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胡同
宋春丽、郭冬临等主演的话剧
《海棠胡同》是一部反映住房问题的话剧,这部由国内著名作家霍达担纲编剧,王剑男执导,宋春丽、郭冬临、杨立新、郭达等主演的话剧,直指当代社会最牵动人心的房子,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关注。剧本围绕着社会热门的房子问题,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思想。话剧中,宋春丽和郭冬临都扮演着住在老四合院的老北京人,他们看着胡同的变迁,看着北京的发展,但是却无法避免的被涉及到自己的老房子要拆迁的命运。而同是著名话剧演员的杨立新饰演的就是一位拆房的房地产商。
创作背景
《海棠胡同》的剧本正式动笔是始于2009年夏,一些具体的故事的线索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进行编织和组建的。但是故事的内核,却起始于很早。
80年代,改革开放,整个社会开始以经济发展为主要议题。经过了90年代的动荡,千禧年的迷茫,人们开始慢慢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并一一争先恐后地踏进了这种潮流之中。
05年后,首先是上海,杭州紧随其后,紧接着,北京等全国性大型城市,相继开始了这一场波涛汹涌的房价涨潮。自06年以来,北京的房价涨幅已经不知翻了多少倍,即便是今日,每天的房价动荡也是瞬息万变,既让人联想到07年的股市,又让人想起了法币时期的物价。归根到底,是什么引起房价的哄涨?市场。市场由什么构成?消费者。消费者是什么?人。
城市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原本属于这里的,以及原本不属于这里的。这里曾经的主人,这里未来的主人。捍卫者、征服者、追逐者、守望者,都在这北京城里。他们有曾经世代在此居住的“老北京”;有已经功成名就,要来“天子脚下”一展宏图的“成功者”;有抱着梦想,来到大城市,来看看城里的月亮是否更圆的“蚁族”……等等等等,欲潮催动着人潮,各种文化、理念的冲突和交融,使一座北京城即将要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换血”。
我们无意于站在任何一方的角度,来为某一方辩护或呼喊。我们只能尽量地站在一个客观地角度平静地叙述,来默默观看这一场变革,发生在我们熟悉的北京城,我们日益陌生的北京城。
剧本中的人物、故事,或许是整个北京城的故事,或许就在某个我们熟悉抑或陌生的街头巷尾,或许他们曾与我们擦肩而过,或许,我们就身在其中。
演出的现实意义
前面说了很多种人,就是这些人,构成了当下大城市中的人潮。而本剧中的人物,也可以一一对号入座。如上文提到,在这次变革和“换血”中,各种理念之间会有一场极大的冲突。其实在每次融合的过程中,这种冲突都是在所难免的,不过随着历史的进程,人们渐渐遗忘了那些冲突,而保留下了那些融合的结果。历史上的那些融合,有时甚至伴随着血腥的杀戮,而当下的这次融合,也是充满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当然,社会进步了,人类文明了,不过,在这种文明下,却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欲望、手段,也保留着最单纯的留恋、憧憬。
本剧试图将这个时代中的这个城市,浓缩在一个即将拆迁的院子里,几个人身上。这个时代的这个阶段即将过去,在历史的烟云中,其实也就是一个瞬间,我们期待能通过我们的创作,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记录下来,没有喝彩、也没有惋惜地,去静静地观看着,发生我们身边的这些人、这些事。
现实生活中,矛盾是尖锐的,也是日益激化的。结合到每个人身上也是不一样的。萧老太太心中所坚守的,就是这座院子,对亡夫的半个世纪的承诺。对他来说,一切都生活在过去。没有未来。而对陆天宇来说,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梁德宝和魏老师,绞尽脑汁地在与开发商斗智斗勇,对他们来说,生活是有希望的,而一切希望,都是寄托在房子上。
魏佳梁辰这一对年轻人,理论上,应当带有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他们却也在恐惧,恐惧成长,恐惧责任。在当下这个时节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房子,成了头等重要的事情,而他们太过年轻、稚嫩,而房子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巨大压力,如同五行山一般沉重地压制下来,使他们焦躁不安。
林志龙则是另一类人的代表,他们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北京。一部分人留下了,一部分人走了。还有一部分本来该走的人坚持着流了下来。林志龙显然没有第三类人那么窘迫,他很从容,但他时刻能感到这个城市的人们对他的抵触和逆反,他用自己的方式来反抗,来融合。而黄永良,则是在另一个极端上寻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和归宿,即便这是一条不归路。
这个时代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对于地域的概念又开始明确起来。网上的很多文章甚至带有极强的攻击性。上海白领们发明了一个新兴的词汇“硬盘人”。其典故出自一个叫做宽带山的上海网站。宽带山上上海人居多,所以上海人关注的话题自然比较多了,而“外地人”作为流动人口很多的上海来说自然是众多热门话题之一。但是由于原本中性的词汇“外地人”由于带上了一分贬义,有时候便成了防止地域歧视的禁语。因网友习惯用“WDR”缩写代替“外地人”,之后“WDR”这一缩写被管理员屏蔽(但当时“外地人”却未被管理员屏蔽),随后“VVDR”相继蒙蔽,但因WD两字母和硬盘生产商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缩写相符合,故有用户将外地人改称为“西部数据”人,日后逐渐演化成“硬盘人”。
这个带有极强侮辱性的词汇的出现,将会更加强烈地加剧上海这座城市里原住居民和外来人口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成为这座城市的关注重点,如近来所谓的“海派名嘴”周立波,就是以谈论硬盘人的脱口秀起家的。但其实,随着时间,这些争论和斗争,都会烟消云散,而这座城市依旧会存在着勃勃生机。
上海市里的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的比例是7:13,本地人口占35%,而北京的比例是1:8,本地人口占11%。至于北京是否日后也会产生这种带有侮辱色彩的词汇,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冲突,同样也会出现,这种矛盾,同样也会激化。
几辈子街里街坊世交的邻居,将会在这次换血中,从天坛脚下,搬到五环以外,取而代之的则是高楼大厦,里面的居民则是新北京人。在这里,北京居民带着他们与生俱来的优点和缺点,带着这种种不适应,来慢慢地适应这种新的格局。
人类的天性是与记忆作斗争:努力去铭记那些注定被遗忘的;努力去遗忘那些注定被铭记的。北京城所经历的这个时刻,其实如同流水一般,不经意地走过,也会不经意的流逝。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作品,来记录下这个时刻,等到这个时代结束后,人们再回过头时,能够静静地,回望这个故事,不求他们沉思或反省,只希望他们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段故事。
主创团队
主创人员名单:
制作人:张晞
执行制作人:龚朝晖
导演:王剑男
编剧:霍达
制作统筹:于洋
舞美:曹璐
灯光:高洁
音乐:樊冲
服化设计:武莎莎
剧情简介
故事就发生在当下的北京城,被高楼大厦包围的海棠胡同里,仅存最后一个院子,里面三家“钉子户”与开发商之间的一场“博弈”。一位半路杀出的记者吴伟的介入,打破了这座院子里最后一丝残留的平静。下岗厨子梁德宝、退休教师魏老师,以及一位在半个世纪前红极一时的鼓书艺人苏宛君,这个钉子户“三角同盟”,将与以天宝园集团董事长陆天宇进行最后的“斗争”。
钉子户们说出了自己各自的难处,他们不再是“刁民”;开发商也讲出了自己的道理,他们不再是“奸商”,而所有的问题聚集到一起,不再仅仅是这座院子,也不仅仅是这条胡同,而是偌大的一座北京城,这座城市将何去何从,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将何去何从,是否真的要“经历一次换血”?海棠胡同的最后一座建筑——萧家大院的去留,这些最后“坚守”的住户的去留,这些历经200年风雨的海棠树的去留,都将一一展现。
却道海棠依旧。
导演的话
我们试图将这个时代中的这个城市,浓缩在一个即将拆迁的院子里,几个人身上。这个时代的这个阶段即将过去,在历史的烟云中,其实也就是一个瞬间,我们期待能通过我们的创作,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记录下来,没有喝彩、也没有惋惜地,去静静地观看着,发生我们身边的这些人、这些事。 我们无意于站在任何一方的角度,来为某一方辩护或呼喊。我们只能尽量地站在一个客观地角度平静地叙述,来默默观看这一场变革,发生在我们熟悉的北京城,我们日益陌生的北京城。剧本中的人物、故事,或许是整个北京城的故事,或许就在某个我们熟悉抑或陌生的街头巷尾,或许他们曾与我们擦肩而过,或许,我们就身在其中。
精彩看点
看点一:强大的演员阵容。杨立新、宋春丽、郭达、郭冬临加盟,杨立新首次接演体制外话剧;宋春丽在多年后走出荧幕,走上舞台;郭达从春晚来到话剧舞台,一样的幽默,不一样的严肃。还有80后的新生力量,同台竞艺。
看点二:反映时下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房子。小小的《海棠胡同》,牵扯出大大的社会万象。幽默的背后是严肃的社会现实。
看点三:舞台置景。两百年的西府海棠,精致的置景让人身临其境。
看点四:原创音乐与京味儿韵律相结合。该剧所有音乐均为原创,既融合通俗流行音乐的元素,又有京韵大鼓和鸽哨等老北京最熟悉的声音,除了视觉,同时能给人听觉上的愉悦。
犀利台词
老北京说:“从市中心搬到五环外头去,凭什么?我们这儿一环不环,这是点儿!祖祖辈辈的老北京,干吗搬到乡下去?那不成了乡下人了?”“要是政府为了公共利益征用土地,比方说拓宽马路,或是建博物馆、盖学校,我们没话说;可是开发商盖的是商品房,他卖楼赚钱,倒要我们为他作牺牲,这没道理啊!”“你没有义务给穷人盖房,我也没有义务给富人腾地儿!”
外地人说:“等我买了房,就把我媳妇接来,让我儿子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当个北京人,我就是北京人的爹了!”“人命和房子相比,当然是房子重要!现如今,顶不值钱的是人命,越来越贵的是房子!”
记者说:“京城房贵,居大不易!房子,房子,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词儿能这么牵动人心,难道‘有钱的进来,没钱的出去’就是这座城市的惟一出路吗?”
编剧霍达
国家一级作家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著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600余万字。
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补天裂》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和电视剧两个奖项,并被评为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十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中篇小说《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话剧剧本《红尘》获第二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
电视剧《鹊桥仙》获首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电影剧本《龙驹》获建国四十周年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
代表作尚有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大型历史剧本《秦皇父子》等。
曾任开罗电影节国际评委、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一级编剧,生平及成就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3 16:38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