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越剧团成立于1957年,文革中一度解体,1970年重新组建,1978年又正名为海宁越剧团,当时以演出越剧《祥林嫂》得到浙江、上海有关部门领导、同行及观众的肯定和鼓励。
海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皮衣之都、文化之邦、旅游之地”的美称;尤以“灯、潮、名人”三大文化而独具地方特色,海宁越剧团就是活跃在这片热土上的一支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长年以来,海宁市越剧团始终坚持文艺“两为”方向,坚持“出人、出戏、走正路”,坚持“团结、奉献、继承、创新”的办团方针,不断探索向前发展。自1979年以来,共有自创剧目20多个,如《血贱洞房》、《巡按审母》、《贞妮传》、《何秀文前传》、《何秀文》等剧目,普遍受到越剧观众的青睐,成为本剧团的保留剧目。1985至今,已经连续八次参加
浙江省戏剧节汇演、省小百花汇演以及……
海宁市越剧团始建于1957年,由联艺、联新两越剧团合并而成。演员有王玉英、邱桂芳、程妙英、陈少卿、徐惠芳、叶笑笑等。“
文化大革命”中一度解体,1970年重新组建(称“文宣队”)。1978年又正名为海宁越剧团,演出《祥林嫂》得到行家和观众的肯定和鼓励。剧团始终坚持“出人、出戏”,自1979年以来共有自创剧目近20个,如《血溅洞房》、《巡按审母》等戏深受观众的喜爱,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1985年以来,已连续七次参加了浙江省戏剧节并获奖。
1984年为恢复女子越剧,招收了一批青年演员充实队伍,阵容整齐,行档齐全,如张学芬、徐美娥、宓永仙、张杭英等演员,曾多次在省戏剧节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又有5名演员均获得省优秀
小百花奖;尹派小生、二级演员张学芬在“日发杯”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剧团常年巡演于江、浙、沪一带,1978年以来已先后11次进上海市演出并受好评。此外,剧团坚持常年下乡,深入浙江、江苏的农村演戏,深受农民观众的欢迎。?改市后称海宁市越剧团。团长兼支部书记冯亮,副团长张学芬、钱伟林、陈凤祥,编导兼艺委会主任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