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上限制影片表现内容的审查性法规。由全美电影制片和发行人协会主席W.海斯与耶稣会教士D.洛德等人起草制订,1930年3 月31日公布。在1915年,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就开始成立审查委员会,删剪和禁映他们认为不好的电影。 1922年,为了保证票房收入、“纯洁”电影画面及内容,电影审查委员会开始筹建。这一机构由威尔·海斯(长老会教友、共和党人,曾任邮政总局局长)领导。1930年,天主教教士丹尼尔·劳德公开宣称电影正在败坏人们的道德观,并起草了一部电影审查法典,这部法典很快被电影工业的巨头们接受并交由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1945年更名为美国电影协会,简称MPAA。主席即威尔·海斯执行,所以史称《海斯法典》)。
背景介绍
出现这种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得到了联邦法律系统的认可和支持。一家电影公司的一部影片被俄亥俄州政府禁映,该公司于1918年对俄亥俄州政府提出诉讼,将州政府告上联邦法院。这个案子经过一系列的辩论之后,最后最高法院作了一个裁决,说电影作为一个娱乐产业是不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表达自由(free speech)限制,电影放映“纯属商业行为”,不能被视为“新闻媒体的一部分或公共舆论之工具”。电影因此无权享受宪法第一修正案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而须接受州、市政府的预先审查。从而肯定了对于电影进行审查和引导是合法的。这是对美国电影审查制度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一个判例。
由于美国整个法律系统是一个案例法系统。其成文法非常简单,但是每一个案例都具有法律的效力。所以你第一个这么判了,第二个我也就这么判。这个判例一直到1956年关于意大利著名导演罗西里尼的一部影片进口美国受到限制的另外一个判例才基本推翻这个限制。
内容
它给电影下达了12条禁令:
1、违法的罪行:表现违法的罪行不准(1)讲授犯罪的方法;(2)使潜在的犯罪分子产生模仿的念头;(3)让犯罪分子显得富于英雄气概和理直气壮。
2、性:出于对婚姻和家庭的神圣性的关注,必须慎重对待三角恋爱……不能使观众对婚姻制度产生反感。(1)决不可把不纯洁的爱情描绘成诱人和美丽的;(2)它不能成为喜剧或笑剧的题材;(3)决不可由此唤起观众的情欲或病态的好奇心;(4)决不可给人以正当的和可接受的印象;(5)总的来说,在表现方法和方式上决不可细致入微。
3、庸俗;
4、淫秽;
5、渎神;
6、服装:绝不能因情节需要而裸露。
7、舞蹈:总的来说,跳舞被承认是一种艺术和一种表达人的情绪的美丽的形式。但是暗示或表现性动作的独舞或双人或多人舞、意在挑动观众情欲的舞蹈、摇摆胸部的舞蹈、双腿不动而作过度的躯体动作的舞蹈都是不雅观的和邪恶的。
8、宗教:神职人员之所以不能成为滑稽可笑的角色或歹徒,是因为对待他们的态度很容易转化为对待宗教的态度。观众对一位教士不够尊重,宗教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也就下降。
9、外景地:某些地方是和性生活或性犯罪有密切的联系,在选景时必须慎重对待。
10、民族感情:必须妥善考虑和尊重对待任何民族的正当权利、历史和感情。
11、片名:一部影片的名字是特定货品的标识,它必须遵守这方面的职业道德规则。
12、令人厌恶的事物:这类事物有时是情节所必需的,对这给养的处理既不可沦于粗俗也不可伤害观众的感情。
执行
第一部被“海斯办公室”审查的电影是约瑟夫·冯·斯登堡执导的《蓝天使》,演员玛琳·黛德丽在片中穿着暴露、抽烟喝酒,在舞台上高跷起裸露着的大腿。电影情节是一名教授爱上了黛德丽扮演的歌女,并与她结婚。婚后的他在剧场做了一名小丑,他无法容忍妻子同其他男人欢娱而发疯,最后悲惨地死去。这部电影触犯《法典》的地方不止一处,令人诧异的是海斯的手下竟然对电影赞不绝口。但电影在一些地方被禁映,有些地方检察官们更是大动剪刀。
《蓝天使》的情况说明了海斯此时的尴尬,他没有删改的权力,更不要说禁映,只有建议修改的权力,听不听全看制片人们的心情。海斯拿着好莱坞发的工资,也没有硬来的资本,只能苦口婆心地劝制片商们听话。而在制片人们看来,《法典》干脆就没法执行,就拿《蓝天使》来说,“不能把通奸表现得具有诱惑力”,可是电影是视觉艺术,女明星都是性感妖艳,难不成把黛德丽换成个姿色平庸、“没有诱惑力”的,教授被勾引的说服力何在?电影又有谁要看?
尽管海斯和他的手下对剧本没少提修改意见,奔赴全国各地大费周章地让影片得以上映,但还是刺激得天主教会发起了抵制活动,教会还向华尔街施压,不再给好莱坞贷款。1934年,“天主教道德联盟”成立,专门职责就是检视好莱坞影片的道德内容,他们会给上映影片打上三类标签,好、中、坏,要求教徒抵制那些“坏的”、“不道德”的影片。神父们拿着小本站在电影院门口,记下不听话的教徒,有人看了部《人猿泰山》就成为罪人,因为在某些教师们看来,女主角的裙子太短。
在声势浩大的反对浪潮之下,好莱坞意识到做生意不能冒犯太多人,终于就范。
1934年,海斯雇佣天主教徒约瑟夫·布里恩掌管新成立的法典执行局(PCA),他要求:所有剧本在开拍前必须送呈待批;影片终剪版必须与经过批准的剧本相吻合;凡是有违“法典”的影片,均不能加盖该委员会的批准章;任何未经该委员会批准、擅自上映影片的制片人或发行商将被课以两万五千美元罚款。由于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均属MPPDA成员,且掌控了当时70%的首轮影院,因此该法典在执行方面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为确保万无一失,PCA还不时派员坐镇摄制现场,检查、监督对剧本的执行情况,尤其是服装、舞蹈、对话等。好莱坞的自我审查体系开始运作,回避了严肃重大的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渐渐平息了外界的反对。从1934年到五十年代,黄金时期的好莱坞电影,无不深深打上了《海斯法典》的烙印。
就拿《卡萨布兰卡》来说,布里恩在看过剧本后,反对明确地提及里克和伊尔莎在巴黎曾经同居,和雷诺上尉向恳求发放护照的女人索取性贿赂。坚持法典的规定也堵死了男女主人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可能性,因为伊尔莎已经订婚,法典不允许婚外情。这反而成就了《卡萨布兰卡》的经典桥段——里克高贵地放弃这段感情。其实在《法典》的要求下,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葛丽泰·嘉宝主演的托翁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也免不了受到法典的“匡正”:布里恩要求尽可能地压缩不正当爱情行为的细节,不允许长时间谈情说爱、不允许热烈地接吻、不允许手拉手逛公园。他对安娜和沃伦斯基一起吃早餐的情节大为不安,认定这会导致观众判断两人已经同居。还要求删掉安娜非婚生育的情节,以至于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问:“我想请教一下,如果不涉及性关系和通奸,我又怎么拍这部影片?”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安娜和沃伦斯基几乎没有什么身体接触,他们真实关系的细节全凭猜想,但剧中其他角色却不断地对两人进行各种警告和谴责,这是因为布里恩要求把安娜的罪行表现得明白无误,整部电影充满了说教味。
挑战
面对法典,导演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利·怀尔德的黑色电影经典《双重赔偿》改编自詹姆斯·M·凯恩的小说,讲述了一对奸夫淫妇谋杀亲夫诈领巨额保险金的故事。原作发表于1935年,当时数家好莱坞公司争相购买改编权,开价最高的是两万五千美元。但布里恩警告制片人,拍这部电影想都别想。八年后,詹姆斯·M·凯恩的文集出版,派拉蒙又想起这部小说,觉得非常适合比利·怀尔德,再次咨询布里恩,得到的答复照旧。但派拉蒙决定冒一把险,花一万五千美元买下改编权。比利·怀尔德写出了剧本交给布里恩,后者只是提出女主角一出场衣着不要太暴露等几个细节上的修改,本子竟然通过了。詹姆斯·M·凯恩对布里恩一直耿耿于怀,因为此人让自己少挣了一万美元。至于比利·怀尔德动了什么手脚让剧本通过布里恩的法眼,有一个经典桥段颇能说明问题:男女抱在一起后,镜头一转,男人跷着腿躺在沙发上,女人补着妆。中间发生了什么?意会。
比起比利·怀尔德的机智,希区柯克就有些耍无赖了。在拍摄《美人计》的时候,由于法典规定吻戏不得超过三秒,他就让男女演员吻三秒停一下再吻,最后我们看到加里·格兰特抱着英格丽·褒曼连续并间断地“啃”了两分半钟。
最嚣张的是电影业和航空业的双料大亨霍华德·休斯。1941年他投拍电影《歹徒》,为了突出女星简·拉塞尔傲人的胸部,他甚至亲手制作了一副胸垫。PCA当然不能让这种公然挑衅得逞,在他们的要求下,休斯不情愿地剪掉了四十英尺长的镜头,也就是差不多半分钟的剧情,在这个片段中,拉塞尔酥胸半露(尺度当然和今天的车模没法相比)。但就是这样,二十世纪福克斯还是结束了和休斯签订的发行合同。上百万的投资有可能就此打了水漂。
休斯当然不会坐看投资成空,他命人四处联络政府人士、妇女组织甚至家庭主妇,把这电影里涉及了所谓“猥亵情节”的事抖搂了出去。公众果然掀起了抗议的声浪,试图阻止影片的上映,这反倒成为了休斯为影片宣传造势搞出的噱头。炒作似乎助推了影片的解禁,挑战审查当局尺度的做法所引发的争议为影片积攒了更多的关注度,《歹徒》在1943年获得了在影院公映一周的机会。1946年4月23日,《歹徒》终于大范围地公演,影片随即引爆了票房,观众们迫不及待地想看,休斯和PCA争来吵去到底为了什么?
松动
1945年海斯退休,MPPDA改名为“美国电影协会”(MPAA)。法典权威的打破始自1948年,在“派拉蒙VS合众国”一案中,五大电影公司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垂直垄断被判为非法,制片和放映被剥离。这对独立制片人和院线来说都是松绑,他们都不是MPAA的会员,当然可以不接受法典的约束。
1950年,一名发行商引进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巨匠罗西里尼的短片《奇迹》,该片描述一名头脑简单的村姑,在山边被路过的陌生人诱奸,她以为这个男人是使徒圣约瑟。一些宗教界人士认为电影“渎圣”,纽约的电检机构禁止电影上映。1952年,官司再次打到最高法院,这一次,大法官们第一次明确赋予电影以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地位,享有言论自由与新闻出版自由。
判决为电影的发展赢得了空间,而诞生了二十多年的法典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道德面前也越发显得蠢笨和过时。更重要的是,此时电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面对这个新的免费竞争者,把观众拉回电影院的手段有两个——彩色宽银幕巨制和突破尺度。对法典发起挑战的尖兵是奥托·普雷明格,武器自然是拍电影。1951年,普雷明格准备把一出成功的百老汇舞台剧《月亮是蓝色的》改编成电影,并且和联艺公司签订了合同。他主动降低了自己作为制片人和导演的薪水,换取了影片75%的利润,另外,他有对影片绝对的控制权,联艺没有迫使他修改电影的权力。
电影是一部喜剧,讲述两个花花公子对一个年轻女子打起了主意,但他们很快发现,女孩对当时社会上热门的道德与性一类话题的讨论更感兴趣,而且,她也没打算将自己的贞操献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当年7月13日,布里恩给编剧打电话,提醒他“剧本对于非法的性关系及角色间的相互调情等情节的处理过于轻率,并有着鼓励的意味”。年底,普雷明格递交了一份修改后的剧本,但还是被枪毙。1952年1月,普雷明格和编剧告诉布里恩,他们将不再对剧本做出修改。电影杀青后,布里恩再次申明,《月亮是蓝色的》将不会获得发行许可。联艺决定退出MPAA,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发行影片,结果电影在票房上大获成功。但是堪萨斯、俄亥俄、马里兰三州还是下了禁令,不过这不妨碍人们开车去其他地方观看。
普雷明格和联艺把马里兰州电检机构告上该州法庭,在判词中,法官推翻了审查机构的裁决,称该片是“一部带着天真无邪而又不失娇嗔的气质、讲述着纯爱故事的轻喜剧”。普雷明格和联艺公司此后又向堪萨斯州提出了解禁的申请,然而,该州的法院宣布支持禁令。抱着志在必得的信念,导演及制片方把这桩公案上呈到了美国最高法院,1955年10月24日,堪萨斯州最高法院的裁决终被推翻。
这部电影的成功大大削弱了法典的权威,普雷明格再接再厉,1955年,他拍摄了《金臂人》,该片牵扯了“毒品”这个禁忌话题,PCA并没有将发行许可授予该片,但影片再次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公映了。影星弗兰克·辛纳屈饰演一名瘾君子,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这简直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对《金臂人》的鼓励。在1959年的《一个凶杀案的解析》中,普雷明格又把目光对准了强奸,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并且在五十年后入选美国电影学会的“十大法庭片”。
终结
进入六十年代,伴随着性解放和嬉皮士运动,《海斯法典》越来越不被电影人当回事,1964年,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拒不删减电影《典当商》中女演员裸露胸部的镜头,而纽约的地方审查委员会则在该片未执行PCA删减要求的情况下,给《典当商》的上映开了绿灯。最终,MPAA给予了该片一次“例外”裁定,即“对审查当局认为不合条例的情节,须在片段的长度上进行缩减处理”。《纽约时报》则称:“这个前所未有的裁定,在所难免地将成为此后相关裁定的先例”。1966年,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灵欲春宵》包含着大量的粗口,MPAA在和制片方谈判后进行了妥协,该片成为第一部标示着“18岁以下观众需要父母陪同观看”的电影,也获得了当时奥斯卡全部十三个奖项的提名,影史罕见。同年,安东尼奥尼的《放大》引进美国,被法典所否定,但米高梅照旧发行,违背了“任何MPAA成员公司无法典章印都不得自行发行影片的自愿协定”。《海斯法典》终于走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刻。
1968年,MPAA推出的分级制度正式确立。最初的分级有四个级别:G级:大众级,老少皆宜;M级:建议父母指导,但所有人都可以观看;R级:16岁以下(后来提高到17岁)须有父母或成人陪伴;X级:16岁以下禁止观看。分级是自愿的,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片商若不想送审,影片就附上“未评级”字样。若对评级不满意,可以要求重新评审,还可以向一个委员会申诉。评级只是给父母提供一个判断未成年子女是否适合观看某部影片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