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区是指海洋的一定区域。有由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如
渤海海区,太平洋海区等;有根据军事需要划定的,如作战海区,训练海区等;还有根据科研和生产需要划定的,如试验海区,捕捞海区等。
海区的划分
关于中国海区的划分及其它 中国沿海海区划分大致如下:
1海区:老铁山与蓬莱连线以西渤海海域范围;
2海区:北纬35度以北海域及老铁山与蓬莱连线以东海域的连线范围;
3海区:北纬35度以南海域、北纬30度以北海域及东经125度的连线范围;
4海区:北纬30度以南海域、(北纬30度/东经125度)点与台湾岛最北端连线、南澳岛与台湾岛最南端的连线范围;
5海区:南澳岛与台湾岛最南端的连线、台湾岛最南端与(北纬20度/东经120度)点的连线、(北纬20度/东经120度)点与(北纬20度/东经110度)点的海域范围;
6海区:东经110度以西与北纬15度范围内的海域;
航运海区
GMDSS的功能和海区划分
GMDSS的基本概念是岸上的搜寻当局以及遇险船舶和遇险人员附近的其他船舶,能迅速接收到遇险事件的报警,并毫不延迟地进行协调搜救援助。GMDSS还提供紧急和安全通信并播发海上安全信息(航行警告和气象警告、
气象预报及其他紧急安全信息)。换言之,无论船舶航行在哪个海区,都能够完成对本船和航行在同一海区的其他船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通信功能。为此,参加关于GMDSS无线电通信1988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修正案的各缔约国政府,按IMO的建议,应提供适当的岸上设施来进行空间无线电业务和地面无线电通信业务。
航运中对海区作出以下划分:
A1 海区
属于沿海海区。至少有一个甚高频海岸台的无线电话能够覆盖的海区,并且连续的数字信号变换器是有效的。一般地该区域可从海岸台延伸至30-50海里。
A2 海区
该区域为至少有一个中频海岸台的无线电话能够覆盖的海区,并且连续的数字信号变换器是有效的。一般地,该海区可从海岸延伸至50-150海里。
A3 海区
该区域是国际海事卫星的静止卫星能够覆盖的海区,并且连续的警报是有效的。一般地该区域处于北纬70度与南纬70度之间。
A4 海区
该区域指A1海区、A2海区、A3海区以外的海区。该海区基本上是极地区,即北纬70度和南纬70度以上地区。
四大边缘海区
我国四大边缘海区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1.渤海:渤海古称沧海,是我国的内海。它位于北纬37°11′~41°,东经117°30一122°20′,海面面积约770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6米。海面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呈拱形包围着。渤海由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以及中部的中央盆地四部分组成,东以辽宁老铁山西角经庙岛至山东蓬莱角连线与黄海为界。扼守渤海东部出口的渤海海峡,南北宽约106 公里,有庙岛群岛散布其间,把海峡分为6个水道,最宽的水道只有40公里(即老铁山水道),其最深处只有78米(老铁山水道附近)。
2.黄海:黄海除东部海域,因受黄河、长江等大陆河流影响,海水含沙量高,常呈浅黄色,故名。它位于北纬31°40′一39°50′,东经119°20′一 126°50′之间,南以长江口北角到朝鲜济州岛西南端连线与东海为界,面积约为38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44米。黄海北部有古黄河水下三角洲,其前缘为29米等深线。在长江口外稍北的地方有长江水下浅滩,长达100多公里,最深处在济洲岛北面,深约140米。
3.东海:东海位于北纬23°一33°10′,东经117°11′一131°之间,南以福建、广东省界经东山岛南端至台湾南端猫鼻头连线与南海为界,北以长江口北角与黄海为界,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374米。东海大陆架十分发育,面积约占整个海域面积的2/3,最深处达2719米。沿岸多港湾、岛屿。因受长江淡水影响,渔业发达,素有“天然鱼仓”之称。
4.南海:南海位于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中南半岛和中国大陆之间,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南海海域广阔,岛屿众多,其中包括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及东沙、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平均水深为1212米,其最深处在西沙与南沙之间,深达5567米。南海位居热带,海水蒸发量大,盐度高,适于造礁和珊瑚繁殖。