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风吹楠(学名:Horsfieldia hainanensis Merr.)是肉豆蔻科、风吹楠属
乔木,高可达15米,小老枝棕褐色,叶坚纸质至近革质,易折碎,
叶片长圆状卵圆形至长圆状宽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干时褐色。总状花序式圆锥花序,
苞片卵状披针形,小花密集,几成团,圆球形,花具梗,花蕾圆球形,花被
裂片厚革质,广卵形;果通常单生,黄色,椭圆形,果皮厚肉质;假种皮肉质,红色。5-8月开花,7-11月结果。分布于中国海南;生于海拔400-450米的山谷、丘陵荫湿的密林中。
植物学史
1979年《中国植物志》记载,海南风吹楠据J. Sinclair认为与
大叶风吹楠H. kingii (Hook. f.) Warb.非常相似,但依据不够确切,未作充分肯定,归并入该种中是不恰当的。但在2008年修订的英文版《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中,海南风吹楠被合并为大叶风吹楠。2019年对中国风吹楠属的物种分类界定问题进行再研究,研究结果支持海南风吹楠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
形态特征
乔木,高9-15米,胸径20-30厘米;小枝密被锈色星状毛,老枝棕褐色,无毛,被稀疏的卵形皮孔,髓中空。
叶坚纸质至近革质,易折碎,长圆状卵圆形至长圆状宽披针形,长(12-)15-30厘米,宽5-9(-12)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幼叶背面密被锈色颗粒状星状柔毛,老时无毛或近无毛,干时褐色,通常密布泡状突起的小粒;侧脉12-16(-18)对,表面略显,背面起,第三次小脉近平行,几不明显。
雄花序腋生或从落叶腋部生出,总状花序式圆锥
花序,长1.5-7厘米,幼时密被锈色星状柔毛,老时渐疏;苞片卵状披针形,密被锈色星状柔毛,成熟时脱落;小花密集,几成团,圆球形,长1-1.5毫米,几无梗;
雄蕊聚合成球形,花药20枚;雌花序着生老枝落叶腋部,长3-5厘米,密被锈色星状柔毛,老时渐脱;花具梗,略与花等长;花蕾圆球形,长2.5-3毫米;花被裂片3-5,厚革质,广卵形;子房密被锈色星状柔毛,无柄。
果通常单生,黄色,椭圆形,长约4.5厘米,直径约2.5-3厘米;果柄长约1.5厘米,冠以宿存、不规则的花被片;果皮厚约4毫米,肉质;假种皮肉质,红色。花期5-8月,果期7-11月。
生长环境
海南风吹楠生于海拔400-450米的山谷、丘陵荫湿的密林中。
分布范围
1979年《中国植物志》记载,海南风吹楠分布于中国海南和广西南部。2019年研究发现,分布于广西南部、原先被认定为海南风吹楠的植物,实则与分布于云南南部至东南部的
滇南风吹楠为同一物种,确定海南风吹楠的实际分布范围只限于海南岛。
繁殖方法
采种与种子处理:果熟期7-11月。果实由青绿变深褐色。果皮肉质变软,假种皮肉质红色时为果实完全成熟。上树采集果实,采回稍放2-3天,果实完全熟软后,洗净即可播种。出种率约20%。种子无休眠期,切忌堆沤和曝晒。宜随采随播。不宜久藏,一般贮藏15天。发芽率低50%左右。种子千粒重1500-1700克。
育苗:播种育苗,播种前先准备好细沙床,将种子密播在湿沙床内,用湿沙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用遮光网搭盖荫棚遮光。每天淋水1-2次。约10-15天发芽,出土持续时间7-8天,发芽率85%-95%。小苗生长3-4对真叶时可以分床育苗,或移入容器袋培育。按常规方法管理,1年生苗高约20-40厘米,即可上山定植。
栽培技术
种植:造林地选择石灰岩谷地或开阔度较小的大石山地坡下部,土壤为黑色或棕色石灰土,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造林前清除藤蔓、杂草。保留乔木及部分灌木,株行距2×2米,穴状整地,穴规格40×40×40厘米,3-5月,阴雨天气进行定植。袋苗造林。不必修剪枝叶,祼根苗造林,需修剪过长或受伤的主侧根和部分叶枝。定植时一定要踩实,回土稍高于地面5厘米。
抚育管理:定植2-3个月后抚育1次,主要是砍除杂草和藤蔓,以免影响幼树生长,以后每年松土、除草、施肥1-2次,直至幼林郁闭。
主要价值
海南风吹楠树体高大,树干通直,生长快。木材纹理直,结构粗糙,材质中等,心材暗褐色,为胶合板、床板、农具等用材。树冠浓绿,可作庭园绿化树种。种子可榨油,油的成分组成以
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以豆落酸、月桂酸最多,是国防工业、高寒地区的工业的特殊材料。
近种区别
J. Sinclair认为海南风吹楠与大叶风吹楠非常相似,但依据不够确切,未作充分肯定,归并入该种中是不恰当的。海南风吹楠与大叶风吹楠的区别点为小枝具明显的皮孔;叶较小,成长圆状宽披针形;雄花序的花密集,几成团,被锈色的星状绒毛;
花药20枚;雌花裂片3-5;果通常单生,有宿存不规则的花被片等特征与大叶风吹楠有较大的区别。
保护级别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保护措施:2023年3月31日,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海南风吹楠”,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岳保护站实现全国首次原生境野外回归,共320株“海南风吹楠”完成野外回归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