和兴趣。这些论文包栝:
1. 一种从溶解态物质形成自生硅酸盐矿物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重金属在海中运移的关系(李法西等)
2. 东中国海的动力数值模型及其在环流、潮汐、风暴潮和污染扩散模拟中的应用(冯士伟等)
3.东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汪龙文等)
4.台湾海峡西南部桡足类分布的数值分析(李冠国)
5. 厦门球栉水母形态发育的观察(丘书院)
6. 中国东南近岸海域球型侧腕水母的分布和丰度(张金标)
7. 赤道太平洋西部海祥热结构和海流的起伏(王宗山等)
8. 渤海污染扩散的数值模拟(窦振兴等)
9. 印度西太平洋区绯科鱼类的地理分布(丘书院)
10.台湾海峡西岸浮游介形类的分布(陈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