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经济
具有一定脆弱性的地域经济类型
海岛经济是指以海岛陆地资源、周边海洋资源及其地理区位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岛—海—陆”统筹协调发展,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发展演化特征,具有一定脆弱性的地域经济类型。
战略特点
常规能源非常短缺以及基础设施落后,海岛分散在海中,规模较小,基础设施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水平,因而交通、邮电通讯等设施都不足。由于海岛陆地狭小,河流源短流激,土质薄、蓄水能力差,加上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造成海岛普遍缺水。据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我国有淡水资源分布的海岛490个,仅占海岛总数的7%多一点。即使有淡水的岛,其水资源也极为有限,开发成本往往比大陆高6~7倍。海岛电力和燃料等常规能源的供应也不足。据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海岛人均能耗为0.2t标准煤,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3。淡水、能源和基础设施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海岛的经济发展。
(2)产业单调,总体水平低。海岛经济是以海洋资源开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资源型经济。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除少数条件较好的大岛外,绝大多数海岛是以渔业为主,辅以少量种植业,第二、第三产业落后。
(3)独立性差,天然外向。海岛大多数面积较小,人口不多,本身市场容量有限。海岛经济发展,一方面要靠从岛外输入大量的资源、人才及技术,另一方面海岛生产的产品又需要销往国外,通过岛外市场纳入社会经济再循环之中。单独依靠海岛的力量难以发展。所以,海岛经济具有天然的外向性,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外向性和对外依赖性也越高。
(4)地区差异大,岛间不平衡。海岛经济的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省市区间分布差异大。其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辽宁、上海、广东,其余省市就少些。二是同类海岛之间(如县级海岛)差异大,如1996年长岛县人均GDP为29091元,洞头县只有4832元,相差6倍。海岛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要集中于有居民的海岛;二是主要集中于大海岛;三是集中于近陆岛。
战略重点
1、绿色开发
首先是发展绿色产业。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生态旅游业;其次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通过环岛大堤、干线公路、河道和林地的大规模植树绿化,大幅度提高海岛森林覆盖率;疏浚拓宽河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海岛引排水循环系统,建设海岛范围内的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从总体上实现经济和环境建设的“双赢”目标。
2、外向发展
对于有条件的海岛,应培育出口加工工业和港口服务业。加快探索离岸金融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巩固传统大宗骨干出口品种,开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劳务输出,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结构优化
根据建设生态岛的要求,以”三、一、二”为产业发展序列,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为方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会展博览、中转物流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以有机农业特色农业为主的生态型现代农业,努力发展以生命科技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面向出口的轻型加工业。
4、交通兴岛
加大航运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水路客运能力;构建岛内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支线公路和乡镇公路等四类公路交通系统;建设现代化深水组合港口,以港口的快速发展促进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等新兴产业区的形成:规划建设越海轨道交通线,最终形成立体、安全、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
参考资料
海岛经济.mba智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1 21:55
目录
概述
战略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